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苑主隨意。”
人說江湖不與廟堂爭,閻王閣不同,隻要給金銀,什麼事都能去插手,如果被閻王閣拒絕那就隻有一個理由,銀兩不夠。
此次找到武苑無非就是廣撒網,總有那麼些個貪婪於物欲的宗派願意為了金錠銀兩去做這些收錢奪命的勾當,這種現象實屬正常,黑袍大士雖然威名遠揚,但誰又能把其與關內王三虎之一的黑毛虎相提並論?
秦蕭楚不置可否,與屈朝鶴算得上是首次相識,終究是明白言多必失那個理。隻見這位黑袍大士朝自己繼續說道“那閻王閣來人之後,還遞出一張畫像,屈某也是好奇閻王閣費這般周章想要奪了誰的性命,那畫像也隻是看了一眼便撕毀了去,這秦家公子可比那畫上要俊的多。”
秦蕭楚當即示禮“晚輩秦蕭楚,見過屈苑主。”
“公子不可多禮,自家人,自家人,哈哈。”
二人這般禮尚往來顯得客氣,司徒詩瑤一副小女人姿態雙手叉腰如同觀察外來生物一般仔細打量著秦蕭楚,癡癡的說了一句“哪裡俊了?”
秦蕭楚臉上掛滿尷尬,當著眾人之麵也不好反駁。
屈朝鶴並不在意司徒詩瑤的俏皮之舉,擺出一個請的姿勢,說道“哈哈哈,公主真會說笑,這話真假不論,但實打實的是在打我屈朝鶴的臉啊,不過我屈某臉皮厚,不怕打臉,還請裡麵請。”
吳策那座七丈雕像位列武苑習武場正中間的台基之上,一進武苑大門就能看的清楚,與旁邊那座七層通天閣遙相呼應,有直通天際之感。秦蕭楚一掃而過,見數量眾多的武苑弟子腳步紮實出招生風,皆在台基四下互相過招,有來有回,又見那座佇立在武苑正中間的雕像好不宏偉,不禁脫口而出一句“比九重山上那座陸放歌的雕像還要高上許多。”
七丈雕像,石感突出,菱角分明,經數百年隨武苑一道不受風化,少有斑駁,更顯滄桑。
屈朝鶴榮辱不驚,解釋道“秦公子,整個天下道宗數不勝數,這雕像高低側麵體現宗派地位,你所說的九重山或許隻是座小山頭。”
秦蕭楚微笑著不說話,九重山對於中原而言,確實是座小山頭,這點毋容置疑,更不用去爭。
武苑之內喝聲連連,一乾弟子過完招後各自擊打眼前木樁,有成群、六七結隊,不似道家修行選擇在高山之巔汲取天地靈氣,不似佛家修行選擇在經閣內梵音震天。
霸道,講究的是力量及身體硬度,秦蕭楚一行人略過那些埋頭打樁的弟子直接來到那座七丈雕像之前。
李辭對於那座巨像興趣不大,隻是眼珠四轉到處打量,武苑可是三福鎮裡孩童們的夢想,當即想著能不能在那群習武的弟子中找到些熟悉麵孔,發現人數實在太多,估摸著得有幾千上萬人,當即也就不特意去尋找了。
屈朝鶴將眾人領至石像跟前,說道“公子還請隨意,這吳策雕像高七丈,與幽州京都城神王府的高度基本一致,倒是金陵玄甲山莊的那座雕像估摸著得有個十丈,傳言是當年吳策創下玄甲山莊之後,憑一己之力搬來泰山之中一座石頭山,幾劍揮毫雕刻而成,實乃我霸道人士一大美談。”
前人開山背石雕刻自己,秦蕭楚驚訝的說不出話,抬頭望著這見不到臉的雕像,充滿向往。
雕像底座以石墩為根基,石墩四麵以草書剛勁的寫有吳策所作的那篇《浮生霸王》。
