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原因,那自然是之前的恐怖交手了。
那一場交手,不僅有著超過十位武聖開戰,更有須彌勒那等數萬丈的金身,單單的戰場,便席卷了近千裡。
周圍幾個府域之內,很多人都隱約感知到了動靜。
當時他們自是嚇得不輕,可也不敢去問究竟發生了什麼。
但當京城之內的消息傳出來之後。
所有的官員,全部都是一臉懵。
能在中州核心地段為官之人,幾乎都是朝廷的親信,對於朝廷的忠誠自然是毋庸置疑,甚至稱得上是世受國恩,可以說,一旦江徹率領大軍進攻。
舉家拚死之人,一定不會少。
可問題是。
江徹並未大舉進攻。
而是直搗黃龍,直接殺了皇帝,占了京城。
接下來該怎麼辦?
所有人驚慌的同時,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連一個效忠之人都找不到,姬文豪的幾個兒子,除了姬長盛和姬長治外,基本上全部都給搞死了。
幾個女兒也死的差不多了,皇帝一脈的親屬,基本上都被獻祭了。
而姬長盛現在就在越州,姬長治已經被直接控製,根本就逃不出京城,連一個帶頭的人都沒有,他們隻能是一群散沙。
雖然中州各地,也不乏姬姓皇族之人,雖然關係比較遠,但也姓姬,若是有人站出來的話,倒也能有一些號召力。
可問題是,現在誰還敢這麼做?
朝廷中樞都被滅了,江徹的實力有多強,已經毋庸置疑了,現在他們若是複辟,那就是完全自尋死路了。
而就在許多官員都陷入困境的時候,來自朝廷的消息,也迅速的席卷了中州,薛平祖以武王的名號昭告中州全境。
昏君已死,凡受降者,一律不受牽連。
凡有敢抵抗天威者,一律夷三族男丁,女眷打入教坊司,永世不得錄用。
至於姬姓皇族,隻要不與武王作對,全部貶為庶民,不受任何牽連,家族財產,更是不會動分毫,可以說極為寬厚的待遇了。
甚至稱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畢竟當初大周立國之初,對於數國餘孽,都是殺無赦的對待。
曆經上百年的時間,幾乎殺絕了曾經那個混亂時代的朝廷餘孽。
跟現在的江徹一比,甚至襯托的江徹就是一位仁主。
雖然此事能否可信,許多人還不敢確定,但至少也是一個極大的撫慰,讓許多姬姓皇族之人都安心了不少。
更加不敢與那些朝廷官員勾結,甚至當起了縮頭烏龜。
在此等宣傳之下,大半朝廷死忠,都選擇了歸附。
誰都知道,現如今大勢已去,再繼續螳臂當車隻是找死而已,不過凡事也有例外,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官員和一些姬姓皇族不服詔令。
直接卷走了大部分財物,逃亡北方。
至於一些更激烈的家族,更是選擇了怒斥江徹,舉家反抗。
而他們的下場,則是全部都被族誅。
此等強勢之下,更是震懾住了很大一批蠢蠢欲動的勢力,同時,這消息,更是傳到了處於中州邊境的軍營之內。
自從江徹反叛,且誅殺聞太師之後,姬文豪便做出了許多應對,直接調集了二十餘萬天淵精銳,由陳大帥以及不少朝廷強者,構建了中州防線。
防備著江徹大舉入侵。
原本,陳大帥都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結果,身死沒等來,卻等來了薛平祖的勸誡書信,看著信上的內容,陳大帥神情變幻莫名。
一是因為朝廷已亡,皇帝一死,六百年大周皇朝,就這麼的突兀的滅亡了,他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畢竟,他的成長幾乎就是隨著大周而起的。
本身也算是一位忠臣,此刻聽到國破的消息,多少有些無所適從,甚至是覺得這變化實在是太快,他這個處於防線的主帥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大戰就已經事實上的結束了。
至於其二,則是因為這書信是從薛平祖那裡傳來的,感覺十分的驚疑,因為在他原本的印象中,薛家作為皇親國戚,乃是朝廷的死忠才對。
這一點,在當初天淵商議出兵的時候,就能看的出來。
結果現在,他這個外人還沒有投降,薛家就已經主動投誠了,薛平祖更是依舊執掌著京城禁軍,深受江徹的信任。
此等之變化,讓他很是不解。
換做其他任何一個人他都能接受,但薛平祖他卻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隻是,無論他接不接受,事實就是如此。
容不得他有什麼懷疑。
而他所麵對的,隻有兩個選擇,一是戰死,二是歸降。
其實薛平祖不知道的是,陳大帥確實做好了戰死的準備,不過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了聞太師,自從聽聞聞太師戰死之後。
他就有心為太師複仇,畢竟太師對他而言,不亞於師尊一般的人物。
隻是江徹的實力太強,他完全做不到,隻是靜靜的等待著那一天到來罷了。
可薛平祖給他送來的書信中,還夾雜著聞太師臨死之前的留影石,他能看得出,是聞太師自己求死,不然江徹一定會手下留情。
看完這一切後,陳大帥將留影石捏碎,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不得不說,江徹給他的待遇還算是不錯,待遇不變的同時還有提升,並且還著重提及了新朝日後會對天淵增兵,與妖族開戰。
如果隻是臣服的話,他為了麾下兵馬也不會硬抗,可自己卻準備退隱,但一想到日後的天淵城,他終究還是心軟了。
立即給薛平祖回了一封信,表示願意無條件歸降江徹,隨之等待對方來取兵權。
派人送走之後,陳大帥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清洗原朝廷的一些兵馬主將以及監軍,但凡不願意識時務者,他一個都沒有留下。
不過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願意識時務的人,占據了很大一批人。
就這樣,江徹幾乎沒有耗費任何精力,便輕而易舉的收服了中州防線的三十多萬兵馬,短短幾日間,便成功鎮壓統治了中州萬裡疆域。
而在這個過程中,京城之戰的消息,也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天下。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