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兩個人能夠談論的話題自然就更多了。
製片人和製片人談話,說的自然是公司的事情,導演和導演說話,談論的自然應該是電影。
而李邁最近在北美上映的電影三國大戰,談論的自然比較多。
固然,李邁和斯皮爾伯格的導演風格非常不同,比如說,斯皮爾伯格的電影中,常常有著非常濃厚的童趣和同情心,而李邁,電影總是顯得非常正經。
就像是他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明明是一部喜劇片,但是他這個導演在喜劇方麵起到的作用,恐怕還沒有身為演員的徐爭多。
應該說,這是很多華夏導演的通病了,也許是因為過於濃重的文化底蘊,導致了華夏人在骨子裡,有一種異常的低調保守。
這種保守,導致所有華夏人,在做正經事的時候,很少會想著搞笑和童心這個方向辦事。
動畫電影和動畫片在華夏的頹勢,與這種濃厚的文化底蘊是離不開的。
不過,濃厚文化帶來的,自然不可能僅僅是劣勢,如果不是那種濃厚的精神底蘊,李邁是不可能拍出三國大戰這種電影的。
而反觀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有些地方就顯得太過辛辣,一部本應該成為二戰片曠世之作的電影,險些拍成了主旋律電影。
這並不是說主旋律電影不好,隻是,主旋律電影,在受眾上有著天生的劣勢,一個導演也不應該站在民族的角度拍攝戰爭片。
的確,拯救大兵瑞恩做到了以戰爭片的身份突出反戰的主題,但是電影中那種若有若無的主旋律氣味,讓李邁當時在看的時候,總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李邁在談論電影的時候,也提出了這個問題,而關於這個問題,斯皮爾伯格的回答是,“電影是沒有國界的,但是電影人有。”
對於這個回答,李邁很想反駁,但是看到斯皮爾伯格嚴肅的麵容,還是沒有多說什麼。
就算他認為一個導演應該做到以第三者的視角拍攝電影,但是如果真的要讓他拍攝抗日之類的電影,他恐怕也很難做到公正。uu看書(htt/.uu.)
戰爭就是這種東西,你在聽彆人講述的時候,還能夠帶著滿不在乎的心思,但是當你親自接觸這些事情的時候,便很難不帶有自己的情緒了。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李邁並沒有和斯皮爾伯格詳談。
李邁和斯皮爾伯格的談話,堪稱從電影的東麵扯到了電影的西方,其中牽扯到了各種各樣的觀點。
能造成這種針鋒相對的情況,便在於兩者精通的電影涵蓋各種類型!
這麼多年的執導經曆中,斯皮爾伯格拍攝過各種各樣的電影,戰爭片和科幻片不說,去年上映的貓鼠遊戲甚至是犯罪類型、講騙子的電影。
說實話,李邁拍攝的電影,加上電視劇,種類同樣很多,神探狄仁傑是推理懸疑,十八歲的青春校園,愛情呼叫轉移是愛情搞笑類型,葉問是功夫片,畫皮是魔幻片,三國大戰是戰爭電影……
能夠在談論這些的時候毫不露怯,已經是李邁的極限了,而反觀斯皮爾伯格,卻是一臉的輕鬆。
隻有在談到都市和愛情這個類型的時候,李邁才能夠占到一點上風……
話說這兩個也不是李邁的強項啊!
但是看看對麵斯皮爾伯格似有所悟的樣子就能清楚,這位大導演對於這些的了解,還不如李邁這個小子!
李邁也不禁感歎——大導演,也有大導演的一般啊……
如果喜歡《升級大導演》,請把網址通過qq、yy發給您的朋友,或把網址發布到貼吧、微博、論壇。
收藏本頁請按ctrl+d,為方便下次閱讀也可把本書,添加桌麵請猛擊。
添加,有時,將會發送郵件到您的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