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選官_大魏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魏春 > 第三七二章 選官

第三七二章 選官(2 / 2)

也怪他自己猛見元乂冒頭,隻覺天賜良機,想都沒想引弓就射。卻忘了整個大魏朝,能射的動鐵翎箭的,加起來都不足兩巴掌。

他想賴都賴不掉!

好在於忠、元繼皆有言在先諸般手段儘可用之,且當時大火未起,勝負未分,所以皇帝還不至於拿他問罪……

心中轉著亂七八糟的念頭,李承誌候在廊下,等著皇帝召見。

元繼之事已議罷,諸臣皆已散去,殿中就隻餘崔亮,此時詳細的秉報著李承誌的家世、門第與功績過失。

“李承誌之曾祖李歸義,官至二品將軍參軍事,階為右第五品上(四品以上隻論級,四品以下除論級外還要論階。每品分正、從兩級,每級又分上、中、下三階,以備厘定官員門第家世、考察銓選品級升降)……

其祖李其,官至鎮軍行台,階為右第四品上(正四品上階)……”

其父李始賢,官至二品將軍中參兵軍事,階為右從第六品上(從六品上階)……

依三世為均而厘定,若論姓氏,李承誌為丁姓(士族等級之末,由高至低分彆為膏粱、華腴、甲、乙、丙、丁等四姓。丁姓之下則為寒族)……

若論門第,祖居李氏為五品下(膏粱為一、二品。華腴三品上,甲姓三品下,乙姓四品,丙姓五品。丁姓為五品下,其下為寒族)……

若論鄉品郡望,則為二品(一品為高門,二品為普通士族,之下為寒族)……”

皇帝恍然大悟怪不得高肇一直猶豫,不願和李承誌結親。原來光是門第與姓氏,兩家就足足差著三品?

若隻依門第,這兩家是不許通婚的,除非是高氏的庶女嫁與李氏嫡子做正妻。或是李承誌的官級升至六品以上。

而高肇如今如此積極,想來是看出李承誌大有潛望,也猜出朕要重用於他了吧?

“據太和新令依門第降四品而舉官,故李承誌若由中正薦舉入仕,起家官應為右從第九品下(從九品下階,官員品級之末)……”

“後因涇州內亂,涇州中正(專門推薦人才的官員)累及免官,未能薦舉。便由刺史奚康生察舉,論定李承誌才為上上,德為中上(九品中正製),合為上下,依製應擢三級九階,故而奚刺史遷李承誌為倉曹參軍事,階為右第八品上……”

皇帝有些無語這門第再差那麼一絲,李承誌連官都當不上,隻能做吏。也幸虧有李承誌,不然到下一代,祖居李氏就會淪為庶族,剝奪“祖居”二字的縣望之稱。

奚康生的察舉倒也算中肯若論才能,李承誌當是稱的上“上上”之才。但以其睚眥必報的性情,能評個中上,已然不錯了。

元恪點點頭,示意崔亮繼續。

“因至秋後才予百官考課,故而李承誌應詔辟除入京後,暫受為右從第七品上。後經多次升免,如今為右第八品上。若銓敘選官,則需重新錄查其功績、過失……”

說著,崔亮搬開了一本籍冊,朗聲秉道

“正月,涇州沙門劉慧汪聚眾反,李承誌起兵討之。三月初,擒伏賊首劉慧汪、劉慧真,依功應擢一級……

前後誅賊五萬餘,涇州遂定,依功再擢一級……

三月中,斬吐穀渾藩王於武威,依功應擢一級……

四月末,獻粟五萬石,應擢兩階,六月初,創術算新法,應擢一階,合為一級……

六月中,擒伏刺客,兩救皇後殿下,應擢兩級……

六月中,救治胡允華之……嗯,之重疾,應擢一級……

另,創長槍陣、空心陣、傳訊警示之法等,應擢一級……但有諸般過失……”

“好了!”

元恪不耐的揮了揮手。

他知道李承誌立了許多功勞,但一細算,竟然這麼多?

整整八級,若是選官,至少要再升四品。而以奚康生察舉的正八品的起家官算起,豈不是要給李承誌升到正四品才行?

一州刺史才是幾品?

猛一聽覺的好不可思議。但若細算,又覺的理應如此。如平定涇州,陣斬慕容,救駕皇後、胡允華等皆是大功,單獨每一樣擒出來直接升個一品都有可能,合升四品還真不算多。

當然,這才隻是敘,而非選定。如李承誌這般考課累及功高至二三品,但選任四五品的皆皆皆是,依舊任六七品的都有。不然何來崔亮之後所創的“定品格(升官要先論資曆和年限,後論功績)”,及大魏獨一無二的“縣升郡”“郡升州”,及折品抵罪的製度?

就是因為官職不夠分……

況且李承誌動不動就犯錯,隔三岔五就要降一級,加加減減之後,估計能剩下一半都不錯了。

元恪稍一沉吟,又道“朕知道了……劉騰,召李承誌進殿來……”

崔亮極有眼色,肅聲拜道“那臣先告退?”

“嗯,去吧!”

元恪心不在焉的揮了揮手。

不多時,李承誌便進了大殿,人還沒踏過門檻,兩顆眼珠先滴溜溜的往裡瞟了幾下,好似在偷瞄皇帝的臉色是陰是晴。

看他跟賊一樣,元恪又氣又笑。

李承誌啊李承誌,朕該給你選個什麼官才合適?


最新小说: 巫師不朽 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重生2012,開局5個億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性轉狐妖的我才不要成為寵物 我具現了仙劍世界 這個鳴人是玩家 一寸山河 生活係神豪 丹道儘頭我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