“踏破三千日月,修的一身霸體。立則拉弓射蒼穹,臥則單掌遮星空。懷人雄之威,逞半世清閒。”這句話鞭策了幾百代霸道之路在武者在升境道路上披荊斬棘,也為霸道在四境之中的穩固地位添柴加火。
以前隻是在書中見識過這首詞篇,此時親眼所見,秦蕭楚忍不住感歎“這般豪邁,當真是惹的天下武人競風流啊。”
黃伯奚輕撫長須一臉迷醉緩緩開口“正是有了霸道的《浮生霸王》、道家的《天地陰陽符》、散人的《醉是天上仙》、以及佛門《八字經》才將千年之前那群仙人武學的精氣神給傳承了下來,不然隻怕是會落得一個天下人人不識君的地步,倘若如此,這天下也會少了許多生氣,人人碌碌無為,無欲無求,如行屍走肉。”
“無欲無求?”秦蕭楚心中暗忖,此趟去往金陵,求的是什麼?他不知道。
屈朝鶴嘖嘖稱讚道“太武山掌門名不虛傳,這番見解甚妙。”
黃伯奚微微一笑,這麼些見解作為掌門而言,還是該有的。
倘若不是今日秦蕭楚一行人的到來,屈朝鶴已經好些日子沒有這般仔細望著這座七丈巨像,始終仰望也不覺的脖子酸痛,不禁有些感慨的說道“天下兒郎誰不想做那受人敬仰名垂青史的弄潮兒,就說方才那位王靖州,渾身劣習,不也是想求個人人識君,不也想求個人人敬仰?不然依他那性子,能放下身段在我武苑門外低頭下跪?人活在世,總得學會磨平銳氣。再說百年前那場浩劫,原本廟堂不可與江湖爭,自八珠佛祖開天門一線起,江湖統管天下已有近萬年,那場浩劫硬是閉上了幾位老神仙的上天之門,就包括你們太武山上代掌門李長空李老道長。現在天下大勢江湖占四,廟堂有六,世道輪回,隻道是誰也說不清,但這份精氣神還在武人心中從不消散,這便是傳承。”
說起上代太武山掌門李長空,黃伯奚臉色一陣動容,心懷恩師舊情此生難忘。
屈朝鶴字字參透武人的根本道義,或許受氣氛感染,秦蕭楚誌存高遠,心知身懷至高武學才能傲然立於世間,當下便癡癡的說道“九重山上那位老道長也說過類似的話,倘若可能,我秦蕭楚的巨像,也想立在天下各處。”
這席話如果在市井中說出來極像是個狂妄的笑話,曹輕侯卻不這麼認為,身懷三靈魄的秦蕭楚,身懷無限可能。
屈朝鶴對於秦家公子並無任何印象,願意開門迎客主要還是公主在側,經過短暫的接觸,當即對秦蕭楚高看了幾分,這句話有幾分豪氣,當即說道“秦公子有誌氣,最早說這話的是吳策吳大仙人,他做到了。而最近說這句話的,是長安城裡一位名叫蘇淑的女子,當時也沒人笑話她,可惜也隨著那場浩劫而去了,雖然這話沒有實現,但是實打實的做到了人人敬仰名垂青史。”
見秦蕭楚一臉疑惑,黃伯奚解釋道“一劍能激起滔天巨浪,敢翻江倒海的蘇淑。”
秦蕭楚不禁默默記下這個名字,還不曾知道哪本書中對這位女子有所記載,隻能說白靈島養生院內的書籍算不上多,至少比之關內王府內那座萬卷閣就要黯然失色許多。
司徒詩瑤臉上笑意漸濃,隻覺得秦蕭楚愈發的有趣,低附在秦蕭楚耳邊說道“想被做成雕像?本公主越來越喜歡你了,怎麼辦?”
隻見秦蕭楚瞬間臉紅脖子粗不知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