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該死的,還需要訓練,時間啊,都特麼的去哪了?
在進行生物基因技術的同時,新式武器和去除了電子芯片的武器,也從加工廠裡一車一車的運送出來,一個部隊一個部隊的進行替換。
還有核動力引擎的研究,新材料的研究,全都沒有停止,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
在被滅絕的壓力下,人們爆發出了超強的潛力,各種技術難關的突破都有著喜人的進步。
但時間……最缺的依然還是時間。
外星機甲的殘骸終於被送到研究基地,所有人都是在跑步前進,各方麵的專家彙聚一堂,展開對外星機甲殘骸的分解研究工作。
同時在比對未開信息中的技術,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逆向破解外星機甲中的技術。
任何一丁點的增強,都有可能改變情況,哪怕隻是在材料上麵的增強呢?
各國領導人更是忙得後腳跟不著地,尤其身處在前沿的領導人。
他們不光要在意島國那邊的情況,要督促,要鼓勵科研團隊的進度,還要處理一係列的民生問題。
比如龍國,要處理的不光是來自南北雙棒以及島國的難民和流亡政府,還要處理沿海一帶民眾的撤離和安頓工作。
沿海一帶啊,經濟發達地區啊,要這些人放棄產業當流民,可想難度有多大。
通人情講道理的還好,扭到鬨的就讓人煩躁了,畢竟人這麼多,有人帶頭就有人跟到起哄,讓負責協調撤離工作的人員很是頭大。
而在太平洋中心,外星飛船的船長此時也是磨皮擦癢的,根本就坐不住。
“這都多長時間了?他人呢?”
“目標的同夥已經快要抵達11號地區。”
“目標呢?”
“還沒出現。”
“這麼慢?”
“船長,根據以往我們占領原始行星的情況來說,土著生物在沒有踏足太空之前,是會使用一些很可笑的戰術。”
船長不悅道:“這是任何文明都必經的階段,我們也……你是說他們聲東擊西?”
“根據係統分析,目標他們缺少通訊,迷路的可能性為兩層,聲東擊西的可能性為三層,撤退研究心靈控製技術的可能性也是三層。”
“嗯……”船長沉默了一會,“暫時收縮兵力,每個發生器至少要有三個單位進行保護,其餘單位距離發生器不得超過八個時間單位的距離。”
“明白。”
“目標同類已經抵達11號區域發生器附近,另外6號,7號,12號區域也發現哺乳類武裝成員,他們隨時可能發動突襲。”
“開啟能量護盾,如果突襲開始目標還不出現,就乾掉他們。”
……
“陶隊,我們比預定時間提前了十三分鐘。”老貓貓著腰,舉起望遠鏡觀察著遠處的發生器,“不過發生器好像開啟了能量護盾,外星生物已經知道我們的目的了,還等嗎?”
“剛才都還沒有開啟,怎麼這麼巧?”陶宇接過望遠鏡查看了下,“看來外星機甲是一路跟著我們過來……媽的,得想辦法乾他一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