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接觸他們的情況來看,領導對許一山的印象都挺不錯。
許一山年輕,渾身充滿活力。他在首長麵前表現出來的不卑不亢,讓首長們印象深刻。這一次拜訪,也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以至於他人還在飛機上的時候,中部省就流傳出他許一山要異地任用的消息。
赴京之行,可謂功德圓滿。
陸書記比誰都都高興,他在常委會上公開盛讚許一山的工作能力。並當場指定,由許一山擔綱廣中兩地經濟協作小組組長。
兩地經濟協作小組的來源於許一山在燕京與林威的協議。許一山表示,在東湖問題上,中部省熱烈歡迎兩省合作,共同開發東湖旅遊事業。
許一山在與林威商談此事時,並沒有征求陸書記的意見。談妥後,他給陸書記彙報,分析了兩地合作開發旅遊事業的前景,得到了陸書記的大力支持。
廣粵省有錢,他們占著政策優勢和地區特點,這些年悶聲發大財,成了舉國財大氣粗的省份之一。而中部省,卻受困於資金的原因,這些年的發展一直很艱難。
現在,人家願意掏錢來搞開發,賺的錢對半分。這樣的生意有賺不賠,陸書記哪能不高興!
東湖事件算是塵埃落定了,但涉事人員的定性就很重要了。
聶波因為被指責濫用職權至今還在接受紀委調查。既然東湖事件已經讓兩省握手言和了,再來追責聶波的責任,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班子中,有人表示要嚴肅追責,有人提議給予批評教育。
許一山一聲不響,任由兩派各抒己見。
省政法委書記力主對聶波采取批評教育,他認為,東湖事件雖然影響很大,但總體控製得很好。如果不是聶波同誌身先士卒,克製衝動,後果可能會比現在要嚴重很多。
因此,他認為在東湖問題上,聶波存在有功有過,功過相抵。
反對的一方是以省長容海為代表的幾位常委。容省長指出,聶波存在個人英雄主義,不宜提倡。而且在雙方衝突中造成了人員傷亡,這是不可原諒的大事。
雖說對待傷亡的問題最終以巨額賠償了結了,但是對中部省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這些損失是完全可以避開的。追根究底,造成損失的主要原因還是出在聶波身上。
容海建議,對聶波的處理,應該以撤職,但可免於查辦為方向。同時,對本次涉事的陳州市各級官員,也要展開問責製度。
雙方爭執不下,誰都不願意退步。
陸書記宣布,“東湖事件涉事乾部的追責問題,不在今天的會議議程裡。我建議同誌們都全麵思考一下問題出現的本質,再議吧。”
容海頷首道“我尊重天明同誌的意見,今天不討論了。”
陸書記正要宣布散會,一直沒出聲的許一山突然說道“陸書記,容省長,各位常委,我想就追責的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
陸書記搖搖頭道“不是說了,再議嗎?”
許一山苦笑道“我想反映的是,聶波同誌從東湖事件發生後,他已經進入了紀律檢查程序。現在人在哪?我們都不知道。我想請紀委的同誌談談聶波同誌的近況。”
陸書記驚訝地問“怎麼,你們把人關起來了?”
容海解釋道“按照辦案規定,聶波現在是‘雙規’階段。”
“是嗎?”陸書記拖長了音調,臉色陰沉下來,“我怎麼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