無憂王傳!
第二十八章恩威收民心
荷城當地的民團,少則幾十、上百人,多則幾百、上千人。力量也不容小覷。以往在陳國治下,就是因為民團勢大,陳國的政令,隻能在城內貫徹,到鄉下則基本失去作用。官府征糧催稅,那些坐擁民團的大戶,也往往虛與應付,要的急了就聚齊民團對抗官兵。
還有的地方,相鄰的村鄉,為爭土地或河道,在大戶的挑唆下,經常發生民團間的持械毆鬥,時有死傷,而官府也無可奈何。所以荷城各地民團之禍,實在是大於匪患。
子龍一到荷城,就了解到民團之患。子龍知道,要想荷城安頓,必須是先懲山匪,再散民團。
子龍讓軍兵護衛官吏們,入鄉到戶,統計了地畝和人口。對於原來虛報的鄉紳富戶,按所報分割,多出的土地,儘數收歸官府作為屯田;少報的人口,收為屯戶。
同時,官府將土地置換,規整成片,再讓那些屯戶去耕種。子龍與屯戶訂好收成,待收獲時按官府劃給的土地田畝,上繳糧草。齊軍所定收成合理,屯戶紛紛踴躍認領屯田。
子龍再名人將每年糧稅逐戶分下去,抄了那些地主農戶的戶主名字,按時去衙門點卯,一次不到加稅一課,一個不到四鄰連坐,搞得那些地主大戶咬牙切齒,又心驚膽顫。
有些膽小謹慎的,看看形勢不對,自知小胳膊擰不過大腿,立馬照辦了;也有猶豫不決的,就在推諉觀望;自然就有那些強橫慣了的,自然不肯就範,依仗著家丁奴仆者眾放出狠話,說是齊軍要來強征暴斂就血拚到底。更有甚者,還煽動著相鄰的鄉紳,一起拒不解散民團,以期與齊軍對抗。
各地官吏將所有情由,逐一細細稟報給城內府衙坐鎮的子龍知道。
子龍聽了回報,也不急於采取什麼行動,隻是按部就班的讓官吏將法令推行下去,將所遇的事情一件一件記錄明白。眾人都不知道子龍葫蘆裡是裝的什麼藥,隻能是私底下暗自揣測。
待到春暖花開,又是耕種時節,荷城各地官署,備置了農具,購買了牲口,紛紛喊起屯戶犁耕播種。此時,臥龍山的山賊也開始下山搶掠了。
臥龍山的山賊,現在已經是鳳棲嶺一家獨大了。
孟起自那夜被齊軍埋伏,周圍山寨也都得了消息。第二天,各寨派出的眼線紛紛回報,那鳳棲嶺的孟大頭領實在了得齊軍大軍與之廝殺半夜,居然被他逃脫,齊軍已退,鳳棲嶺仍在孟起手中。
接著孟起發出英雄帖,遍邀各山寨首領前去議事。
按時去了的,看到孟起確實有些本領,或是心甘情願,或是被逼無奈,多半都同意了與鳳棲嶺合並。
有那些人多勢眾,與鳳棲嶺較遠的山寨,不服不理。孟起就帶著山上的弟兄上門火並,不管對方如何勢大,總沒有能頂過第二天的,基本是當夜就被占了山寨,殺了頭領,下麵的嘍羅或降或散。
有這麼三、兩造,孟起的聲威更大,人馬更壯,各處山寨紛紛主動上門納降。臥龍山的各個山頭,在不長時日就被孟起給並在手下。
看看又到了該下山搶掠的時候,孟起分派了手下弟兄,探明齊軍駐防情況,吩咐避開官軍,專門搶奪他們沒有駐守的村鎮和富戶。到了地方金銀糧食一搶而光,稍有反抗就燒殺一空。幾次下山,搶了無數的財寶糧食,又叫新入夥的山賊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那些被搶的地方,雖有民團或是家丁奴仆,但麵對窮凶極惡的山賊,自然是隻有被蹂躪的份兒。等他們急急忙忙派人到官署求救,官府派出的軍馬還未到,山賊早已跑的無影無蹤了。
被山賊這麼搶掠了幾次,一些大戶就聯名到荷城,述說官署的官吏救援不力,縱匪為禍,不顧百姓死活。要求更換署吏,增派軍兵。
子龍則是好言相慰,自責對地方保護不周。但子龍也是提到荷城方圓百裡,自己軍兵不敷調度,隻能駐紮在有限的地方,對於大家的遭遇實在是愛莫能助。
其實子龍話裡話外的意思就很明白了你們不是要抗拒繳糧納稅嗎?那我的軍兵也是要吃糧發餉的,誰繳納了我的軍兵自然去保護誰;你們不是都有民團,不需官署進駐嗎?那你們的民團就先應付著吧,正好我人手也不足分派。
往來兩次下來,心思活泛的鄉紳大戶自然就明白了那山賊不敢招惹齊軍,專挑沒有駐軍的地方搶掠。而不肯按照齊國法令繳糧納稅、解散民團的,齊軍又不肯出兵保護。這樣下去,錢糧損失事小,丟了性命那才冤枉。
就有鄉紳大戶趕緊按法令解散民團,按府衙分派的數目認繳錢糧,請官署進駐,配合著做好一應事體。
子龍也不計較前麵的不快,隻要是按法繳納錢稅、解散民團。各處署衙是照章辦理,一團和氣。官署一到,齊軍旗幟那麼隨風飛揚,四方安定,也就沒有山賊去搶掠了。
總有那些硬骨頭,咬住牙不肯服軟的。要麼被山賊將萬貫家財擄掠一空,要麼死於山賊刀下,呼天搶地徒喚奈何而已。有的則隻好收拾了家財,拖兒攜女逃到項地或陳國,齊軍將他們的土地一律充公。
荷城連同臨城半年來,風調雨順,農耕士商安居樂業。春季裡有官府足量的分給屯戶種子,播種耕作按時進行,隻等秋季的豐收;又鼓勵商賈,減免課稅,販夫走卒多集聚到兩地。
經過這半年多的治理,荷城與臨城被子龍和諸葛青雲治理的井井有條,一派政通人和的繁榮景象。
其間無憂王也來過兩次,查看了地圖縣誌,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四處查視一番。然後,把公務一推,借著巡視封地的由頭,跑到各地遊玩去了。子龍和諸葛青雲知道自己這位小王爺的脾氣,自然也不奇怪。隻是幫著掩飾,不要被朝廷裡的諫議大臣抓住把柄。
子龍和諸葛青雲也是各有分工臨城、荷城兩地的官衙事務由諸葛青雲處理;子龍則負責招兵買馬擴充軍力。
駐守兩地的十萬青州軍,除了平日裡操演,就是同屯戶墾荒耕種,軍兵們入伍前也多是農家出身,做起農活倒不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