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黑暴!
莫臥兒大軍猛攻中華軍中路防線,使得本就中華軍單薄陣線危機四起。為了引誘莫臥兒大軍進攻中路,中華軍炮營楊妹妹部打得極為憋屈,平常半個時辰可以連續炮擊二十餘次,變成現在隻打五炮。特彆是中華軍數裡龐大的弩炮,從開戰以來就沒有發射過一次,其目的就是要隱藏中華軍炮營實力。隨著莫臥兒進攻大軍開始攻打中華軍第二道防線,炮隊都統領楊妹妹派傳令兵向皇帝張平安急報,希望炮營用弩炮遲滯莫臥兒大軍進攻步伐。其實,在指揮平台觀戰的張平安通過望遠鏡看到,人海般莫臥兒進攻狂潮不斷衝擊中華軍防線。混雜在莫臥兒大軍中的戰象衝在最前麵,它們被中華軍火槍子彈打得渾身是血洞,戰象在倒地前發出淒涼哀嚎。躲在戰象身後的莫臥兒步兵,借助中華軍換彈的瞬間又前出了數丈。越來越多的莫臥兒戰兵在混戰中闖入了中華軍陣線,並與守衛中華軍守軍展開了激烈肉搏。
中華軍女護兵不斷從陣地上抬出傷兵送到陣地後方,中華軍輔兵在陣地後方留下了大量運送傷員的箱車,輔兵協助女護兵向後方轉運傷兵。即便是中華軍陣地多處被敵軍突破,作為一軍統帥的張平安其表情依舊是無動於衷。當炮營都統領楊妹妹派人請求弩炮支援前線作戰,當即被皇帝張平安給罵了回去。多年征戰的經驗讓皇帝張平安心腸堅如鐵石,他深知戰爭中為達成目的必須承受戰損。在第二道防線上的中華軍近萬戰兵,或許就是戰役成功的奠基石。戰場上越來越多的莫臥兒步兵衝入中華軍第二道防線,前線指揮的統領黃飛鴻再次下令轉入第三道防線。很顯然,這次第二道防線上的中華軍大多數陷入混戰之中,要想脫離與敵人的接觸並不容易。陣地後方等待裝運傷兵的箱車,很快被莫臥兒衝鋒人流所淹沒,本是趕車的輔兵在這時化身為戰兵,他們紛紛拔出防身戰刀,為保護箱車內傷兵與敵展開搏殺。
激烈的戰場上沒有男女之分,莫臥兒人可不會因為中華軍女護兵是女人而手下留情,他們用長矛和戰刀劈砍陷入包圍中的女護兵。中華軍女護兵絕大多數都經曆過戰爭,她們也配備了腰刀和皮甲,當莫臥兒戰兵舉刀相向之際,需要保命的女護兵自然要拔刀還擊。現實往往極為殘酷,倭國出身的女護兵救護傷兵能力有目共睹,可她們的在戰場搏殺技藝還是不如莫臥兒戰兵。再加上莫臥兒人數人對付中華軍一個人,這種男女體能上差距就更為明顯。觀戰中的張平安看到中華軍陣地被敵軍人海所淹沒,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隻見張平安在沉默中深吸一口氣,他穩了穩心神,立刻下令道“給黃飛鴻下令,不用再管第二道防線上的兄弟了。唉!就說是朕說的,讓第二道防線上兄弟們自行撤退。”
皇帝張平安說完,參謀長古新趕緊派人向水龍營傳達皇帝軍令。古新很清楚,皇帝張平安話語中所謂自行撤退,隻不過是承認戰敗讓防線上戰兵們各自逃離戰場一個好聽的名詞而已。這場戰役雖然引誘莫臥兒大軍的目的達到,卻以重大傷亡為代價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中華軍這次征戰莫臥兒帝國,其戰兵營多為進攻能力強的部隊,善於防守的戰兵營全部留在中華帝國國內。水龍營統領黃飛鴻本是雄鷹營協統,也是一個善攻不善守的將領,這場戰役讓水龍營誘敵不僅是統帥張平安的決策失誤,他這個負責布置戰場的參謀長也難逃其責。在戰役進行到最為關鍵時刻,中華軍還沒有到追究責任的時候,更何況水龍營出任誘敵的重任還是皇帝張平安提出來的。悠長的撤軍號角從張平安主陣地和水龍營後方陣地先後響起,處於第三道防線上的中華軍已經接到旗語手軍令,要他們相互掩護向後撤離。至於第二道防線上陷入重圍的兄弟們,水龍營後方陣地上的兄弟隻能強忍悲痛選擇放棄。
指揮平台上的皇帝張平安,離開高倍望遠鏡用肉眼觀察戰場,看到莫臥兒大隊騎兵從後方衝來,他的內心極為痛苦。很顯然,莫臥兒皇帝沙賈汗希望用騎兵衝擊中華軍第三道防線,並且用騎兵前來追擊撤退途中的中華軍水龍營步兵。僅從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的這個戰場應變能力來說,沙賈汗就是一個合格的統帥。隻是中華軍統帥張平安早就預料到敵軍的這一招,在幾道防線之間布設了大量的陷馬坑,莫臥兒想用騎兵突破中華軍陣地的行動注定不會成功。但見烏雲般壓上來的莫臥兒騎兵,他們騎乘的駿馬跨越戰壕和護牆,飛馳的戰馬撞翻了混戰中的雙方士兵,用戰馬巨大身軀和速度趟開了一條條帶血道路。或許是前麵兩道防線上中華軍布置的半尺陷馬坑被莫臥兒進攻步兵踩踏填平,莫臥兒騎兵除了少數幾個因馬蹄絆到死屍跌倒外,其他騎兵順利通過。
