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很巧,這三家公司,都是由好萊塢的頂尖大導演開創的!
工業光魔,好萊塢最先出現的特效電影公司,和喬治盧卡斯一同隨著《星球大戰》這部電影兒名揚世界,自1975年創辦以來,從沒有跌下過好萊塢頂尖特效公司的行列,甚至穩穩占著行業龍頭的地位!
數字領域,隨著那詹姆斯卡梅隆“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一起,震撼了世界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影迷。
而維塔數碼,則是彼得傑克遜聯合朋友創辦的電影公司,《指環王》三部曲、《金剛》四部電影,連續五年之中,收獲了奧斯卡四個最佳視覺效果獎!
就好像電影圈中有這樣一個趨勢似得——沒有自己開創特效電影公司的導演,絕對算不上特效電影大師!
這種說法似乎有些決斷,但是,暫時放下手中繁重拍攝工作的李邁,在參觀了傳說中的數字領域之後,對這種說法卻是深以為然。
眾所周知,導演的才能也是需要靠努力提升的,然而,導演的天賦,卻是取決於他的想象能力。
好萊塢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導演?
某種意義上說,特效電影公司的存在,絕對功不可沒!
因為隻有電影的特效,才能夠把那些導演們離奇的想象全部滿足!
比如說,沒有了特效的羅蘭艾默裡奇,說不定就直接從好萊塢災難片大師,一舉跌落到二線!
以前,李邁雖然對於電影特效並不排斥,但是心中,多少是有些不以為然的。
電影這東西,最重要的還是情感方麵的渲染,太過注重於視覺效果,反而不容易震撼一個人的心靈。
而無法震撼人心靈的電影,都將埋沒在時光的流逝中。
哪怕李邁現在要拍攝《飛蓬外傳》,“動作捕捉”這個技術對他的作用非常大,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然而,眼前的東西,仿佛要衝破他的眼球、撕裂他的心靈、重創他的想象力,把他作為一個導演的驕傲,貶得一文不值!
“李,感覺怎麼樣?是不是很偉大!”旁邊,傳來了卡梅隆這個瘋子聽起來像是幸災樂禍,其實隻是驕傲自滿的聲音。
李邁摘下了臉上的眼鏡,看向卡梅隆的眼神,卻是有些敬佩了,“你沉寂了這些年,就是為了研究這些東西?”
“我感覺這很值得!這是一項足以留名影史的技術!”卡梅隆渾然不在意。當年憑借《泰坦尼克號》一片封神的他,哪怕現在好幾年不拍電影了,也有一大堆影迷記得他。
然而,長時間的杳無音訊,總歸會讓他的名氣削弱許多。
眼前的這家夥倒是灑脫,完全不在乎那點名氣的流失。
實際上,李邁甚至有些嫉妒這家夥了——
正如他所說,眼前他所看到的,是一項足以影史的技術!
李邁完全可以想象,當這項技術公諸於世的時候,會引發何等的狂潮!
然而,卡梅隆這家夥,卻是輕易就將這樣的技術公布了出來,讓李邁多少有些驚訝。
要知道,無論是多麼開創的東西,隻有第一個出現的,才能夠被人們一直銘記。
他就不怕……
一瞬間李邁便思索了許多,待看到卡梅隆狂傲臉上閃過的無奈時,心中卻多少有些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