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孫武將茅山縣幾乎跑了一個遍,都沒確定下來究竟要將油脂基地建在哪裡。
孫武的行為,讓縣裡有些擔心。生怕走了他這位大投資人。
唯有許一山心裡很清楚,孫武投資,必定茅山。
他完全不擔心孫武會另擇他處,因為,他相信孫武的為人,如果不是為了報效家鄉桑梓,他完全沒必要回到茅山縣來。
另外一個讓他放心的是,孫武身邊現在有個袁珊瑚。袁珊瑚對孫武的影響非常巨大,確切地說,她完全可以左右孫武的投資意向。
在這群擔心孫武投資他處的人當中,彭畢尤為緊張。
他已經掌握到長寧縣的謝飛在主動接觸孫武,如果孫武舍了茅山而赴長寧投資,他的心血就白費了。儘管他在長寧當常務副縣長的時候,也像今天的謝飛一樣,撬動孫武,就等於撬動了前程。
搶投資人現在是個新方式。誰手裡投資人多,資源就會越廣闊。
但凡有錢人,人脈資源往往讓人驚歎。
特彆在現在的社會,賺錢並不一定是智慧,也不完全靠資本。更多的就是靠人脈資源。
人脈資源豐富的人,等於手裡握著一座金礦。
錢與權本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手握重權的人,完全不需要考慮錢的來源。而同樣握有大量金錢的人,卻需要到處尋求權的保護。
因此,在錢權的比較當中,錢確實可以亂神。但權卻可以要命。
無論是生意圈還是政治圈,都有一套成熟的生長法則。那就是能準確找到自己的對手。
隻有對對手了若指掌,才可以對症下藥,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彭畢是完全沒有將段焱華當作對手的。他堅定地認為,段焱華的段位還不夠他的檔次。因此,段焱華在不少場合公開與他唱反調,他一概一笑了之。
然而,在孫武投資這件事上,段焱華幾乎毫無作為的表現,讓彭畢心裡有了怒火。
彭畢已經接觸過孫武幾次,他反複試探孫武的意圖,看中了哪裡?需要什麼政策?甚至暗示他,即便是洪山鎮小平原的土地,縣裡照樣會滿足他的需求。
但孫武每次都含糊其辭,既不說選中了哪,也不說要什麼政策。
就連彭畢的暗示,孫武也表現得很淡然,似乎並沒引起他的多大興趣一樣。
孫武越是這種表現,彭畢心裡越發沒底。
直到孫武在一次閒聊中流露出來當初在洪山鎮遭受到的排擠,彭畢才若有所悟,直到問題的根子出在段焱華的身上。
可是作為同是常委的段焱華,彭畢是沒有理由與權力將他怎麼樣的。
但彭畢深知,要想讓油脂基地項目順利落地,就必須得打開孫武的心結。
孫武這種人,講義氣,豪爽。是個睚眥必報的人。這種人大多有勇無謀,但想輕易改變他內心的東西,卻很難。
彭畢於是生出了拿下段焱華的心思。
有個這個想法之後,彭段之間有了一段對話,這段對話將直接影響茅山縣未來的政治生態。
彭說“老段,個人恩怨與工作責任,孰輕孰重,你心裡應該有數。”
段道“彭縣長,我尊你是縣長,你就是領導。我不尊你,你與草民無二致。”
彭道“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互相支持才能讓工作上台階。決不允許不作為,亂作為的行為發生。”
段說“行。你有本事,就拿下我這個常委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