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棍天使》還是與聖誕節氣質最匹配的喜劇大片,因此在電影市場中的如魚得水都是可以預料的。
可惜的是,影片持續的低口碑和鄧朝方麵過度反應的口碑管理,最終引發了《惡棍天使》嚴重的票房後勁不足,單日票房從“聖誕聯盟”第一掉到了穀底。
如果回到電影的技術層麵,《老炮兒》和《惡棍天使》真有豆瓣評分這麼大差距嗎?當然沒有。
電影評分與其說反映出電影本身質量的差距,不如說是電影帶給觀眾集體感受的差距:
《惡棍天使》讓有些觀眾胃非常嗨,《老炮兒》讓許多觀眾情緒非常嗨,結果是不同的。
更糟糕的是,由於現在的觀眾越來越注重互聯網上的社交口碑,在《惡棍天使》持續刷出負口碑的情況下,
實際上無形中進一步成就了《老炮兒》彎道超車的機會,《惡棍》成為了成就《老炮兒》票房的天使。
在《老炮兒》之前,國產高口碑電影一直麵對的一個致命困境――口碑下沉不到觀眾,高口碑成就不了高票房。
媒體為這類情懷賣不了錢的電影起了個共同的名字“朋友圈電影”。
在此之前,2015年國產電影中能夠憑借口碑實現逆襲的還有兩個經典案例:《夏洛特煩惱》和《大聖歸來》。
看上去,它們都是憑借高質量獲得高口碑,然後利用口碑實現票房逆襲。
更巧合的是,這兩部電影還都跟林鋒有關係,一部是林鋒參演的,另一部是林鋒推薦的。
可是同樣具有高口碑的《山河故人》、《師父》等片卻沒有兩片這樣的幸運,為什麼?
從天時看,儘管出現在聖誕節檔期,但當聖誕節結束之後,《老炮兒》迅速實現了票房逆襲,這顯然不是一個偶然,節日過後,劇情類電影的機會就來了。
從地利看,麵對《惡棍天使》的票房迅速下滑和《尋龍訣》的正常衰退,《老炮兒》的逆襲再無強力阻礙。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和:
中國電影觀眾在好萊塢電影的長期洗禮下,一度越來越傾向於娛樂性快餐電影,
這也是任何電影產業在快速提升時必經的階段,然而觀眾終將回歸理性,故事和表演總會被看到。
當一部部朋友圈電影持續完成觀眾審美科普,觀眾已經越來越善於接受一部“賣相”一般“內涵”夠硬的電影,當《老炮兒》出現時,一切就水到渠成,是個事兒。
《老炮兒》遠不夠完美,它更像一聲不甘的怒吼,而不是一部值得頂禮膜拜的經典,可是在當下的國產片市場中,它是一部值得觀眾為之點讚不手滑的電影。
一個地區的電影市場是否成熟,取決於它的觀眾是否成熟,《老炮兒》的票房逆襲曲線,
見證的正是中國觀眾的逐漸成熟:《老炮兒》的精彩,觀眾終於有耐心可以看到。
在這場“六爺”的票房反擊戰中,電影夠硬很重要,馮曉剛的“不服”很重要,
但是影片逆襲最重要的原因,用馮曉剛電影的一句台詞最貼切:“還得感謝群眾!”
而且《老炮兒》逆襲之路還沒有完,後續幾天即便是工作日,它的票房成績也一直保持在高位,連續好幾天都是單日票房冠軍。
上映第6日,12月29日:《老炮兒》票房為6101萬,票房再次逆跌;《惡棍天使》票房為2370萬。(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