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
由許一山倡議的三市聯席會議在順利推進。
在桔城方麵看來,許一山此舉完全是在為他人作嫁衣裳。畢竟,隨著會議的推進,桔城方麵完全看不到三市聯席會議給自己帶來了什麼實惠。
許一山下的這盤棋,隻有他知道下一步該下在哪裡。
從融資平台落地桔城城建投開始,就已經決定了這局棋中,誰才是執子之人。
許一山清楚,誰控製了經濟,誰就捆住了彆人的手腳。誰掌握了刀把子,誰就扼住了咽喉。三市聯席會議看似三方平等,其實已經露出了崢嶸的頭角,許一山才是聯席會議的核心。
融資平台落地桔城,三市的手腳就被他捆住了。
香河的圓桌會議開得順水順風。有了前兩場會議的經驗,香河的耿強從一開始便對會議寄予了厚望。許一山也確實沒讓他失望。
香河定位為交運之城應運而生。
香河在三市中有著一個特殊的定位。這個一直被譽為新型工業城市的香河,有著一個其他地市都無法比擬的先決條件。
六十年前,香河還是一個小縣城的時候,華夏便將生產火車內燃機車的基地放在了香河。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香河已經成為華夏一南一北機車生產重鎮。其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有著明顯的異軍突起。
然而,香河這些年還是遇到了瓶頸。畢竟,產業過於單一。儘管在機車製造研發方麵鮮有對手,但一座城市靠單一的產業來維持,顯然沒有強大的競爭能力。
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許一山給香河帶去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計劃。
新能源汽車這些年方興未艾。各地為爭奪這個項目,幾乎打得頭破血流。整個中部省,汽車生產行業一直就是一個短板。
一個沒有強大汽車生產基礎設施的地區,要從零開始發展,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關於新能源汽車項目,桔城曾經有過計劃,衡嶽也有過計劃。就連中原省的胡進,也曾當麵找過許一山,要求他將這個產業計劃轉讓給他。
隻有許一山明白,這是一個非常雞肋的項目。所有人看好這個項目,並非是看到這個市場的未來,而是瞄準的是產業背後的強大政策扶持。
有人分析過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真實背景。所謂新能源汽車,無非就是一個鐵殼搭載著一堆電池。整個行業並沒有突破性的科技。
但為什麼那麼多人都熱衷於上這個項目呢?原因不外乎國家層麵對產業的強大扶持力度。
據聞,一台市場價在三十萬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的資金就達到一半左右。而生產一台三十萬的新能源汽車,成本不會超過十萬。也就是說,每賣出一台車,生產廠家就能賺到接近二十萬的利潤。
在強大的利潤麵前,人的底線將蕩然無存。
許一山在衡嶽執政的時候,就一直想著推新能源汽車項目上馬。
為此,他安排了強大的市場調研專家小組,對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作了一惡搞深入徹底的調研,形成了一份絕密的資料。
這份資料,如今就在許一山的手裡握著。
耿強得知許一山意欲將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香河,他第一個反應就是衡嶽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