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問,難道書記與縣長永遠都有矛盾嗎?
答案就是是。
這是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雖然有時候看起來一片祥和,大家和和氣氣,彼此互相尊重。其實,這都是假象。所有平靜的水麵下,必然隱藏著巨大的漩渦。
任何一個地方,這兩個人都是天敵。
為平衡各方麵關係,雙方都需要一個像許一山這樣的人。
這種人看起來很傻,但辦事卻很精明。他永遠都不會歸屬到任何一方的陣容,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他是個尊重現實,尊重真理的人。
他這樣的人作出來的結論,雙方都能接受,這才是問題核心所在。
老董道“你想想看啊,你現在隻不過是經改小組的秘書長。這個經改小組,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是個新生的東西,到底能乾成什麼事,沒人知道。”
“作為經改小組,顧名思義,工作的重心應該在經濟改革上麵吧?怎麼突然安排你去調查一件蓋棺定論的事呢?”
“唯一的解釋,這是需要。”
許一山被老董說得有點迷茫了。儘管他也知道,讓他去調查黃大嶺改製這件事,有點不倫不類,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但他真沒想明白,到底是誰需要?需要什麼?
他在想,如果真查出來黃大嶺在改製中存在問題,他是將問題暴露出來,還是隱藏起來呢?
暴露問題,黃大嶺在經濟上要遭受損失,他與黃大嶺以及黃書記之間勢必會出現矛盾。如果不暴露,他又怎麼能昧著良心不去揭露呢?
老董最後給了一個建議,他壓低聲道“這個事,一個訣,拖。”
“拖?”許一山狐疑問“怎麼拖?”
老董笑道“雖然你現在貴為秘書長了,可是你想想,你現在能指揮得誰動?沒有人,你怎麼調查啊?不調查,你哪裡能出結論啊?”
許一山如醍醐灌頂一樣,恍然大悟過來。
老董的提議,其實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隻是他沒說出來,等著讓老董出謀劃策。
他想得更周全,查黃大嶺改製的事是要拖,但不能沒有動靜。
他要放出風出去,讓彆人都知道經改小組要查黃大嶺改製的舊賬。
這一招果然好用,黃山書記這邊沒催著他趕緊開展工作,彭畢縣長那邊反而還叮囑他,必須儘快從這件事中抽身出來。
彭畢的工作作風與謝飛縣長不一樣。
謝縣長在時,他幾乎相當於一個擺設,基本很少自己做主。一切都是黃山書記說了算。
而彭畢,隻要是政府性事務,他似乎根本不去征求黃山書記的意見,單方麵就做主布置下去。
好在黃山書記這邊不提異議,因此雙方出現短暫的和平狀態。似乎都在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然而,這種平和的狀態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孫武已經正式與茅山縣洽談,準備在茅山縣投資數十億,建設油脂基地。
孫武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將基地設在洪山鎮,而且鄭重其事要求,必須要將基地建在洪山鎮小平原上。
若是茅山縣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他將撤銷投資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