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氣數儘了_大魏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魏春 > 第654章 氣數儘了

第654章 氣數儘了(1 / 2)

大魏春!

李韶直歎可惜,又聽親信來報,稱是崔光與魏子建到了。二人便停住話頭,起身相迎。

三人同殿為臣,且相互皆為姻親。

李韶的三子娶的便是崔光的侄女,二女又嫁與崔光從子。而魏子建的夫人,也就是李承誌的嶽母崔琿容則是崔光從妹。崔暉容與李韶的夫人鄭氏又是表姐妹,是以三人再是熟悉不過。

略一寒喧,崔光又笑吟吟的問道“隻怪老夫運氣不好,諸般陰差陽錯,終是功虧一簣,負了皇恩。太後今又遣元伯為使,想來是馬到功成?就是不知道,又給這小賊許了多少好處……”

他也是半點不客氣,嘴裡說著,便坐在了案邊,抄起聖旨看了起來。

隻是幾眼,他“倏”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盧國公李承誌,廉明剛毅,忠心體國,堪為河西屏藩……今加封為涼王,永守河西,生殺自專,世襲所職……望無負朕意,欽哉!”

永守河西,生殺自專,世襲所職……

他為尚書丞,另兼門下右侍中,凡敕、旨、製、詔皆經他手,焉能不懂這幾句是何含義?

凡河西之地,皆為涼土,凡河西百姓,皆為涼民,凡河西之兵,皆為李氏部曲。

所謂國中之國,聽調不聽宣,便是如此……

不隻崔光,就如魏子建,也被驚的兩眼狂突,呆若木雞。

若真如聖旨所言,李承誌除了不能“稱帝”,與皇帝有何區彆?

這何止是養虎為患,堪稱自掘墳幕,自尋死路,太後與諸公焉敢如此?

怎麼看,這份聖旨都透著些詭異。崔光與魏子建眼中殊無喜意,反倒儘是駭然之色。

看二人如此模樣,李韶不解“可有不妥?”

魏子建看了李承誌一眼,斂下眼皮,閉口不語。崔光則皺起了眉頭“敢問元伯,可是太後另有口諭,要宣與承誌?”

哪有什麼口諭,不然元澄定然就說了。

李韶不答反問道“尚書何出此言?”

那就是沒有了?

崔光心頭一緊,又疑聲道“元伯本在關中領兵,助奚尚書征討高氏,為何又遣你為使,來了西海?”

“不瞞尚書依太後與陛下旨意,應是遣涇州彆駕楊延容為使,其意便在於他與承誌交好,以二人之情誼,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能多幾分轉寰的餘地。

然任澄王至夏州後,以為楊舒隻為州郡佐官,若為正使難免有輕視之嫌,便是論與承誌私誼,與弟相比也遠了一層。是以便改遣由弟出使……”

原本派的是隻是涇州彆駕楊鈞,是元澄改由李韶出使?

那元澄呢,應該是怕李承誌殺他祭旗,所以不敢來。

畢竟當初元澄與元英沆瀣一氣,生怕害李承誌不死,若論李承誌殺之才能後快,高肇排第一,元澄必然排第二。

既知元澄為使必然羊入虎口,可能連個全屍都留不下,索性改派楊鈞,也能說的過去。

倒也並非朝廷不重視,畢竟已派崔光與魏子建招撫過一次,前者為八輔之一,後者也貴為少卿,又為李承誌至親,可謂誠意十足。

楊舒雖然隻是一介彆駕,但與李承誌淵源頗深,令他先為副使,待至西海後再尊崔光為主,再予李承誌賜詔,也合情合理。

但偏偏元澄卻改弦易輒,換成了李韶?

崔光忍著驚疑,肅聲問道“那任澄王,又去了何處?”

“自然是坐鎮關中,居中策應,助清河王、奚尚書、邢都督、崔刺史等安定北地、六鎮。”

這等小事,何需元澄坐鎮?

有李韶這個坐地虎在,留於關中策應豈不是更能事半功倍?

魏子建終是沒忍住,疑聲道“敢問大兄,任城王可是又要予關中征糧、征兵?”

“兵倒是未征,但糧卻借了不少……”

借糧?

二人悚然一驚,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駭之色。而後又是一般無二,齊齊的一扭頭,直勾勾的看著李承誌。

李承誌一頭霧水“看我做甚?”

魏子建悵然一歎“便是胸中已有猜測,但外舅依然要問你一句這旨中諸般封賞,你定然是不會應的,對是不對?”

李承誌愣了愣,擠出一絲乾笑“請教外舅,應於不應,又各有何乾礙?”

看來是猜對了。

永封河西,生殺自專,世襲所職……這已然是分疆裂土,國中之國。但魏子建並未從他臉上看出一絲喜色與得意。

況且,李承誌剛剛才遣人請走了元鷙,欲逼他招降敦煌鎮軍民,其意詔然若揭不與元氏分個你死我活,絕不罷休。

而這隻是其次,最令魏子建與崔光驚恐的是,太後與朝廷好似已料定此節?

不然怎可能隻是輕飄飄的一道聖旨,就將李承誌封為涼王?

便是國中之國,也是名義上的魏土,至不濟朝選完也要與李承誌議定朝廷是否往河西派遣屬官,河西是否向朝廷稱臣納貢,是否向朝廷遣人為質,遣誰為質?

若河西遭逢外辱,如何抵禦。若生內亂,又如何平定?

更有甚者,河西之南便為吐穀渾,之北便為柔然,此二者與元魏素有深仇,若經河西進犯關中,或是中原,李承誌攔是不攔,阻是不阻,戰是不戰?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怕是十天十夜也議不完,李承誌怎可能隻憑一道聖旨,就坐實了這涼王的封爵?

是以崔光才會追問,太後是否另有口諭宣於李承誌。若是有,那就說明朝廷確有招撫之意,此次隻是探探李承誌的口風。待確實後,定會再遣重臣趕赴河西,可能是元澄,也可是依舊是崔光,與他商定綱節與首尾。

若是沒有,那就說明朝廷早已料定李承誌會拒不受詔。此次遣使無非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好占據大義……

“既然你一心要反,便是逆賊。而老夫深受皇恩,自然隻能與你誓不兩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今日這酒不喝也罷!”

崔光悠悠一歎,當即就起了身,“但老夫與你相知相交,是以再送你一句忠言,望伱好自為之我若是你,便是不願歸附朝廷,也定然不會為難元伯,定會好好將他送回關中,而且是有多快,送多快……”


最新小说: 凝氣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擊 饑饉:人類相食史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乾了 巫師不朽 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重生2012,開局5個億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 性轉狐妖的我才不要成為寵物 我具現了仙劍世界 這個鳴人是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