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莫臥兒這裡氣候與中華帝國四季分明不同,隻有雨季和旱季之分。特彆是雨季到來時,孟加拉外海狂風乍起,所有的海船都得入海港避風。這個時候,中華軍給養很自然會出現困難。伯古裡亞的天熊營,在一處山脈南端紮下大營。這次,中華軍炮隊派出一支千人炮隊隨行,天熊營主營紮在半山腰上,炮隊五十門火炮放在了主營朝西的大營外圍。由於時間充裕,炮隊陣地每個炮位都加蓋了頂棚,並用泥土進行了加固。不久,天熊營斥候騎兵就在主營西北百裡發現了莫臥兒大股騎兵,這支莫臥兒騎兵大約有八千餘人,正由西向東而來。得到消息的天熊營主將羅天,一麵加派斥候前去探查,一麵將最新敵情上報參謀部。中華十六年,莫臥兒雨季來臨之前,中華軍各部正忙於搬家。皇帝張平安要求各部把大營都駐紮在高處,避開雨季出現的大洪水。到了莫臥兒之後,皇帝張平安才發覺手裡的軍隊不夠用。為此,他下令調留守帝國的親兵營杜亮、高成功和李慶水部來前線增援,另外讓三省總督盧象升帶領白骨營主力前往緬甸。
皇帝張平安擢升盧象升為雲、貴、川、緬四省總督,加內閣副總理銜,張平安這是要將中華軍大後方交給盧象升。因為盧象升是中華帝國裡少有能文能武的乾才,有他坐鎮緬甸,即便是中華軍這次遠征莫臥兒失利,也不會出現大問題。未思進先思退曆來是帝國皇帝張平安作戰原則,此次出征莫臥兒張平安從開始初戰獲勝短暫喜悅之後,內心總是有些不太踏實。在以前破奴軍時期,將士們心中都有一個明確目標,那就是消滅建奴為死去的親人報仇雪恨。圍繞這個既定目標,可以說大家擰成一股繩,張平安說消滅倭國是為平定建奴確保海上航線安全。打蒙古和羅斯人,是要保障家鄉不受到侵襲,雖然那時仗打的艱苦,破奴軍上下沒有絲毫怨言。最後平定大明一戰,乃是將士們功成名就之戰,加上對手孱弱,中華軍將士們打得是順風順水。後來掠奪南海以及進攻緬甸,主要還是消除對中華帝國直接威脅,也算得上是正義之戰。征戰新疆和乞兒吉思算是為中華軍將士們兒孫謀福祉,大家夥的熱情非常高漲。但進攻莫臥兒帝國,中華軍將士們普遍士氣不足。
他們就沒有想明白,這個中華百姓眼中極為平和的天竺國,跟他們有多大關係。正因如此,中華軍大多數官兵思念家鄉產生了厭戰情緒,加上不適應這裡的氣候,將領們安撫部下的時間比他們思考戰事的時間還多。作為一軍的統帥,皇帝張平安必須儘快想辦法解決掉這個難題。張平安很清楚,中華軍把總以上軍官不會有太多厭戰情緒,畢竟軍功和他們獎勵有直接的關係。這些軍官們巴不得打仗,戰爭不但讓他們官銜晉升快,還能撈到可觀的軍功獎勵。為此,皇帝張平安親自跑到各戰兵營找伍長聊家常,就是要從中找到普通士卒內心需要。在一個月時間內,皇帝張平安每天晚上都要和他白天挑選的伍長聊天,一直喜歡高談闊論的他在這些老兵麵前變成了傾聽者。隨著雨季的正式到來,皇帝張平安空閒時間更多。在雨季中華軍不能打仗,敵人莫臥兒人也不能打仗。連綿不絕的大雨令人生厭,河水暴漲導致道路斷絕。中華軍斥候騎兵基本上已經無法外出探查敵情,所有戰兵都陷入清理暴雨導致的大營積水。
火炮地堡被水浸泡,炮手們在大雨中嘴裡咒罵著開挖排水溝渠,他們要保證火炮不會在雨水中受損。好在彈藥庫在雨季前得以加高,暫時不會受到雨水威脅。中華軍彈藥箱在雨季前都放入了防潮的木炭,箱子所有縫隙都用火蠟封口。火炮炮彈本就有密封保護,在海船上存放數年都不會受潮。即使這樣,每一箱火炮外都包裹著一層防水油紙,還每天要進行一次火炮試射,以確保火炮可以正常使用。在帳篷中躲雨的戰兵們閒極無聊,圍在一起聊皇帝張平安下達的最新聖旨。為提振中華軍士氣,皇帝張平安降旨,將在莫臥兒施行全新的軍功獎勵政策。所有軍卒在戰後憑借手中軍功,在莫臥兒換取屬於自己的永久土地。獲得金質獎章的兵卒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免其所有稅賦,傳給兒子後其子隻繳納半稅,孫子繳納六成糧稅。這個軍功獎勵聖旨一下達,全軍群情振奮,作為一名普通戰兵終於可以有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土地了。中華帝國本土的土地政策極為嚴苛,所有土地都屬於皇帝張平安一人所有。
