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得很直白,茅山縣除了他許一山,沒有一個人值得他們信任。
許一山覺得再聊下去不會有任何結果,反而還可能因為他們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來得罪段焱華。
通過電話後,大家彼此都明白了對方的用意。
梁氏兄弟很在意虹橋項目換人這件事,他們隻認許一山,不認段焱華。
說白一點,他們要求隻有許一山擔任總指揮,他們才會複工。否則,項目將無限期拖延下去。
段焱華聽得心頭怒火亂竄。在許一山掛了電話後,他冷冷地笑道“小許啊,看來你的思想工作做得比誰都成功啊。”
段焱華將這件事定為“逼宮”,第二天在常委會上大發牢騷道“現在茅山縣出現了一股歪風邪氣,有人自以為是救世主,沒有他,地球都不能轉動了。”
虹橋停工事件已經過去一個星期,原本熱火朝天的工地如今變得冷冷清清。
已經有部分施工人員撤離項目部,趕往他們公司旗下其他項目。
段焱華在會上的牢騷,居然引起了共鳴。
有常委表示,現在茅山縣確實出現了一個異樣的情況。有些同誌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收買拉攏人心,搞一些團團夥夥小幫派的小動作。
他們揚言,這是對縣委的蔑視,沒將縣委領導放在眼裡。應該嚴厲打擊。
明白的人自然明白,這些話的矛頭針對的是誰。
在座的領導當中,對許一山熟悉的人並不多。
大家隻知道他過去是水利局的一名職工,後來被陳曉琪看中,成了老陳陳勇的乘龍快婿。
像茅山縣這樣的地方,圈子就隻有那麼大。大家隻要一動,不碰額頭,便會撞膝頭。
圈子小,並不妨礙大家心照不宣玩遊戲。
因此,許一山在成為陳勇的女婿後,突然被提拔為洪山鎮的副鎮長,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
畢竟,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今天給人方便,就是明天給自己方便。
有人曾經花了大量心思將縣級的政治生態圈畫了一個群生相。最後驚異的發現,一個縣的政治圈子,原來都是一個家庭圈子的縮小版。
細心地人會發現,每個縣的局委辦,大家都是一根藤上的瓜,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很少有異類能存活在他們的圈子裡。
倘若許一山不是因為成了陳勇的女婿,他這輩子想在茅山縣出人頭地的機會,將比登天還難。
進入這個圈子的人,要麼依附在圈子之上,要麼想辦法成為圈子裡的人。
否則,早晚會被淘汰出局。
按理說,許一山算得上是圈子內的人了。可是他卻像一股清流,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印象。
他才上任不到半年,就從燕京弄來援助款,拉來海外投資。單憑這兩點,就將一群人都比了下去。
他的行為,最不能被大家所接受。
因為你一個人的優秀,將襯托他們一群人的酒囊飯袋形象。因此,怎麼可能讓你許一山野蠻生長?
會議開到最後,常委們達成共識。
第一,絕不與梁氏公司妥協。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換公司承建,追究梁氏公司違約的責任。
第二,責成許一山對虹橋事故作出深刻檢查,暫停他的所有職務。
決議一出,有常委開玩笑道“這個許一山,會不會服?”
段焱華大聲道“茅山縣還不是他許一山能翻天的地方。我們不追究他的責任,已經是看在陳主任的麵子上了。他若是不思悔改,我奉勸各位,你們就等著麻煩找上你們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