莫臥兒騎兵的好運氣止步於中華軍第三道防線前,這種專門對付馬蹄的陷馬坑,對莫臥兒高速奔行的騎兵似同施放了魔法。莫臥兒騎兵跨越壕溝,他們幾乎與撤退中於交通壕行走的中華軍戰兵平行。隻見旦夕間莫臥兒騎兵成片摔倒在戰場,被折斷馬蹄的戰馬倒地發出痛苦嘶鳴。這時,中華軍陣地火槍兵快速打出一道彈幕,給予塵土煙團裡莫臥兒騎兵巨大殺傷。中華軍在第二和第三道防線之間七十丈的區域內,留有七條相連的交通壕。這幾條交通壕並不是直線,而是帶有數次拐彎的一人高壕溝,其目的是躲避敵方追擊時留下反擊的機會。即便是在如此混亂的戰場,撤退中的中華軍還是在每一條交通壕中留下斷後的百人隊。明知斷後就是送死,可留下來的中華軍將士沒有一人退縮,他們在壕溝拐彎處奮力抵擋追擊敵軍。中華軍戰兵經驗豐富,他們不會露頭,將地麵交給後方火槍兵兄弟。子彈在壕溝上飛嘯,許多莫臥兒步兵想衝過中華軍斷後部隊後方,被第三道防線火槍子彈形成的彈雨擊倒。
死傷慘重的莫臥兒步兵用屍體填滿了壕溝中段,也阻斷了中華軍斷後部隊的歸路。戰場廝殺之聲不絕於耳,眼望正北戰場的中華軍統帥張平安陰沉麵容中再次浮現果決,他對身邊的參謀長古新命令道“派人把張黎和胡明給朕叫來,嗯,順便把張通、羅天和楊妹妹一塊都叫來吧。莫臥兒大軍在今日的頑強表現確實出人意料,朕得變換一種打法了。”
在如此大規模的決戰中一軍統帥要臨戰改變布置,確實觸犯了戰場大忌。參謀長古新由於摸不清皇帝張平安的真實想法,他想勸阻也無法開口,畢竟張平安在這麼多年的戰爭中幾乎沒有犯過大錯,他想要改變定下的方略絕對是他經過了利弊權衡。果然,待幾個將領一到指揮平台,皇帝張平安立刻把他們帶到平台中央的沙盤前。參謀長古新從邊上給張平安拿來教鞭,張平安用教鞭指向戰場南麵道“這次朕打算改變戰法,由利刃營胡明部為前鋒在莫臥兒大軍右翼南側出擊向南穿插,直接打穿莫臥兒右翼大軍南側。張黎雄鷹營在胡明利刃營之後出擊,並保護利刃營後方不被莫臥兒大軍攻擊。征夷行營張通部在雄鷹營後方,你們三部相互照應擊破莫臥兒右翼大軍南麵,然後再向北直接切過去,從側麵進攻莫臥兒右翼大軍。”
皇帝張平安在布置三支戰兵營進攻路線時,參謀部作戰參謀馬上在張平安教鞭指向的線路上標識好進攻標誌。這幾個戰將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他們一眼就看出皇帝張平安的作戰思路,乃是中華軍最為熟悉的大斜麵進攻戰法。這些將領們根據皇帝張平安臨時改變戰法,大致能猜到當前戰事並不如戰前想象中那麼樂觀。這麼多年來,百戰百勝的中華軍主帥張平安曆來是在戰爭中講究穩健,一般不會采取激進的戰法。要是前鋒利刃營不能快速突破莫臥兒皇子奧朗則布的右翼,一旦戰事陷入僵持,作為戰役主攻的天熊營就將麵臨被敵兩麵夾擊的危險。這是因為雄鷹營被調入南方,羅天部天熊營將孤軍深入敵後,去切斷莫臥兒中路大軍的後路。要是天熊營被敵軍打敗,就會造成中華軍苦心經營的突出部戰役無果而終,這場關係到兩國命運的國戰,即將陷入一場看不到勝利儘頭的消耗戰。
這樣一來,占據本土補給優勢的莫臥兒一方,很可能取得最終勝利。雖然大家都看到了皇帝張平安變陣帶來的凶險,可幾個將領沒有一人出言反對。皇帝張平安想要在戰役中冒險,他們也隻有服從張平安的軍令,畢竟皇帝張平安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他們將獲勝的希望寄托於對張平安無限信任上。在戰場上沒有多餘的廢話,胡明領受軍令後第一個離開,他隻向皇帝張平安索要了本部的弩炮,就匆忙趕回利刃營大營。雄鷹營都統領張黎顯然要穩重許多,他向參謀長古新商討了雄鷹營進攻的時機,也急忙趕回自己的駐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