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一山回了一條,“接待宴你們吃了!”
視察團吃過了盒飯,中餐算是解決了。不可能轉回去再吃一頓。而且中午準備的膳食,也不宜留到晚上再吃。為了不浪費,許一山便讓楊柳領著接待工作人員去消化接待宴。
一路上,龔輝興致勃勃地看著車窗外,回憶他在衡嶽的歲月。
他出生在衡嶽市一戶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是冶金廠的一名技術員。母親在街道辦的一個小廠工作。他的家境算不上富裕,但也不比彆人差好多。
少年時的龔輝,是公認的最會讀書的孩子。他的成績非常好,是當年衡嶽市唯一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
龔輝的理想是長大後當一名科學家,但畢業後,卻毫無征兆從了政。
據說,他的從政道路起源於一次翻譯工作。當時,中部省與國外一家企業有一份購銷合同。中部省需要從國外進口一批機器回來。
合同是在燕京洽談的。由於當時缺少翻譯,中部省便托人想在清華大學找一個學生幫忙。
龔輝有個導師與中部省的領導關係很熟。領導便托了導師。
導師想起龔輝就是衡嶽市人,於是將龔輝介紹了過去。
在那次洽談中,龔輝充分發揮了他外語的優勢。他準確地將雙方需要表達的意思翻譯得天衣無縫。遇到中部省表達不清楚的時候,他在翻譯時能將中部省的意思表達得完整清楚。
有了這次翻譯的經曆,以後中部省來燕京辦事,但凡是與外賓打交道的,無一例外不是請了龔輝來幫忙。
到了龔輝畢業的時候,中部省直接跑到學校來要人了。
那時候龔輝他們大學畢業的工作是包分配的。在中部省沒來之前,龔輝已經被分配去了一家國有企業。
中部省來要人,還費了一番周折。找了關係才讓他的工作關係落實到中部省外經委。
一到外經委,龔輝便成了外事辦副主任。第二年便升為了主任。
在外經委工作五年,龔輝從外事辦副主任走到了外經委主任的任上。後來機構改革,外經委撤銷合並,龔輝便被調進中部省人大任職,正式踏上仕途。
龔輝少年時期一直沒離開過衡嶽市。按他的話說,衡嶽市沒有一條街他不熟悉,沒一條小巷他沒走過。他不是一個讀死書的人,他隻要有空,便會騎了他父親的二八大杠,全城穿行。
“那時候的街道沒現在這麼寬,街上也沒這麼多車。”龔輝笑嗬嗬說道“你們是不知道,那時候能夠騎一輛自行車在街上走,是很風光的。”
有人插了一句話道“首長,當時的回頭率一定很高吧?”
龔輝得意地笑,道“有不有回頭率我不清楚。不過我有次騎車去了我們學校,把我一班的男生都羨慕得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一車人都笑了起來,滿車廂蔓延著親切的氣氛。
龔輝一向以不苟言笑,嚴肅著稱。卻在衡嶽市視察的車上談笑風生,一掃他過去威嚴不近人情的形象,令人突然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社會發展很快,城市變化很大。”龔輝感歎道“我現在走在衡嶽市的大街上,有恍若隔世之感啊。”
他突然轉過頭來,目光炯炯看著許一山道“小許啊,衡嶽市的未來,都在你們手裡掌握啊。你一定要讓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輝煌起來。”
許一山認真說道“請首長放心。我們衡嶽市委市政府一定殫精竭慮,先天下之憂而憂。”
龔輝讚許地點頭,語重心長說道“隻要心裡裝著老百姓,人才不會走邪路,彎路。現在是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也是一個處處充滿了競爭的時代。當領導乾部的人,時刻要記得,工作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車人都屏聲靜氣聆聽他的教誨,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一層尊敬的神色。
“我是衡嶽市人,我深愛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龔輝充滿感情說道“我希望衡嶽市委市政府腳踏實地,開拓進取,讓這座英雄的城市永立時代的潮頭。”
許一山隻顧著點頭了,他心裡想,他會是封由檢嘴裡說的那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