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原計劃發展幾個心腹的計劃,宣告破產。
讓兩人的矛盾公開化在貧困縣摘帽的問題上。
黃山剛上任茅山縣委書記時,曾當著全縣乾部的麵表過態,三年之內摘掉茅山縣全國貧困縣的帽子。
謝飛履職茅山縣縣長那一年,正是黃山要摘帽的最後一年。
為此,全縣開了大會,動員全縣乾部職工為摘帽工作努力工作。
謝飛在會上公然表示,現在摘帽不合適。至少,茅山縣還沒達到摘帽的條件。
能評上全國性的貧困縣,說明這地方的經濟確實不忍卒視。貧困縣的領導在外麵確實沒麵子,但有實惠啊。
深諳這個道理的謝飛認為,黃山急於要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情有可原。因為摘帽才能體現出來他的政績。
但謝飛知道,黃山上任之後,茅山縣的經濟結構並沒得到實際的改善。相反某些邊遠鄉鎮比過去變得更窮了許多。
黃山摘帽的典型就是洪山鎮,洪山鎮這些發展確實很快。但隻要往深處想,就知道洪山鎮之所以發展得快,是因為搭上了鎮內這幾年同時有高速公路和高鐵建設的快車。
謝飛的反對,讓黃山勃然大怒。
黃山在會上拍了桌子,公開表示,誰阻礙茅山縣摘帽,誰就是茅山人民的敵人。
摘帽工作進行得異常順利,茅山縣在連續迎接國家、省裡市裡的檢查小組後評估後,摘掉了戴在頭上的恥辱貧困帽子。在摘帽的慶功會上,黃山興致勃勃地表示,從此以後,茅山人走出去也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
細心的人會發覺,在整個摘帽進程中,無論是國家評估小組,還是省市評估小組來茅山縣檢查工作,謝飛都無一例外地缺席。
最後的慶功會上,謝飛出席了,但自始至終他都沒說過一句話。
謝飛不出席這些重要的會議,不知是故意回避,還是黃山有意不讓他參加?至今不得而知。不過,老董說,每次上麵來檢查工作,謝飛都會找他去下棋。
再後來,黃山與人說過,謝飛阻止茅山縣摘帽,是因為他是空降下來的乾部,乾上幾年拍拍屁股高升走人。而他不行,他是本土乾部,上麵也沒有像謝飛這樣的靠山。
如果他乾不出政績,很容易被人拿掉,理由很簡單,能力不行。
黃山說的不無道理,但他不知道一個事實。謝飛其實與他一樣,在老領導退下去之後,他過去的關係也因此人走茶涼。從某個角度來說,黃山的靠山甚至超過他的靠山。
其實,黃山內心是知道摘帽對茅山縣的影響的。因為摘掉帽子之後,茅山縣就得與其他縣市一樣,不但再享受不到許多優惠的政策,反而還會增加更多的財政支出。
怎麼辦呢?黃山給出一個辦法,全縣勒緊褲帶過日子!
摘帽後果然中了謝飛的預想,即便全縣在了緊褲帶過日子,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常常出現入不敷出的時候。
最讓人不堪忍受的是,全縣因為財政赤字,將全縣教師工資拖欠了整整半年。
最後還是謝飛厚著臉皮回了一趟省裡,求爺爺告奶奶弄來一筆錢,才將這件事的影響消除掉。
老董說,整個茅山縣,公開站在謝飛身後支持他的工作的,屈指可數。但老董樂觀的估計,內心支持謝飛的乾部,不在少數。
老董就是第一個堅決支持謝飛的人。
拿了電話號碼,許一山從縣政府離開。他現在沒心情去管黃大嶺那件破事,法院裁決書沒出來,黃大嶺還不至於破釜沉舟。
他最關心的是,距離嚴華約定的最後日子就要到了。嚴華一走,再想請他回來,幾乎是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