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脈是一道蜿蜒的曲線,連綿不絕的大山組成的一個大山係統。
無修山脈的一邊是許一山老家所在地——古山鎮。山脈的另一邊,就是洪河的發源地,無修水庫是洪河的源頭。
許一山第一次見到無修老和尚時,當即驚為天人。
無修老和尚常年一身百衲衣,無論寒冬酷暑,沒見他添一件衣,也沒見他減一件衣。
他頭頂燒著九個香疤,宛如銅錢般大。頭上沒一根頭發,胡子卻很長。胡子花白,猶如一叢蓬鬆的蠶絲,一副仙風道骨的形態。
據說,自從無修水庫蓄水後,再沒見著老和尚下過山。
無修廟也不是什麼大廟,應該說很寒酸。
一間石頭砌就的石屋,高不過兩米,裡麵供奉著一尊油彩剝落的大佛,是為無修廟大殿。
大殿裡一蒲團,一鼓一鐘一木魚,兩盞或明或暗的桐油燈。
每天晨明,無修山上便會傳來敲鐘的聲音。到了薄暮時分,山上又有暮鼓聲傳出來。
晨鐘暮鼓,終年不歇。
有人甚至將無修廟裡的鐘鼓聲當成作息時間。鐘聲響起,該起床。暮鼓敲響,該休息。
若遇天氣晴和,隱隱能聽到念經聲伴著木魚,飄蕩在浩渺的無修水庫水麵上。
無修老和尚不輕易見人,上了無修山的人,隻要老和尚沒同意見麵,上山的人繞來繞去,始終找不到進廟門的路。
許一山在勘察無修水庫時,聽到許多關於無修老和尚的傳說,頓時好奇心起,便買了一些香蠟紙燭,找水庫管理處借了一條小船,獨自去了無修山上找老和尚。
無修老和尚似乎知道他會來一樣,早早等在廟門口迎接他。
看到許一山上來,雙手合十唱了一聲佛,請了許一山進廟。
大殿之後,是無修老和尚的休憩之處。許一山留心觀察過,老和尚的睡室裡,居然沒有床。
出家之人,首遵八戒。可無修老和尚卻主動拿了自釀的桂花酒出來,請許一山一道喝。
無修廟邊有兩棵高大的桂花樹,樹乾要兩人合抱才可。樹冠張開,恍如一麵巨大的傘,將無修廟掩映在樹冠下。
當年曾有富豪聽聞這兩棵大掛花樹,願意花百萬購買。
來人去找了無修老和尚,表示願意出巨資買樹。老和尚隻說了一句“你若是能挪走,我出家之人,分文不取。”
富豪便請了專家和專業施工隊,上百人在無修山上忙活了三天,結果連樹皮都沒動一下,人便病的病,傷的傷,狼狽離去。
有人說,兩棵桂花樹至少有千年,已經成了精了,凡人怎麼可以動它。
桂花酒就是無修老和尚親自釀的酒。
每年八月,整個無修水庫都能聞到淡淡的桂花香。無修山上的桂花香味特彆神奇,若是有頭痛腦熱的小毛病,聞到花香之後,病立馬消除。
八月十五這天,月上中天之際,無修老和尚會在樹下鋪一張涼席。
他輕輕搖動樹枝,滿樹的桂花便會紛紛揚揚落下,落滿一張涼席。
這些桂花,就是無修老和尚的釀酒之物。
無修老和尚的桂花酒,不是誰都有緣喝到。即便是茅山縣的黃山,也隻聞其名,不見其酒。
但許一山和他的爹許赤腳,都嘗到過桂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