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即使這裡再窮,作為一村之長,也不會太寒磣。可是,麵前的這個人卻與乞丐無異。
如此看來,這個靠山村的確很窮。
由於事先打過招呼,所以,互相介紹後,村長便領著他們去了村委會。
村委會就在前麵的一處平地上。說是村委會,其實就是幾間石頭壘起來的小平房。如果不是房子上麵掛著的五星紅旗,還真看不出那是村裡的辦公場所。
村委會門前的空地上,已經站滿了聞訊而來的村民。男女老幼,衣裳襤褸,讓人感覺向前穿赿了一個世紀。
看到村長領了一群人過來,知道他們是來扶貧的。因此,熱情地朝他們揮手致意。
賈浩明讓村民站成一排。然後,讓公司的員工拉著寫有“騰飛公司,扶貧之旅!”的橫幅站在村民的兩旁。隨行的記者和攝影師也早已卡好位置,開始他們的工作。
村長講話後,便由賈浩明發言。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早就準備好的講稿,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內容無非是以扶貧的名義,給自己和朱秀珠戴高帽子。
儘管講得口沫橫飛,表情也很到位。可是,村民們對他的話似乎並不感興趣。
講完後,賈浩明精心策劃的好戲開始了。
他讓村民搬來一張大長桌,然後,將帶來的數十捆嶄新的人民幣碼在桌上。讓攝影師從多個角度進行拍攝之後,便由村長念名字,讓村民上前摁指印領錢。
賈浩明和朱秀珠,則麵帶微笑地將錢送到村民的手上。每人二萬塊,當麵清點。
二萬塊錢,對於靠山村的這些留守村民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拿到錢後,自然都喜笑顏開。
很快,錢領完了,賈浩明示意村民們不要離開。
而是讓他們將錢捧在手上,依然站成一排。然後,和他們拍了幾張合影。村民都很配合。
接著,又安排記者采訪幾位村民,問他們拿到錢後的心情如何?是不是很感激騰飛公司?等等。村民連連點頭,伸出大拇指說他們都是好人。
做足了戲份,賈浩明一刻也不肯停留。他把孫濤叫到跟前耳語了一番,便帶著記者離開了。
……
三天以後,騰飛公司去貴州扶貧的視頻,便出現在海州的各大媒體上。
一時間,騰飛公司扶貧的善舉便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特彆是朱秀珠的腳受傷後,仍然堅持去靠山村做公益的行為讓人感動。許多人紛紛打電話到騰飛公司,向她表示敬意。
各種讚美之詞撲天蓋地,讓朱秀珠有些飄飄然。她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次的貴州之行,收獲竟然如此的大。
興奮之餘,將賈浩明叫進自己的辦公室,說要請他吃飯。賈浩明當然求之不得。
飯桌上,朱秀珠問他下一步該怎麼做。
賈浩明說“當然是趁熱打鐵……我決定將扶貧做成一個係列。這樣,用不了多久,公司的美譽度就會直線上升。而做為騰飛公司的老板,你也會跟著成為網紅,名氣絕不會在杜小薇之下……”
朱秀珠眼睛一亮“你是說……我們還要去貴州?”
賈浩明說“不,再去那裡就沒有宣傳的價值了……這次我們換一個地方,可以速去速回。”
朱秀珠問“你說去哪裡?”
賈浩明端起酒杯,搖了搖杯中的紅酒“甘肅!”
朱秀珠一臉的疑惑“為什麼選擇去那裡?”
賈浩明抿了一口酒,得意地說“因為那裡也很窮,許多地方連水都喝不上!”
朱秀珠似乎明白了什麼“你是說,我們去那裡送水?”
賈浩明點點頭“對,租幾輛水罐車,裝點自來水,找個缺水嚴重的村子……這是一項投資最小,收益最大的買賣!”
朱秀珠忍不住吃吃地笑了起來“這樣的主意,虧你想得出來!”
……
由於有了貴州的那次經驗,這次去甘肅可謂順風順水,過程就不再贅述。回到了海州以後,賈浩明利用媒體又是一番炒作,騰飛公司的聲譽更是扶搖直上。
接著,賈浩明又馬不停蹄地導演了他的第三出公益大戲——去海州的一家大型養老院,給那裡的孤寡老人送棉衣棉被和按摩器。然後,又到一家聾啞藝術學校,給他們送鋼琴和電腦……
再下來,就是給街上的環衛工人送早餐,給執勤的交警送遮陽傘……
這一連串的公益大戲,讓人應接不暇,也讓賈浩明和朱秀珠雙雙成了輿論的焦點,大名人。
隨之而來的,是各種采訪和上鏡。無形中,公益和慈善,成了騰飛公司一張亮麗的名片。企業聲譽的提升,自然帶動了產品的熱銷。一時間,騰飛公司又重新獲得了生機。
站在辦公樓的玻璃幕牆前,看著公司門口排著長龍等著裝貨的車輛,朱秀珠和賈浩明眉開眼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