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剛正不阿的老人,一輩子為了華夏的繁榮發展在努力奮鬥。由於各方麵的原因,祝老主動選擇默認。因為,他一直沒找到一個讓自己心儀的人。
直到遇到了許一山。
沒有人知道祝老在許一山的身上花費了多少心血。他安排人秘密調查了許一山的全部經曆,他最終得出一個結論,許一山是值得他推薦和認可的人選之一。
祝老曾公開反對胡進進入預備種子人選圈子。祝老有一句非常震撼人心的話,“一個文明的社會,需要的是法治,而非人治。如果我們還落進人治的怪圈裡,華夏將不會有未來。”
儘管祝老沒有公開點名這句話針對誰,但聞者誰心裡不清楚?
所有人都知道,胡進就是個典型的“人治”代表。在胡進的眼裡,是沒有法律的威嚴的。法律在他麵前,就如同一張廢紙。
胡進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非常強烈。他在不少場合宣稱,江山是他們父輩打下來,坐江山就該是他們的子孫。
胡進說,要想讓江山永不變色,就隻能交到他們這一代人的手裡。
正因為這句話,胡進得罪了幾乎全部的力量。特彆在法製建設艱難推進的時期,胡進的這番言論,徹底暴露出來他棄法治而用人治的思想。
祝老作為全力推進法治建設的代表性人物,他對胡進的言論深惡痛絕。
胡進搞樣板戲進京,在中原省耗儘財政打造民生工程,無不引起內部的強烈反感。特彆是他在感到危機的時候,去了號稱是他父輩根據地的部隊,與一幫地方領導公開喂鳥。這在彆人看來,這就是在示威逼宮。
胡進的喂鳥之舉,徹底堅定了要將他排除出權力圈子之外的決心。
在後來的燕京委員選舉中,胡進毫不意外落選。隻有懂的人,才知道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祝老的眼光很不一般,他不但從一開始就狙擊胡進,同時對梁國明的印象也不是太好。
梁胡二人,出身背景都差不多。他們身上都有著父輩的餘蔭,執政者有相當一部分都出自他們父輩原來的手下。他們各自擁有著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
同時,他們都有著先天性的優越感。各種力量會主動追隨和依附在他們身上。
在祝老看來,梁國明現在的低調憨厚,不等於他執掌大位後會一如既往。以祝老的眼光看,梁胡都經曆過一段慘絕人寰的曆史時期。他們都深受這一段時期的影響。並且這個影響不可能會改變。
換句話來說,華夏無論是梁國明,還是胡進,最終都會掉進“人治”的圈子裡去。
現在,已經沒有力量能讓梁國明退下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製衡他。真正的政治,是需要平衡的。祝老就是抓住了這一點,他才沒有完全失望。
許一山聽到這裡的時候,感覺全身都有些僵硬了。
祝老的目的不言而喻,他希望許一山能成為政治平衡的關鍵人物。
“未來的發展,還能不能像今天這樣繁榮,在於我們要有一個勇敢的人,扛起發展這麵大旗啊!”祝老語重心長說道“小許啊,你願意當這個勇敢的人嗎?”
許一山連忙說道“祝老,我資曆淺,出身也卑微。這樣的曆史重任,我恐怕無能為力。”
祝老歎口氣道“難道你願意看著華夏被人帶著走進深淵?”
“不!”許一山態度堅定地說道“任何逆曆史潮流的人,終將會被曆史淘汰。”
“當有人逆流時,你該怎麼辦?”這一句話直擊許一山的心靈。祝老眼光灼灼盯著他看,“人類文明要想健康發展,必定要有人站出來作出巨大的犧牲。”
許一山鼓足勇氣道“祝老,那就讓我來做這個犧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