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一楞,問他道“你覺得人多了?那麼你說,去幾個合適?”
“越少越好。”許一山低聲說道“在問題沒完全落實之前,我覺得動靜不要弄得太大。”
黃山似笑非笑看著他問“越少越好,你就直接說,去哪幾個?”
許一山本想痛快說出來,但轉念一想,還是將段焱華的名字排在最前麵,道“段局長,我和孫武去就行。”
“能搞定?”
許一山搖了搖頭道“這可能是最好的方案。”
黃山沉吟一會道“一山,你說說看,我們人去得多,不是顯得更重視嗎?”
“現在不是需要他重視的時候,相反,是我們不能讓他感到太重視。”
黃山一下沒轉過彎來,愣愣地看著他。
許一山趕緊解釋道“嚴總來茅山投資,有兩個方麵的因素。一是他想報效鄉梓,畢竟他的血脈與我們茅山緊密相連。第二,他投資,肯定是抱著盈利的思想來的。嚴總看中了我們茅山的資源,說明他有獨到的眼光,可是我們茅山要想持續發展,就不能在一邊袖手旁觀。我們必須要融進去,這樣才是雙贏的局麵。”
“你的意思,還是堅持合股?”黃山擔憂地說道“萬一他不肯,項目落不了地,我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許一山搖搖頭道“嚴總投資,勢在必行。因為除了我們茅山縣,再沒一個資源比我們更好的地方了。他看中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油茶資源,他看中的是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是致命的誘惑,他不可能放手。”
黃山將信將疑,遲疑道“我可聽說,長寧縣一直盯著這個項目。”
“是的,但我想,他們現在已經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何以見得?”
許一山嘿嘿地笑,掩飾著緊張說道“書記,這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黃山堅持多去幾個人,他的理由是萬一遇到了事,多幾個人在一起,每人想一個方法,湊到一起就能省很多事。黃山的理由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許一山堅持最多去三四個人,人去的越少,對嚴華的壓力越大。
他要讓嚴華感到,茅山縣並不在乎他的投資。
這是攻心戰,誰占先機,誰就贏。
如果不是嚴華發來邀請函說明請茅山縣派出代表團過去,許一山可能還沒想到這一層。
正因為邀請函上的措辭,讓許一山感覺出來,不能按著嚴華設計好的路走。
黃山最終答應許一山的要求,但他提出來一個附加的條件,希望許一山再添加一個人,這個人不能算作是代表團成員。
他說“一山,你讓他去見見世麵吧。”
黃山附加的條件,居然是黃大嶺。
他希望黃大嶺一起過去馬來西亞見嚴華,他笑笑道“他的費用,全部自負。你看合不合適?”
黃山的意思,是讓兒子出去見見世麵,這個理由說有多牽強就有多牽強。
黃大嶺貴為幾家公司的老板,國外如走平地一樣,他還需要見什麼世麵呢?
見許一山不表態,黃山訕訕道“不同意也行,我隨便說說而已。”
許一山趕緊說道“沒什麼不行的,黃總願意一起去,太好不過了。他是商場老手,有他在,我們會少走不少彎路。”
黃山高興道“一山,你趕緊準備準備,馬上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