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現在的確很累,畢竟剛剛從法國飛回來……
但是在看到了大熒幕上那個熟悉的身影之後,李邁頓時就沒有了睡意。
遺憾的感歎在李邁的心中蔓延,隻見他掃視了周圍,雖然沒有發現想要知道的身影,但是還抱著一點希望的李邁,朝著身邊的劉逸浩問道,“……張國容他來了嗎?”
聽到某個名字,劉逸浩也頓時嚴肅了許多,隨後,他看著李邁,輕輕搖了搖頭。
剛才已經播放的,是徐瑞寧治療一個病人的過程。
他的治療方式,看上去有些玄幻——把夢境當成現實生活來拍攝,最後夢中的場景又變回了現實,一些沒事懷疑這個世界的人,頓時不寒而栗。
大熒幕中的徐瑞寧,自信,甚至是偏執,對於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
在麵對上百的學生麵前,他能夠侃侃而談,對於一些人的質疑,他能夠有理有據地反駁,在場以百為計的學生,都被他一個人的話語所左右。
或許還不隻是在場的數百人,觀眾席上的影迷們,同樣認真聽著徐瑞寧的話語。
“徐醫生,據我所知催眠療法一直很受爭議,因為病人並不是在自願情況下去接受治療。”在得到徐瑞寧的認可之後,一個女學生站起來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用一種更加開誠布公的方式呢?”
聽到女學生的疑問,徐瑞寧沒有任何動搖,他冷靜地問道,“你有心事會跟你的父母聊嗎?”
“跟我爸聊得比較多。”女學生噘著嘴回答道。
“那你會跟你的閨蜜講嗎?”
“會。”女學生露出了笑容,看樣子,她和自己的閨蜜關係很好。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回到家裡打開房門,看見你的父親和你的閨蜜躺在一張床上,你跟誰講?”徐瑞寧尖銳地問道。
伴隨著其他學生的笑聲,女學生尷尬地笑了起來。
而觀眾席上,也傳來了一點點的笑聲。
然而更多的人這樣思考——如果自己真的遇上了這種事情,該如何是好?
也有的人這樣思考——就算如此,心理醫生也不該這樣探究一個人的內心!
與此同時,他們看著徐瑞寧的眼神也有些不善了。
“同學們不要笑,全世界每年有一百萬人死於自殺,你們認為他們沒有父母,沒有閨蜜,沒有親人嗎,沒有好朋友可以傾訴嗎?”
對於徐瑞寧的問題,學生們沒有回答。
徐瑞寧也沒有想過他們會回答,便繼續說道,“關鍵是講不出口,有些人,根本就不想講,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應該怎麼講。”
徐瑞寧侃侃而談,語氣自信而霸道,“而我是一個醫生,我的身份是一個心理醫生,我不是來跟病人聊天的!我是要進行治療,是要把他們的病治好。至於采用什麼樣的手段……我真的不在乎?”
頓時,一些自我保護比較強的觀眾,眉頭便皺了起來——
雖然他們也有些認可徐瑞寧的話語,但是一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心理醫生也可能是這個樣子,自己的心裡秘密可能被窺視,他們的心情就好不了。
而內行人則是在思考——電影花費了十分鐘的時間,塑造了主角是催眠大師的形象,這對於後麵劇情的鋪展非常有利。
至少,比起那些電影一看完,就忘記了主角是什麼樣的人的電影,這樣的電影無疑要好上許多。
甚至,現在在他們的心中,徐瑞寧的形象已經相當豐滿。
日後他們在想起《催眠大師》這部電影的時候,還能夠想起主角是什麼樣的性格。
不愧是華夏的大導演,一出手便見真功夫!
但是,電影同樣稍稍醜化了主角的職業,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李邁為什麼要這麼拍?
抱著這樣的疑問,他們跟著電影的劇情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