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上西天!
自天庭回到雷音寺之後,佛祖閉關不知年月,凡世間已過五百年。
佛祖出關之日,正是南海觀世音覲見之時。
觀音至,對佛祖曰“弟子一向在南海,未回靈山久矣,聽聞佛祖降伏妖猴,還沒有前來賀喜。”
佛祖道“一切皆有定數,何來賀喜之說。”
菩薩道“弟子卻有一事不明。”
佛祖道“不明白可以問的嘛。”
菩薩道“佛祖慈悲,不願打殺那個妖猴,原可理解。但以佛祖的神通,為何不收服於他,而是將他鎮壓於五行山下?”
佛祖笑道“誰說我不收服於他了?隻是時機未到而已。如今時機成熟,我也該將一些事情說與你知了。我有一個佛法東傳的計劃,為此,我已布局上千年。為了這個計劃,先是派地藏前去地府臥底,因故賜名地藏;又派你常去下,界解萬民之苦,順帶探查三界,報與我知,因故賜名觀世音;後來,再派你師兄金蟬子去東土轉世。而那妖猴孫悟空,也正是我這個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觀音奇道“原來佛祖竟這般看重於他?”
佛祖道“你莫要小看了他。若論單打獨鬥,你可不是他的對手。”
菩薩道“弟子隨佛祖修行多年,進步遲緩,羞愧,羞愧。”
佛祖道“也不是如此說法。你主修奶媽職業,普度眾生。而他卻是主修的近戰職業,隻為禍亂天庭。各有所長,不可一概而論。”
菩薩更是驚奇“隻為禍亂天庭?居然是定向培養!卻不知是何方大能的傑作?”
佛祖道“他說是自學成才,這謊話也許蒙得了彆人,卻騙不過我。他師父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師。”
菩薩驚疑道“那菩提祖師聲名不顯,卻能培養出如此逆天的弟子?”
佛祖道“嗬嗬,我今日便將這秘密說與你聽。那菩提祖師的前身乃是太古心魔,他退休之後,於菩提樹下證道,轉世而為菩提。他把自己居住的山取名靈台方寸,又將洞府取名斜月三星。你可知這是為何?”
菩薩道“靈台方寸,應的是一個‘心’字,斜月三星,同樣應的是一個‘心’字。”
佛祖道“不錯,就是一個‘心’字。這個字正好點明了他的來曆。”
菩薩道“我以前隻知道佛祖是在菩提樹下證得正果,原來這菩提祖師也是在菩提樹下證道。”
佛祖道“你又有所不知,他於菩提樹下證道之時,我還不知是哪世的凡夫俗子呢。說來也許你不信,正因為聽聞他是在菩提樹下證得道果,我才時常去菩提樹下坐坐,沒想到坐著坐著,就證得正果了。”
菩薩心中暗想“改天我也去菩提樹下坐坐,說不定就能功力大進了。”
佛祖接著說道“他以道法為主,萬法皆通。證道之後,收了無數弟子,以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為字輩。我當年自號如來,原本也是想與他沾上一些因果,但是他卻從不曾認過我為弟子。他又一向低調,慣常招些資質平庸之人為弟子,甚至不許門下弟子隨意報他名號。你說,這三界之中,又有幾個人知道那猴頭是他的弟子?若不是為了算計天庭,估計他也不會收悟空這樣的聰慧弟子吧。”
菩薩道“據我所知,那天庭之中確實沒人知道這個秘密。”
佛祖道“隻因我與菩提祖師同在菩提樹下證道,所以他的心思,我能感應些,我的心思,他也能感應些。從這方麵來說,我和他也算是同根同源,隻不過是選擇了不同的修行道路罷了。”
菩薩道“那麼菩提祖師比起佛祖你的法力又如何?”
佛祖道“你我皆是修佛之人,怎可起了爭競之心?尊者,你著相了。”
菩薩道“謝佛祖指點,弟子受教。但佛祖既知那妖猴是菩提的弟子,卻又為何要去為難於他,難道你不怕菩提祖師記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