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盛世文娛!
徐天的言論,直擊要害,讓樂迷們大呼解氣。
平常老有一些小眾樂迷,帶著優越感炫耀著,
嘴裡時不時蹦出幾個不知名樂隊,好像隻有underground才是音樂淨土一般。
普通樂迷聽的流行樂,就好像特俗一樣,被鄙視的無法回應。
如今,徐天把所謂的underground樂隊拉出來狠批,直接揭開了他們的遮羞布。
搞了半天,所謂的underground樂隊,也不都是厲害的啊。
那你們這些所謂的小眾樂迷,跟著窮嘚瑟個什麼勁啊?
還是老徐這樣的老炮兒有魅力。玩樂隊的,有幾個能有老徐的嗓音和唱功好啊?
觀眾們因為徐天的這一番話,路轉粉的人更多了。
節目還在繼續,主持人又問起了一個問題。
“駱教授,這個問題想請您給分析分析。
都知道,現代流行樂的發源地在西方。
搖滾、爵士、說唱等,都是那邊走在前麵。
而我們的民族音樂,卻越來越不受年輕人喜歡。
真的是我們的民族音樂很土嗎?
未來民族音樂的出路又在哪裡呢?”
駱斯年歎了一口氣,說道“唉,這個問題我也是琢磨了一輩子,至今都沒有想明白。
從事民樂的教育、研究和推廣工作幾十年,我其實自己也困惑其中。
為什麼這些年,我老愛和年輕音樂人玩到一塊兒去,就是想為民樂找條出路。
尤其是奇點樂隊,他們是頂級的樂隊。尤其是秦川,他是最優秀的音樂人。
他們讓我看到了民樂的希望。
就像這次《樂隊的夏天》,有好幾首作品,都有用到民樂元素。
如《凡人歌》裡的客家山歌《三斤狗》,還有裡麵的嗩呐運用,以及《浮躁》中若筠哼唱的山歌小調等。
這些都屬於民樂的創新運用。
高手在民間啊,我們這些科班出身的,也許就是為教育所困。
一直掙脫不了傳統的束縛,創新方麵,做的遠遠不夠。”
“老駱,你做的已經很好了,這些年的成績有目共睹。”秦川誇讚道。
程嘉陽也附和道“是啊,駱教授。民樂的發展,也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嘛。”
“哈哈哈,老程難得說句如此正確的話。老駱,彆著急,民樂的發揚光大這不還有我們呢嘛。”徐天調侃道。
駱斯年不屑道“要靠也得靠秦川他們,能指望你什麼?”
“嘿,你這話說的,我就不能寫首用民樂元素的搖滾嗎?”徐天氣道。
做節目二人都能懟起來,秦川忙打斷道“好了,這錄節目呢。
民樂要發展,大家一起努力就是。
這次《樂夏》不就是個好的示範嗎?
隻要不抱殘守缺,勇於創新,咱們的民樂,一樣可以散發光彩的。”
主持人常遠接道“哈哈,秦川說的太好了。
駱教授這些年推廣民樂的功績,大家都是看在眼裡的,您可不能妄自菲薄。
這一季《樂隊的夏天》,民樂大放異彩,我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
咱們進入下一個話題,接下來要討論的,就很有爭議了。
節目中,有少數樂評人評論樂隊時,指責他們喪失了搖滾精神。
說他們做的音樂放棄了原有的特色,甚至為了迎合大眾,放棄了搖滾風格,流行音樂,自甘墮落。
言語之中,充滿了搖滾樂米的優越感。
那搖滾到底是什麼?搖滾就真的比其他音樂風格要高級嗎?”
駱斯年回道“同類型的音樂在一起比較,也許還有專業性上的高低之分。
不同風格的音樂,放在一起比較,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沒錯,搖滾樂隻不過屬於氛圍感強烈一些的音樂風格,並不是就比彆的音樂更高級。
大眾理解的搖滾真實、批判、追求自由這些精神,其它風格的音樂中也都有。並不是搖滾樂獨有的。”程嘉陽跟道。
常遠又問道“david,你們那邊有音樂鄙視鏈嗎?”
davidjackn笑笑,回應道“有,這是人的共性。
鄙視鏈,源於人的保守、局限、傲慢、偏見、虛榮、優越感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是人定義自己價值感的一種方式。
但偏偏這種價值感,類似於自我催眠,幾乎都不客觀。
所以西方的樂迷中,一樣會有這種音樂鄙視鏈的錯覺。
尤其是搖滾樂隊,如果創作了一些流行風格的音樂,一樣會被少部分保守樂迷們指責。”
常遠追問道“難道搖滾樂隊,就不能創作其它風格音樂了嗎?
對音樂人來說,專注一種風格難道就更好?”
“並不是,音樂人永遠都要忠於自己的本心。
不用去糾結於創作的音樂屬於什麼風格。
像我,就是以擅長多種風格音樂著稱。
秦也是這樣,他更是一位能駕馭任何風格的頂級音樂人。
如果一味地糾結某種風格,甚至為了迎合樂迷對特定風格的喜好,那樣更是一種討好和諂媚。
那樣的音樂和音樂人,豈不是更不real,更不搖滾了嗎?”davidjackn再次回應道。
常遠再次問道“那為何那些樂評人和少出樂隊,如此糾結搖滾樂呢?
甚至公開批評其它樂隊,墮落了,放棄了搖滾樂之類的。
就連《樂夏》節目,也沒少被批判。”
“搖滾樂之所以被樂迷們推崇,主要和它有一段輝煌的曆史有關。
反戰爭、反霸權,反傳統,反權威、反思想束縛,追求和平與自由,評判一切黑暗等等,是過去幾十年裡年輕人們的精神訴求。
搖滾樂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發展到巔峰的,奠定了其在音樂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那個輝煌年代,沒有一種音樂,能像搖滾樂一樣,讓人瘋狂。
國內接觸樂隊音樂,也大多是從搖滾樂隊開始。
包括我們奇點樂隊在內的很多音樂人,之所以走上音樂道路,也都是受搖滾樂影響。
所以搖滾樂在樂迷心裡,有著特殊的意義。
搖滾樂這種音樂風格,也是數十年前的音樂前輩們創新出來的新類型。
而且,這幾十年發展下來,發展出了很多種流派和細分風格。
搖滾樂有太多偉大的樂隊和光輝的時刻。
過去的輝煌終將過去,我們音樂人在創新的路上,絕不能停滯不前。
否則,怎配稱自己是搖滾音樂人呢?”秦川耐心解釋道。
常遠又問道“既然是這樣,大家都應該欣然接受啊。
為何,那幾個樂評人和部分樂迷,會如此抨擊呢?”
“有些人是因為狹隘,有些人是因為自私。
搖滾樂由於過去的輝煌,所以喜歡搖滾樂的樂迷們,自然會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大多數理性而包容的樂迷,也會同時欣賞接納其它音樂風格的存在。
而一部分保守樂迷,因為狹隘心理,固執地認為,唯有搖滾才是最好的音樂。
甚至少數樂迷,把搖滾樂作為自己傍身的武器,作為他們優越價值感的來源。
如果有一天搖滾樂變成主流了,就會失去這個特殊地話語權,他也就變成了和大多數樂迷一樣的‘流俗之輩’。
優越價值感,將不複存在,他們就會覺得特彆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