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讓商業銀行上市,這簡直是天才的設想。
許一山將想法在常委會上一說,在座的常委們都驚得目瞪口呆。大多數常委們對許一山的這個提議感到匪夷所思,認為是異想天開的夢想。
衡嶽市商業銀行本屬地方性銀行,股東為衡嶽市國資委。地方性銀行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殊作用。說穿了,它就是地方融資平台。
政府本身是不賺錢的,它沒有生產剩餘價值的功能。政府要融資,便創造出兩個平台。一個是城建投,另一個就是商業銀行。
衡嶽市商業銀行本身經營得不算很出色,又加上爆了一個存款去向不明的雷,此時再想讓它上市,幾乎就是癡人說夢。
常委們的質疑,許一山卻視若不見。他安靜地聽著大家的討論,臉上始終洋溢著一層莫測高深的微笑。
英朝暉最激動,他當場表態,如果商業銀行能上市,他這個市長將主動讓賢。
按英朝暉的說法,衡嶽市妄圖將商業銀行上市,簡直就是在開玩笑,浪費精力。不如集中力量,將眼前儲戶擠兌的事擺平。
聶波笑著問了他一句,“英市長,你要怎麼樣才能擺平?兌付,沒錢。抓人?你還嫌事情鬨得不夠大嗎?”
英朝暉因為臨陣脫逃,他偉大光輝的形象在一夜之間已經雪崩。大家都明白過來一個事實,英朝暉是個外強中乾的人。
聶波的話,引起一陣笑聲。時隔不到兩個月,英朝暉在常委們麵前早就失去了不可侵犯的威信。
其實,聶波也沒弄清楚許一山的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在許一山突然提出要將商業銀行上市的時候,他還以為許一山腦袋發熱,說了胡話。
討論持續了半個上午,結論依舊處於相持不下的階段。
聶波儘管不太清楚許一山的真正意圖,但他敢肯定,許一山絕對不會是腦袋發熱作出這樣的決定。他從省委辦公廳就跟在許一山身邊工作,深知許一山辦事的風格,不張揚,但穩妥。
現在的市常委會出現一個新的格局,形成了年齡層次的對立。年齡大的,自然歸屬在年齡大的陣營。年輕一派的,便自動結成了另一派。
有位先人曾經總結過這種現象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道穿了一個現實,哪怕現在對外是鐵板一塊的衡嶽市委常委班子,內部卻因為政見的偏頗,而出現不同的派彆。
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不同的聲音。如果都是一個聲音,反而很危險。
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將全部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如果說,誰能做到,誰必定是邪惡的化身。
與往常一樣,年輕一派的人,都認為許書記的意見可以嘗試。年老的一派,卻認為完全沒必要好高騖遠。
衡嶽市雖說在中部省排名第二,是僅次於省城的最大地方政府。但是,這些年來的經濟發展卻強差人意。特彆在上市公司這一塊,衡嶽市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地市。至少,與衡嶽市現在同處“兩翼”的嶽州市,人家還有三家上市公司。
富嘉義時代,衡嶽市在公司上市這方麵努力過。幾乎是舉全市之力,才促進了一家以貴重金屬為方向的上市公司。
然而,此公司目前由於經營不善,正麵臨著退市的風險。
如果唯一一家公司都退了市,衡嶽市在上市公司這一塊就將全部淪陷。
上市公司是一個地方的名片,是一張臉麵。一個地級市如果連一家上市公司都沒有,很容易被人看低。
臨上午休會之時,許一山才道出他要將商業銀行上市的初衷說了出來。
“同誌們,商業銀行能不能上市,我們說了可能不算。需要專業機構評定,審核。公司上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籌備上市期間,有許多東西我們是可以選擇的。比如,封凍資金,精簡業務。再比如,儲戶有權選擇自己願不願意成為原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