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司機妻子扇了自己一耳光後,哭道“許書記,對不起,對不起,我家老頭闖了大禍了,求你原諒啊!”
許一山趕緊伸手去攙扶她,安慰她道:“嫂子,您有話慢慢說,彆這樣啊!”
在司機妻子的哭訴裡,許一山似乎找到了事故發生的一些原因。
司機老孫,轉退軍人出身。在部隊服役期間,為首長專職司機。退役後,入茅山縣委後勤管理處工作。一年前,剛升任縣委小車班班長。
老孫開一輩子的車,不但車開得好,還有一手精妙絕倫的修車技術。
據說,任何一輛車從他麵前經過,他隻需要憑借兩隻耳朵,就能辨彆出車子有不有毛病,毛病在哪。
茅山縣委縣政府每年在車輛維修上都能節省一筆巨大的開支,就在於老孫這手精妙的修車技術。
但是,老孫卻從沒利用這手絕技獲得經濟收入。
有汽修廠曾開出月薪兩萬請老孫去掛個名。隻需要他在汽修廠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指點一二。但都被老孫婉言謝絕了。
老孫說,他是國家職工,不能利用這點特長去謀取利益。
然而,老孫的家庭條件卻不太好。
老孫妻子是原縣棉紡廠的職工,也是最早被下崗的一批人。老孫妻子下崗的時候,還不滿二十五歲。沒有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就全靠老孫一個人維持。
老孫是職工身份,待遇很一般。下崗後的老孫妻子隻能靠給人打零工補貼家用。有人曾讓老孫找領導幫助解決問題,但都被他婉言謝絕。老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隻要還能活得下,就不要給組織添麻煩。
如果僅僅是妻子沒工作還說得過去,關鍵是老孫家裡有一個身患重病的兒子。
老孫兒子從小身體就不好,長年服藥。幾年前查出來患有白血病,一直在等待配型。
家庭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還攤上一個重病家人,可見老孫的壓力有多大!
上個月,醫院傳來喜訊,老孫兒子配型成功了,可以手術了。但是,一筆六十萬的手術費就像一座大山一樣橫亙在老孫麵前。
出事前幾天,老孫一直在外麵找人借錢。他知道這是兒子最後的一個機會,失去這個機會,兒子的生命之花將會迅速枯萎。
為此,他不惜下跪求人借錢。
可是,距離手術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手術費還隻湊到一半。
失魂落魄的老孫,被巨大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精神一度恍惚。
老孫妻子被許一山扶起來後,顫抖著問“許書記,我家老孫不會被追究責任吧?”
許一山搖了搖頭道“嫂子,現在不是追責任的時候。老孫有不有責任另說,你家庭的情況,我會馬上安排處理。”
周琴得知老孫的家庭情況後,歎道“原來我也有責任在裡麵啊,過去,我對同誌們的關心太少了。”
老孫兒子因為身體原因,從來沒參加過任何工作,一直留在家裡養病。因此,他沒任何醫保。
靠醫保報銷治病可能性的路堵死了。
茅山縣雖然也有慈善總會這樣的機構,但讓他們拿出這麼多的資金來資助老孫兒子的手術,顯然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