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在跟隨江徹征戰的路上隕落。
雖然傳承沒有斷,甚至還發展的更好,可最初的那幾人終究還是不在了。
還有江徹曾經收下的記名弟子陽穀縣李家少主李玄鋒,也因為曾經朝廷的牽連,而被官府派人誅殺,還有.朱升之子朱旭,也死在了越州。
還有朱夫人.
當關於朱夫人的記憶湧上來時,江徹也不知道為何,心下竟然生出了一抹哀歎,朱夫人也死了,隻不過並非是因他牽連。
而是因病亡故,當初他在越州城的時候,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當時就有些莫名的感觸和煩躁,但卻沒有來祭奠過一次。
事務繁忙自然隻是借口,真實的情況,是他有些.發自內心的煩悶,想要將這件事遺忘,所以後來才有意無意的略過了這件事。
回想著此事,再想想之前突破時的心魔幻境,江徹目光動了動,他知道此事是避不開的,總是要走一趟的。
泰山城外。
清江觀。
這是一個沒有什麼太大名氣的道觀,同時,也是一個創建不久的女觀,位於原望月湖陸家附近,觀主姓朱,道號清江,被一些人譽為清江道姑。
而其真實身份,江徹也不陌生。
正是當初的朱升之女、朱旭之妹,朱晴晴。
此時的她,已經步入了先天境界,如何突破的江徹不太清楚,不過據他猜測,應該與朱旭曾經的幫助脫不開身。
朱旭雖然身死,可當初也算是江徹的親信,能夠得到的資源不少,後來更是在他的安排下,給了不少撫恤,不出意外,這些撫恤都應該歸了她。
對此,江徹無甚感觸,事實上,以他當下的修為和地位,早就忘了曾經那些許小小的不愉快,同樣,也忘了朱晴晴這麼一號人。
而他之所以來此,則是為了祭奠一番朱夫人,她的墳墓,便立在了清江觀一座山巔之上。
虛空中。
江徹緩緩落在山巔,在領域的覆蓋之下,他輕而易舉的便找到了對方的墓碑,看著墓碑上的內容,江徹眼中閃過一陣恍惚。
“趙氏女傾月之墓,女朱晴晴立碑於此.”
朱夫人不姓朱,姓趙,名傾月,此事江徹是知道的,不過他更習慣於對方的‘朱夫人’之稱呼,也不曾稱呼過本名。
隻是對方墓碑上的內容,還是讓江徹心中莫名的閃過一些痛惜。
坐在墓碑前,江徹灌了口靈酒,忍不住道:
“你這蠢女人,當初若是隨我一起離開,何至於此.”
“你若生有病患,前來尋我,什麼疑難雜病治不了?”
“為何不來找我呢?”
“我看著就那麼不近人情嗎?”
江徹低聲呢喃,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但若通過眼神去看,就能看出,江徹此刻的情緒很不穩定。
其實江徹自己原本對於朱夫人,確實沒有太大的感觸,隻是覺得這個女人很有意思罷了,願意陪著他玩一些惡趣味。
再加上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第一個打交道的女人,才讓其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些地位。
若說愛,那是絕對不至於的。
江徹也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喜歡過她。
也正因此,當初朱夫人選擇留在泰山城不跟他一起離開的時候,江徹也沒有過多的勸誡,更沒有用強硬手段帶她一起走。
在當時的江徹看來,這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女人罷了。
天下之大,什麼女人他找不到?
不願意跟著他走的,那放棄就是了。
這就是江徹當初心裡的真實寫照。
後來江徹在天南遇到寧王妃的時候,更是十分順滑的用寧王妃填補了朱夫人的位置,那時候,他甚至已經忘了這個女人。
那對方是什麼時候,讓他真正生出感觸的呢?
是在他與齊家姐妹大婚之日,朱夫人托劉誌給他送上新婚賀禮的時候,至今江徹還記得,朱夫人送了兩枚元晶。
在那時,兩枚元晶對於江徹可有可無,可他多少還是有些感觸的,甚至拜托劉誌多多照顧一番朱夫人,但那時候,江徹也沒有生出過回來見她的念頭。
直到後來朱夫人身死的消息傳到他耳中,他渡劫時遇到心魔,甚至堪稱是大麻煩的時候,江徹才終於意識到,這個女人,在他心裡是有些位置的。
隻是,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有時候人就是如此,在的時候,並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可失去的,可當真正失去的時候,反而會有一些掛懷。
江徹念及至此,忽然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將葫蘆中的酒水飲了一大口,隨後又在墓碑前緩緩撒下。
現在他最多也隻能感懷一下,他雖然擁有著毀天滅地的力量,但讓人死而複生這種事,他還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希望你來世,做個平凡人吧。”
江徹話音剛落,目光忽然朝著清江觀某處看了一眼,旋即站起身,負手而立。
片刻之後。
一道身影禦空而來,來人一身素色道袍,長發紮起發髻,麵容清秀,身後還背負著一柄下品靈劍,至於身份,也不是他人,正是朱晴晴。
“你是何人,為何”
一臉凝重的朱晴晴剛想質問,就見前方的身影緩緩回頭,一雙深邃的雙眸落在了身上,陡然間,朱晴晴身軀一震。
手中的靈劍都差點沒有拿穩,有些顫抖的瞪大了雙目:
“江江.江徹”
朱晴晴語氣發顫,似乎是有些不可置信。
“很久不見了。”
江徹淡然一笑。
朱晴晴愣在當場,旋即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連忙躬身行禮:
“見見過武王殿下。”
很顯然,朱晴晴是知道當今江徹的地位的,眼中滿是震驚。
“你我也算是舊識,不必多禮。”
江徹念頭一動,一股無形的波動便托起了朱晴晴,也讓她心下五味雜陳,站在一旁,久久都沒有說出什麼話。
“出家也不錯,修身養性。”
江徹收回目光,重新落在了墓碑之上。
“您您怎麼會在這兒?”
江徹抬手指著前方道:
“順路走到這兒,來看看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