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山笑笑,沒做聲。
此刻,他心裡牽掛的卻是幾十公裡以外的白沙鎮。
眼見著冬季已到,冬天都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一開春,良種油茶苗就要搶在春分時令全部栽下去。
從目前來看,這是一樁浩大的工程。整個白沙鎮全部牽涉進來了。
他將改種的計劃沒在全縣全麵鋪開,是有想法的。
良種油茶苗栽種下去之後,至少有兩年的空窗期。這兩年,油脂基地的生產線不能不動工,那麼,既然要生產,就需要原材料。
原材料從哪來?許一山事先做過調查,從目前茅山縣每年采摘的情況來看,單全縣的茶籽就能滿足一條生產線的需要。
良種油茶林的推廣需要一個過程,隻有在白沙鎮取得成功經驗後,才能名正言順的全縣推廣。
在與武三盛達成統一意見後,他與孫武商議過了,要求孫武這邊負責武三盛良種油茶林的管理工作。孫武倒沒推辭,但他有一個顧慮,就是白沙鎮會不會同意這個方案。
孫武承擔良種油茶林的管理開銷費用,附帶的條件就是白沙鎮今後所產茶籽,必須全部歸他的公司收購。
現在,是該麵對白沙鎮了。
在事先與何許和陳太平約了時間後,許一山帶著老董和孫武,直接去了白沙鎮。
何許他們等在家裡,見到許一山來了,老遠就打著哈哈道“財神爺光臨,有失遠迎啊。”
許一山連忙道“何書記,你說得非常對。我今天確實給你請來了財神爺。”
在介紹孫武的時候,何許大笑道“許局,不用介紹了。老孫我們認識,大家過去都在茅山這口大鍋裡吃飯,還能不熟悉啊。”
何許這樣說,不是沒道理。畢竟,當年孫武一怒之下辭去公職,在茅山縣是引起了一場震動的。
孫武辭職,褒貶不一。有人罵他傻,放著公務員衣食無憂的日子不過,偏偏要跳下海去社會上奮鬥,自討苦吃。
有人欽佩他勇氣可嘉,在縣鄉一級的普通老百姓眼裡,孫武捧的可是金飯碗啊。他能自己打破金飯碗不要,這種勇氣試問有幾個人具有?
比如何許,就屬於前者。
何許認為,人的一輩子都得有個目標。像他們這類人,目標就是在位平平安安,退休之後安享晚年。餓不死,發不了財。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孫武一個退伍軍人出身的人,本身並無特長,又沒過得硬的社會關係,更沒紮實的經濟基礎。他下海,勢必碰得頭破血流。
事實果真如何許想的那樣,孫武夫妻兩弄個夜宵攤,還將自己弄進了看守所,關了足足三個月。
隻有孫武自己明白,他辭職,並非所願,而是迫不得已。
一是他無法再忍受段焱華給他忙不迭的穿小鞋,二來,他知道,不犧牲自己,他與許一山會落得一個下場。
他主動辭職,將洪山鎮炸橋的責任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從而讓段焱華無法下嘴去針對許一山。
可是誰又料到呢,他孫武居然還有一個億萬富翁的親戚在國外。
偏偏這個親戚,又是許一山吸引回來的。所以啊,人生當中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其實都是老天爺冥冥之中早有了安排。
陳太平突然道“許局是來談種苗的事吧?這個事不要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