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陸代書記的態度已經擺在哪裡,他不支持許一山帶秦光去衡嶽市赴任。
“一山啊,你要知足啊。”陸代書記緩緩說道“你看看啊,省委不是沒替你考慮吧,把聶波同誌安排去衡嶽市擔任政法委書記,調周琴同誌出任衡嶽市委宣傳部長。你說說看,全省十三個地州市,還有那個地區有你這個待遇?這兩個人,可都是你推薦的。”
許一山訕訕笑道“那時候我不知道組織會安排我去衡嶽市。”
“你的意思是,如果你事先知道自己會被安排去衡嶽市,這兩位同誌你就不會向組織推薦了?”
許一山一聽,感覺出來陸代書記的話裡有話,他趕緊解釋道“首長,我不是這個意思。既然組織上沒有這個規定,我肯定不敢破壞規定。”
陸代書記點了點頭,叮囑他道“一山,你這次去,可不能流於表麵現象。工作要做紮實,穩步推進。我先給你打個預防針吧,衡嶽市可能沒你想象中的那麼好。當然,也不是爛得不可救藥。在查處了魏力為首的黑惡勢力保護傘後,衡嶽市的政治風氣已經有了明顯好轉。但是,你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一個書記,工作要麵麵俱到。一個小錯誤,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這一年多來,你在省委辦公廳的工作還是可圈可點的。這麼說吧,你身上有一股彆人所不具備的銳氣。但是,這也是你致命的弱點。你要學會保護自己。就拿王書記這件事來說,我們在政見上有分歧,但不影響我們私人之間的感情。王書記是我最尊重的領導,在彆人看來,我與王書記勢同水火,那是他們太沒眼光了。我也實話說,王書記這次將你和胡進同時動了位子,我是支持的。”
許一山心裡湧起來一陣感動。能得到上級的賞識,是最高榮耀啊。
陸代書記也是從基層一步一步走上來的,他深知這其中的滋味。陸代書記賞識他許一山,是他許一山的榮幸,也是對他的肯定。
正如陸代書記曾經開玩笑時說過的一句話,他能在許一山身上看到他曾經的影子。
有一件事現在很微妙,原本早就確定的陸省長接任王書記的消息,如今變得有點撲朔迷離了起來。畢竟一個“代”字,就喻示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你去之後,首先第一條要注意的就是團結班子。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眾人拾柴火焰才會高啊。衡嶽市這次經過巨痛,會有一段恢複的時間。你不要急於想乾出一番大事業出來,穩定軍心,發揚民主。在大局穩定之後,你再施展你的抱負吧。”
許一山聽來聽去,隱隱約約感覺到陸代書記的話裡暗藏著深意。
他暗示許一山不要急於去開創事業,而是以穩定軍心為主,這似乎是在暗示他無為而治?
當然,他也從陸代書記的話裡還聽出來了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衡嶽市的情況可能非常糟。
三天後,許一山在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的陪同下,隻身回到衡嶽市赴任。
李朝亮市長帶領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班子,一大早就等在高速公路出口。
許一山回衡嶽赴任,就是一匹傳說中的黑馬。
在任命書沒下達之前,誰都沒有想到衡嶽市委書記的寶座會挪到許一山的屁股底下。就連許一山自己,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
其實許一山自己比誰都要更激動。他發現這次激動,完全不亞於當年參加高考的心情。
高考是決定他命運的最後一戰。因為他與父親許赤腳有約,如果一考不中,他就得回家繼承爹的赤腳醫生事業。
在許一山的人生裡,他寧願當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不願意繼承爹的赤腳醫生事業。
倒不是他看不起鄉村醫生這個角色,而是他知道,一旦自己繼承了爹的事業,他的人生都得改寫。
回衡嶽赴任,他就有著一種強烈赴京趕考的壯懷激烈的心情。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在宣讀了許一山的任命書後,飯都沒吃就趕回去了。
衡嶽市新一屆領導許一山正式走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