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團上西天!
悟空奉旨入殿,玉帝道“悟空,你來啦?”悟空躬身答道“陛下,我來啦。”
玉帝又問道“你不保你師父西行取經,跑到我的淩霄殿來做什麼?”
悟空道“陛下,我是為了鳳仙郡求雨之事來的。”
玉帝道“哦,你們的取經隊伍已經到了天竺了麼?”
悟空道“到了,到了,相信很快就能到達西天大雷音寺了。”
玉帝道“悟空啊,這鳳仙郡的郡侯不敬神明,理當受到處罰,你就彆管這件閒事了吧。”
悟空道“陛下,那個郡侯兩口子關起門來吵架、打架,隻是他的家務事。我看你就原諒了他吧。”
玉帝道“他兩口子要吵架打架是他家的事,我才懶得去管。可他推翻供桌並且讓狗兒吃掉了貢品,這就不是一件家事那麼簡單了。若是人人都像他那樣乾,這滿天的神佛還不都得喝西北風去啊。”
悟空道“陛下,我已經詳細詢問過他了,他說當時也隻是腦子短路才犯下了此等大錯,而且在事後也非常的後悔了,還望陛下能判他一個無心之過。”
玉帝道“悟空,你可不能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蒙蔽了。你想想,他但凡有一丁點奉敬天神之心,也斷不至於拿祭天的貢品出氣,更不會將貢品拿來喂狗。他都不景仰天神,天神又憑什麼要保佑他?”
悟空道“陛下,江海之水蒸騰以成雲霧,雲霧聚集而電荷存於其間,即至飽和則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此乃三界運轉之自然規律也,實在談不上什麼保佑不保佑的。”
玉帝道“非也,非也!天庭乃是維持三界正常運轉的控製中樞。不敬天庭則蒼天不佑、節氣無常,無常則無雨也。”
悟空道“可是貧僧也曾聽聞,三界創立之初便有規定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五十減去四十九等於一,是故要留下這一線之生機也!陛下,我沒記錯吧?”
玉帝道“不錯,確實有這個規定。”
悟空道“既然如此,還請陛下高抬貴手,給鳳仙郡眾生留下這一個補過的機會。”
玉帝道“你所說的,我有遵守啊。所以才立下了米山、麵山之約定。”
悟空道“那米山、麵山高二十丈,要何年何月才能被吃光?你這不是一線生機,甚至連一微米生機都算不上。”
玉帝道“哪怕就是一納米、一皮米的生機也是一線生機啊。”
悟空道“陛下,郡侯一人犯錯,你處罰他本人就行了,何必要帶累一郡的百姓呢?如今天庭之內,米、麵堆積成山,卻寧願拿來喂雞喂狗,也不用來賑濟下界災民,何也?”
玉帝道“悟空,你初到那個地方,並不了解個種詳情,我也不來責怪於你。這事你還是不要再管了吧。”
悟空道“難道此事另有隱情嗎?貧僧愚鈍,還請陛下為我解惑。”
玉帝正待搭話,太白金星閃到班前,啟稟道“陛下,臣有本奏。”
玉帝道“愛卿請講。”
金星道“陛下,微臣認為,這鳳仙郡的郡侯雖然鑄下大錯,但是也受了三年乾旱之厄了。如今唐僧師徒願意替他求情,看來也是天意如此安排。還請陛下看在他們西行取經,普度眾生的份上,給這郡侯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玉帝道“那愛卿的意思是?”
金星道“微臣有個建議若是唐僧師徒能夠勸動那個郡侯領眾百姓拈香瞻拜,答天謝地,引罪自責,崇信天神的話,就赦免了他的罪行。這一來可彰顯陛下的仁慈愛民之心,二來也算是給唐僧師徒行了個方便。此乃兩全其美之計也。”
玉帝道“愛卿之言甚善,寡人準了。悟空,你快回去勸善那一郡的百姓。若果成功,也算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一樁。”
悟空拜謝道“陛下寬宏大量,乃三界之福也。我這就下去勸善他們,必不負陛下所托。”
言畢,悟空躬身再拜,玉帝揮手“你且去吧。”
待得悟空一走,玉帝問道“愛卿,你之前不是說不能隨意鬆口的嗎?”
金星道“微臣確實是這樣說的。”
玉帝又道“明明是那個猴子無理取鬨,為何你卻要替他解圍?”
金星道“陛下,這猴子已經變了啊。”
玉帝奇道“他不還是孫悟空麼?連名字都沒變。”
金星道“陛下難道沒有發現嗎,今日的孫悟空對陛下言辭禮貌,態度恭敬,哪裡還像當年那個悟空?”
玉帝道“是啊,當年的孫猴子不懂禮儀,舉止狂妄,動不動就撒野耍潑,完全沒把寡人放在眼裡。如今他身入佛門,倒是懂規矩多了。”
金星道“非也,非也!這猴子並不是懂規矩了,而是懂得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