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許一山隻說了一句話,就讓常委會表決同意,引進鍍珞企業進駐茅山縣。
他在掃視一眼會議室後,輕輕說道“如果各位領導不想讓工業園閒置長草,就讓企業進駐。”
或許是他的這句話觸動了在座領導的心,大家都沉默沒出聲。
茅山縣工業園區是趕潮流應運而生的產物。當時舉全縣之力,準備築巢引鳳。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隻引來幾隻小麻雀。
如今連這幾隻小麻雀都想飛走了,眼看著花了一筆巨款造就的園區就要荒廢。
當然,在座的領導在園區投入時,他們還沒坐到今天的位子。但是,每個人都與園區項目有或多或少的關係。特彆是黃山書記,當年園區招商引資的重任就壓在他肩上。
園區是縣領導最不願意提的往事,仿佛那是一道觸目驚心的瘡疤,所有人都下意識有選擇性的遺忘與回避。
許一山的這句話,意思就是要盤活園區。倘若真如了他願,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光榮,而是整個茅山縣的榮耀。
黃山書記當場拍板,引進企業,有問題,慢慢解決。
老板杜誌民從車裡一下來,就受到了招商局全體乾部職工的熱烈歡迎。
昨晚常委會決定,在項目沒簽署正式的投資協議時,縣一級的領導都不要主動接觸投資方。即便投資方提出洽談意見,縣裡也要禮貌拒絕。將洽談的任務完全交給招商局負責,免得被動。
許一山後來一想,縣裡這樣做,其實是在給他們自己留條後路。
既然縣裡不乾預,反而更利於他開展工作。
在局裡簡單見過麵之後,許一山直接將杜誌民一行帶去了縣工業園區。
茅山縣工業園區的規模不少,當初就是以市一級的規模籌建的。
原來計劃分三期開發。縣裡隻建了一個配套的園區辦公樓。園區的廠房,原則上由項目方承建。
後來,來了幾家企業,卻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能把廠房建起來。縣裡為留住客商,學了彆的地方樣,一咬牙斥資建了不少的生產車間。
換句話說,茅山縣工業園區裡的所有建設項目,真正是招商引資來投資建廠房的,一家也沒有。這也側麵印證了一個道理,工業園區沒有產權糾紛,都是茅山縣政府的產業。
許一山指著茫茫一片廠房問“杜總,夠不夠你用?”
杜誌民樂得嘴角像一朵花,連忙說道“夠了夠了,這裡至少可以容納兩千人上班吧?”
許一山搖著頭道“杜總,你說少了。我們這一園區,能直接容納兩萬人工作和生活。配套設施齊全,水電都是按照工業要求設計的。你還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杜誌民猶豫道“這片園區,你們是想租給我,還是想全部轉手賣給我?”
許一山微笑道“這就要看杜總你的興趣了。”
在回去的路上,許一山詳細介紹了園區的情況,特彆提到一個問題,茅山富裕勞動力很多,完全可以滿足杜誌民工廠的用工需要。
杜誌民歎道“許局,你怎麼就猜到我會考慮這個問題?用工荒是我們做企業的最大的一塊心病啊。沒有工人,一切都等於零。”
許一山安慰他道“放心吧,你們企業來了,我們的老百姓就不用千裡迢迢跑去外地打工了。他們現在就在家門口打工,心裡還不感謝你啊。”
兩人相識一眼,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