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然你以為呢?”
“可是,按照以往的慣例,磚廠每年根本就賣不出去那麼多磚,你這還要什麼打折,過後還要漲價的,能行麼?”
“不試試怎麼知道,難道現在還有彆的路能走麼?總不能隻要一缺錢就朝彆人借吧!”
孫鳳華想到的對策就是先對外宣傳,誰要是有意向想要買磚,交了定錢,一律打八折,前提是必須趕在六月份之前,因為她下半年開始就準備要漲價了。
她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她的考量的,分田到戶之後,所有土地都歸了個人,每家的乾勁兒正是十足的時候,也不用再給生產隊養牲口了,政策寬鬆,每家的雞鴨鵝豬什麼的明顯增多。下半年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肯定要有所提高。
衣食住行,民之根本。尤其是住這一塊,農村人更甚,多少人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就都用在了這上頭。
如果沒有分田政策的實施,她也不會搭上全家的積蓄壓在磚廠上。
既然事情都已經決定好了,那麼兩人就開始分頭行動,孫鳳義去了周圍的村子進行宣傳,她就在廠裡召集所有的員工開了一次會,先把事情簡單的說了一下,然後著重提了一下,凡是在她這裡工作的人員,如果想在本廠買磚,一律享有七折的優惠。
事情進展的相當順利,順利到孫鳳華和孫鳳義都沒有想到的程度。
他們這一代,人特彆多,尤其是同齡要成家的就更多了,眼看著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心安定的同時,也都考慮著住的能更好一些,雖然大多數人還是蓋不起磚房,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愛美’之心,蓋個一麵青(就是為了好看房子隻有前麵是用磚砌築而成的),還是不成問題的。
資金的迅速回籠,也讓孫鳳華有了更進一步的打算,之前礙於沒有錢,想著差不多隻要能先生產了就可以,現在為了擴大規模,錢的問題解決了,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成車的磚被拉走,孫鳳華決定去趟城裡,買個四輪車。
這樣乾起活來不但效率快了,而且還能節約成本。畢竟人力就是一塊很大的開銷。
上個月廠裡效益好,每個人也是多乾多得,分到了不少錢,她大哥孫鳳民更是一人一馬加起來到手的錢是普通工人的二倍,這讓他滿足之餘也特彆感激自己的妹妹。看著他拿回去的錢,張雅蘭也無話可說。
張英之自從來到廠裡工作之後,也有了主人翁精神,通過內部渠道(趙鄉長)的關係,成功取得了鄉政府辦公樓建設的磚材的。
又由孫鳳華牽線,給她三哥的一幫師兄弟爭取了承建的工作。
為了感謝張英之的功勞,孫鳳華特意找了個名目給她加了工資。
孫鳳華對於車輛不是很懂,尤其還是農用的四輪車。不過她三哥已經開了一段時間的拖拉機,多少也能懂一些。
所以,這次她是帶著她爸媽和兩個哥哥一起過去的,以往孫誌君輕易是不出門的,尤其是去他一手供出來的兩個弟弟的家。
但是這次似乎有些不同,當孫鳳華提出這樣的請求的時候,孫誌君考慮了一下就同意了。
這天早晨他們一家五口人就出發去了市裡,考慮到二弟家的情況,孫誌君決定還是先買車,然後到孫誌國家紮一頭就走。
到了市裡,幾人直奔農機市場而去。這時候的車輛那是相當的貴,要不是孫鳳華提前有準備多帶的錢,可能這趟就要白跑了。
全家一起去孫誌國家的時候就是開著新車過去的。突突突的聲音一走進巷子口就收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孫鳳華一家買完車到的時候已經是半下午,家裡隻有她二嬸馬秀雲和孫鳳洋在家。
她以為孫鳳洋隻是在倒班休息,誰知道聽他二審的意思竟然是已經離職了,專心在家準備一段時間就要開始考試了。為了學習辭去一份正式的工作,這在當時實在是意見不可思議的事情。
樂樂竟然還是沒有在家,一打聽才知道,因為上次的事情兒媳婦的氣根本沒消,甚至最近一段時間老四兩口子已經不回來住了。
好像是說家裡太擠了,正好孫鳳海的單位要分房,正逼著家裡添錢買房搬出去住呢。
雖說家醜不能外揚,可這個對大哥一家也沒什麼好隱瞞的,眼看著孫鳳洋要考試,連工作都不乾了,結果家裡出了這種事情,如果把錢全部給了老四,那麼就是一點都幫不上自己閨女了,已經對不起一次了,不能再對不起第二次。
孫誌君聽了這事也是一陣沉默,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看看天色幾人就要離開,結果馬秀雲好說歹說才算是把人給留住了。孫鳳海一家不在,正好空出地方讓他們留宿。
下午快黑天的時候孫誌國跟幾個兒子才陸陸續續的到家,哥倆很長時間不見麵,這次見了很是高興。尤其聽說孫鳳華哥倆承包了磚廠,現在又買了四輪車。孫誌國更是替他們高興。
幾個男的喝得酩酊大醉,受罪的確是她們女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