雖然有些偏遠地區牧場分到了戰兵們的頭上,也隻能傳子孫三代。普通戰兵可以理解皇帝所講大明亡國乃是土地兼並過甚所致,可事情一攤到自己身上,他們內心多少都有怨言。這下好了,他們終於有了可以流傳子孫的土地了。消息靈通的老兵們,還從近衛營老鄉那裡得到了小道消息。說是皇帝打算在戰後把莫臥兒帝國改名為天竺,並在地圖上劃出了一道橫線,橫線南麵最為肥沃的百萬裡土地將分給有功將士,北方靠近帝國邊界的土地留給了自己孩子。對於皇帝的這種做派,戰兵們都是發自內心感激。皇帝張平安雖然憑借這個政策快速安定了軍心,他也知道這件事有些操之過急,將為子孫後代們留下隱患。人心從本質上說是貪婪的,隻要條件成熟土地兼並不需幾十年很快就會成為現實。可以預科的是,隻要皇帝張平安一死,天竺地區必定成為土地兼並的重災區。要是張平安沒有後續跟進的政策,中華軍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打下的天竺,很有可能出現戰亂。
整個雨季張平安都在思考如何完善他提出來軍功獎勵方略,在他還沒有想出完美政策之前,前方傳來急報,天熊營正西出現了莫臥兒五萬大軍。這個急報並沒有引起張平安的重視,這點人馬隻能是莫臥兒前鋒而已。要是莫臥兒人想憑借這點人馬進攻天熊營,其都統領羅天估計都會樂翻天。雖然這裡的雨季進入了尾聲,天天雨水不斷根本就不適合打仗。在雨天進行小規模接觸戰,吃虧的肯定是莫臥兒人,中華軍火槍子彈短時間內不懼怕雨水侵襲。莫臥兒前鋒突現,就表明其後續主力已然不遠。既然戰機出現,身為中華軍統帥的張平安自然要心無旁騖投身當下戰場。隨著三個親兵營抵達前線,白骨營主力接替緬甸水龍營防守中華軍後路,水龍營也被調到戰場。中華軍黃偉部由二廣地區調到雲南,這支甲等戰兵營是中華軍預備隊,他們將押運彈藥前往莫臥兒孟加拉戰場。雨季過後的莫臥兒帝國青草繁盛,森林綠意盎然充滿生機,曾經泛濫的河水漸漸恢複平和。泥濘道路上行軍的中華軍艱難跋涉,無數的輜重箱車和弩炮箱車深陷泥潭,輔兵們抽打拖車犍牛想掙脫困境。
隨著國內大片戰馬的到來,中華軍恢複了往日強盛,隻不過輜重箱車行走緩慢減緩了中華軍的速度。皇帝張平安騎馬來到一處長滿半人高青草的小山上抬眼遠眺,百人成隊的行軍隊列宛如一條黑色巨蛇望不到儘頭。傳遞軍情的騎兵來往穿梭於隊列左右,帶隊哨總軍官不時下達軍令,百人隊把總軍官口含天鵝哨努力想在皇帝麵前展現本部完美軍陣。中華軍曆來講究隊列完整,雖然戰馬不如人走的那麼整齊,軍官們還是想要保持隊形規整。黑色戰旗迎風飄蕩,行經皇帝張平安山下的騎兵會在軍官口令聲中拔出戰刀向右下切,表達對中華軍統帥張平安的尊敬。大隊人馬行軍是不會佩戴麵甲,頂在上額的銀色骷髏麵甲在陽光照耀下發出波浪起伏般駭人光芒。張平安回頭看了一眼全新的紅色大纛旗,四個金黃五星圍繞著昨上角一個大金星,這麵五星紅旗就是中華帝國的國旗。看著這麵全新戰旗,張平安內心頗為感慨,這麵他親手製定的國旗一推出曾經遭到朝堂和中華軍一致反對。都說中華軍尚黑,紅色戰旗於軍不利。
皇帝張平安自然不會妥協,他向朝臣們解釋說,這是他晚上神仙托夢讓中華軍改旗號。本來張平安的身世就有神仙附體的傳言,他的這個托夢說詞壓製住所有反對聲音。不久,內閣副總理大臣毛羽健翻閱史書為皇帝托夢說找到了依據。毛羽健上奏,根據《漢書趙充國傳》記載,漢宣帝派兵征伐羌人得到上天偈語,五星出利中華。這一千多年前偈語放到眼下中華帝國是再合適不過,朝臣們簡直被這樣預言嚇蒙了,他們紛紛上奏歌頌皇帝張平安威服四海的文治武功。待皇帝張平安帶領中華軍主力到達伯古裡亞時,莫臥兒已經有三十萬大軍在天熊營大營西麵二十裡紮下連營。而且,莫臥兒每天都有從西麵趕來的大軍加厚其營盤,也就是十幾天功夫,莫臥兒大營就由最初的數十裡擴展到百裡以上。伯古裡亞西麵平原,也由於莫臥兒大軍到來從嫩綠變化為帳篷和旌旗海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