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長記!
這次的人事任免會議,足足進行了一天,先是解決了三省六部九院一行的所有主官的任免,然後又是三省的人選,這個倒是比較好選了。
尚書省成員就是六部尚書,這個不用再選。
秘書省是草擬政令的,同時也是羅衝的秘書,放到現代,那就是中央秘書處,這個機構暫時由羅衝身邊的禁衛來擔任,他們本來就是羅衝身邊的機要秘書,平時就幫他收發文件和政令之類的。
等以後教育體係正規化以後,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挑選優秀人才進入秘書省。
其實古代王朝發展到後來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三省製度了,而是變成了內閣製,比如明朝。
當然,明朝的皇帝也需要很多秘書,幫皇帝草擬詔書,隨時準備回答皇帝的一些問題。
就比如說羅衝,他隨口問一句哪個工程現在的建設進度怎麼樣了,身邊的禁衛,也就是秘書,就得立刻回答的出來。
畢竟皇帝也是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管理那麼大的國家,沒有大量的秘書幫襯怎麼能行?
不過明朝的秘書處不叫秘書省,也不叫中書省,而是叫做翰林院。
負責起草政令的也不叫中書舍人,而叫做待詔翰林。
其實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隋唐時期的中書省,就是明朝的翰林院,同時也是羅衝這裡的秘書省,除了名字不同之外,本質上都是一個東西。
中書省,秘書省,翰林院,這東西其實除了皇帝的秘書工作之外,一般還喜歡招納一些博聞強識之輩,給皇帝當顧問,都是一些專業知識比較強的人,也是皇帝的百科全書,皇帝想知道什麼,問這些顧問準沒錯。
尚書省的人選不用挑,秘書省的人暫時由羅衝的禁衛擔任,門下省則是發布政令的地方,如果認為政令有什麼錯誤,他們甚至可以駁回。
門下省的權利也很大,不過暫時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因為大家都還沒玩兒明白呢,連自己那一攤子都搞不明白,更彆說檢查彆人的政令有沒有問題了,所以這個門下省暫時就不設立了,等有了有經驗的人才之後,再把這些人調過去。
最後就是六部下麵的幾十個分部,例如戶部下麵的民政部,這是簽發戶籍和身份證,還有戶籍對應的田畝土地,以及簽發結婚證離婚證的部門,管的事情不多,但權利很大。
還有稅務部,這也是重要部門,一個國家的財政收入全都指著收稅呢。
除此之外還有農業部,主管全國的農業;銀監部,監管銀行有沒有超發貨幣,或者胡亂發放貸款等事情。
工部下麵也一堆事情,比如交通部,鐵道部,水利部,工業部,這些分部也都需要專業能力比較強的主官。
兵部也不輕鬆,下麵有參謀部,負責製定國土防禦部署,武裝部,負責征兵和現役士兵的家屬,以及退伍軍人的地方安排等問題,還有裝備部,管理兵工廠和軍隊武器裝備的,也是一大攤子事。
就連三法司之一的刑部,下麵也有負責抓捕審訊罪犯,司法部,負責普法和法律增補建議,罰抄部,管理那些罰款和抄家所得的資產,還有沒收的作案工具等等,這些東西有的朝廷自己留著也沒用,按照現代的做法,那就是法院拍賣。
另外還有典獄部,管理全國的監獄,這也不是個小部門。
以上的每一個分部,都需要一名有經驗的主官來擔任。
之前沒有撈到三省六部九院官職的,現在六部下麵的分部就輪到他們了,而且可能還不夠。
不光六部下麵有分部,九院下麵也有各自的分部,不過九院的分部叫某某局,某某所,某某院,就不叫分部了,省的和六部的那一套弄混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欽天監,現在就被改成了天文所,工作地點稱為國家天文台,負責觀象授時。
以前的三個研究所,被按照研究分類,徹底區分開,他們平時自由活動,有了什麼新發明,新發現,想要搞研究,做實驗,可以先討論,再上報申請經費,經費批下來之後,他們再去做實驗,得出結果,最後總結理論知識,編入教材,順便也能提高漢部落的科技水平。
另外,如果上麵有什麼專項項目需要研發的時候,就會讓中科院成立專項研究所小組,小組都是臨時編製,所需哪方麵的專家,就從各個研究所調派,組建臨時的研發團隊。
所以綜合起來看,中科院下麵就是所和組兩種架構,但是每個所也需要各自的負責人,不過這樣正好能把下麵的一些研究員提拔上來。
另外三法司其他兩個,法院和檢察院,也分為中央,郡,線,三級製度,縣法院,郡法院,最高法院。
打官司,告狀,都去法院告,舉報人違法,直接去找刑部去報案就好了。
光是六部九院下麵的這一堆分部和分院的人事任免,就足足討論了一個下午,先把主官確定下來,這個好辦,還有那些副官和科員的人選,就需要從下麵的人裡挑選了。
幸好羅衝這次讓那些郡守們把下麵官員的考核報告都帶了過來,大家先看報告,按照政績優異的推薦出來,然後其他人一起舉手表決,每個職務都通過舉手表決來確定,真讓羅衝自己選下麵的那些小官,羅衝也不認識他們
最後就是這些郡級的主要官員做了京官之後,他們留下的空缺該有誰來填補,於是乎,漢部落這幾十個郡的郡級官員任命,大家又討論了三個小時才討論完。
等地方和中央朝廷的官員全都任命下來之後,羅衝這才對他們說道。
“這次的任命就先這樣確定下來了,不過你們還不能立刻上任,現在先全都回到你們原來的崗位上去,把基層的官員提拔上來,交接好工作,然後等各地秋收結束之後,大家再回來都城。
“到時候我們要趁著都城農閒的時候排練一下建國登基的儀式,還有祭天大典和開國大典,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和排練。
“我們大概隻有兩三個月的排練時間,然後等到大命五年的十四月一日,也就是今年冬天的正旦節,正式舉行祭天登基儀式,然後就是開國大典,到時候我們還會頒布新的年號。
“諾!”眾人聞言全都起身對著羅衝拱手作揖。
他們的心情是激動的,漢部落馬上就要建國了,滿打滿算也就是隻有幾個月的時間了,到時候首領要登基即皇帝位,而他們也會跟著一飛衝天,成為組成漢帝國的第一屆朝廷的重臣,如此大事,如何不讓他們心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