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吳起因為傷心過度,一度暈厥。
等他情緒再次平靜下來,便急不可耐要求許一山帶他去請父親遺骸。
許一山安慰他道“吳先生,您先休息。事情我來安排。三天之內,我們就出發。”
吳起原打算離開茅山回美的計劃徹底打消,他要求遠居海外的妻子即刻啟程回來。
許一山電話問老吳,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
老吳彙報,一切準備就緒。當地政府非常配合茅山這邊的工作。他們原本準備將吳將軍遺骸移葬烈士陵園,在老吳反複做工作的情況下,他們答應讓吳將軍後人將遺骸葉落歸根。
茅山距離山北省接近一千多公裡。遠程采用汽車運輸肯定不合適。許一山提議包機往返,雖說費用多了一些,但省時省力。
周琴考慮後表示答應,彭畢遲疑了好一會,才勉為其難點了頭。
情況彙報到胡進麵前。胡進當即表示,這筆錢由衡嶽市政府來承擔,畢竟,吳將軍是整個衡嶽地區的光榮。
三日後,衡嶽機場騰空而起一架銀灰色的飛機。機艙內,坐著一直激動不已的吳起。杜鵑陪著她父親,一直拉著父親的手。父女倆透過舷窗看著機艙外朵朵白雲,心潮起伏。
茅山縣委派許一山為代表,率領縣委縣政府和民政的幾個人,陪著吳起父女飛往山北省。
一路上大家都很少說話,似乎怕驚擾這寧靜的氛圍。
吳起三歲時,父親便離開了他。這種血濃於水的感情,隨著他年齡的不斷增大,越來越強烈。過去,他萌生過回國尋找父親遺骸的念頭,皆因各種原因而耽擱下來。
雖說他們父子分彆的時間已經很久遠了,但殘存在他記憶深處的那股感情,卻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淡薄。相反,愈來愈刻骨銘心。
在他的記憶深處,父親吳將軍是個威嚴無比的軍人。在他威嚴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愛家愛國的赤誠之心。父親從小就表現出來品質優良的品性,在國家遭受危難之際,毅然投筆從戎。從此征戰千山萬水,將馬革裹屍的精神表現得淋漓儘致。
父親在最後一次離開家後再沒回來,他孤獨地躺在遙遠的異鄉,忍受著寒冷與孤寂,遙望著家鄉卻魂飄異鄉。
吳起隻要一想到這裡,淚水便無聲無息地流。
能將父親遺骸請回老家墳地入土為安,將會將他人生的遺憾全部滿足。
為人子女,當儘孝道。
坐在吳起身後的許一山,一直沒說話。他心裡也如吳起一樣,激動、不安和渴盼。
還吳家大院於原主,迎吳將軍遺骸回故鄉。這兩招看似不經意,卻已經徹底俘獲了吳起原本猶豫的心。
他沒有告訴吳起,山北省這邊他讓老吳準備了一場非常肅穆的起靈儀式。茅山那邊,他與周琴說好了,吳將軍遺骸一回來,全縣舉行一場聲勢浩大的公祭。
三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山北某機場。
老吳已經帶人等在機場,人一下車,直接趕往吳將軍的墓地。
山北省屬於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狀況比起茅山更差。
一路過去,顛簸不已。吳起卻絲毫感覺不出疲憊,恨不得立即飛到父親的麵前。
路上走了四個小時,車隊才在一個山腳下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