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學也來了?”
李承誌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近一年未見了,走吧!”
……
有城門,自然就有城樓。占了關城之後,北城門便暫為西海白騎的帥帳之所。
城下氈帳如雲,燈火如星。城上兵甲林立,寒光閃爍。
李鬆早就做了交待,故而李承誌來的悄無聲息。
堂中就隻三人,兩個跪著,一個站著。
李承學根本不知發生了何事,故而無從可勸。但他至少知道,李鬆犯了大錯。不然臉色不會灰白如土,冷汗一茬接一茬的往外冒。
看到李承誌踏進了門,臉色並不是很難看,還帶著幾絲笑容,李承誌心裡稍稍一鬆“二兄!”
“哈哈,壯了……竟還蓄了須?”
李承誌抱住李承學,用力的在他背上拍了拍。
因他之故,一家人四零五散,勞苦奔波,李承誌還是很愧疚的,更何況血濃於水?
便如李豐、又如李鬆,見李承誌露出兜鍪外的幾縷銀絲,李承學忽的一呆。
“如今你我兄弟相聚一次何其難,莫要傷春悲秋……”
李承誌笑了笑,又拍了拍李承學的肩膀,“也莫急,容我問幾句話再與你敘舊!”
李承學忐忑的點了點頭,退至一旁。
李承誌予案邊坐下,手指磕擊著幾案。聲音很輕,但聽在李鬆耳中,卻如鐵錘狠狠的敲在心中。
“仆……有罪……”
李鬆以麵貼地,嗓中如同塞了一團破麻,又沙又啞。
“我就是將你斬了有何用?李鬆啊李鬆,果真如了你的願如今,我便是不反都不行了……”
李承誌的聲音很輕,近如囈語,“若按之前謀劃,等打完這一仗,平定梁州、隴西、薄骨律等數地之後,便是再差,我也應能予你再輸運數萬民戶。到時你西海便有丁口近十萬。
之後再等世叔(李韶)遷為涼州刺史,當保你無後顧之憂。有這十萬丁口,你儘可安心在河西蜇伏數年,至少也該在西海屯田萬頃、練兩萬可戰之兵。才算是有了一些逐鹿天下的希望。
之後若有契機,就如元懷、於忠之亂,又如眼下的沃野之亂一般的機會,再揭杆而起也不遲。可你偏偏誤以為,我對元恪已死心踏地,竟會拿我李氏這點少的可憐的家當,保他元氏的江山?
但你為何沒想過我隻是不想我李氏羽翼未豐之前,讓這天下亂的太早?
眼下好了吧杜侖部再不濟,也是牧戶數萬帳、可召控弦之卒逾四萬的大部。被你說滅就滅,柔然怎可善罷乾休?
若蠕汗醜奴舉百萬之兵來犯六鎮,便是朝廷不會背信棄義,將你舍棄,但也定會以你為前驅。我且問你,到時你如何應對?”
李承誌稍稍一頓,又苦笑道“這隻是其次,大不了你李鬆再逃就是了……但雪上加霜的是兩國交戰,必呈國書,到時全天下的人都能知道原來西海白騎之所以能以區區六千甲兵連滅杜侖十二部、能攻陷頭曼城,用的竟是李郡公所造之天雷?
更能按跡索蹤,從而猜到所謂的涼州遺部、西海白騎,皆是我李承誌予涇州平定僧亂時,李代桃僵隱於西海的舊部。到那時,我又該如何自處?”
李鬆早已淚流滿麵,泣不成聲。
李承誌所說的這些,他沒想過麼?
既能讓他獨擋一麵,李鬆又豈會蠢笨如豬?
每一種可能他都沒有放過,李鬆甚至想的更為深遠。但終究皆因李始賢的一句“我李家這反怕是造不起來了”,徹底壓跨了李鬆。
即無退路,不如放手一搏。但他沒想到,卻將李承誌逼到了絕路上……
“仆……無以謝罪……隻求……隻求一死……”
死?
李承誌嘴角一勾,露出了一絲久違的冷笑,“豈不是太便宜你了?李鬆,要真覺得對不住我,更愧對李氏的列祖列宗,就做好準備,用一輩子來賦罪吧……而且還得咬牙活著,等你得償所願之時,再死也不遲……”
得償所願?
意思是……我李氏還有希望?
李鬆猛的抬起了頭,定定的望著李承誌。
李承學、李亮、皇甫讓等也是渾身一震。
李承誌重重的吐了一口氣“大好局麵確實被你毀於一旦,但不至於已到山窮水儘、日暮窮途之時……”
剛說至一半,門外一陣響動,又聽李睿輕聲報道“郎君,元縣男與羅都督大勝,斬敵兩千餘,俘敵近千,並諸多牛羊……大軍正攜勝而歸,元讞男與羅都督先行一步入關,欲向郎君報功……”
還真是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看來這舊是敘不成了……
“退兵吧!”
李承誌站起身邊往外走邊說道,“連夜退至關外,最遲明日,將高闕、比乾兩關也讓出,我會讓羅鑒接手……”
其餘三人便是心中不解,也不敢置喙。就隻李承學壯著膽子問道“二兄,會不會太急了些?”
其它的都好辦,那陳於比乾城下的百萬餘牛羊,一時間又該遷往何處?
“隻是讓你讓出關城,又非當死敵應對?隻要不與之交際便可……李亮?”
“仆在!”
“若有人試探予你,你儘管大方承認就稱西海白騎攻滅杜侖部所用之雷,皆為我提前運至關外,由你交予遺部……”
“是!”
二人一應一答出了城樓,李承誌也未騎馬,就依著城牆,不緊不慢的往東門下的城衙走去。
身側皆是如李亮、李睿、李聰之類的心腹。沒走幾步,李亮暗暗的一擺手,讓李睿等人離遠了些。
“郎君,蠕漢醜奴真會舉兵來攻?”
怎可能?
隻是為了嚇唬李鬆,讓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程度。
隻因柔然的日子也不好過太武帝九伐柔然,柔然連戰連敗,國力早不複百年前興盛。又因數次奪嫡內訌,連年動蕩,致使時有部族叛逃。
影響最大的便是敕靳副師羅部近十萬帳舉族西遷,於車師所建的高車國。
現任可汗醜奴之父,就是死於征伐高車之戰,從那時,兩國便成了死仇。
秉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元魏在其中出了不少力。高車有近半的兵器、甲胄,都是元魏偷偷的……
醜奴真敢舉國來犯,都不需元魏動手,高車就會教他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