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過江河!
大荒城以南的官道之上,有三匹戰馬飛馳而過。為首一名中年男子,身穿金絲錦緞袍,從衣著來看,應該是一位有錢人家員外爺;後兩匹馬則跟著兩位武夫模樣的壯漢,作最典型的護衛打扮。這主仆三人,都在用力抽打著座下戰馬,全速向大荒城以南飛奔而去。
根據薩滿巫師的口口相傳,在上古時期,幽北三路這個化外蠻荒之地,曾出現過一個極其龐大的興盛帝國,名叫扶餘國。歲月變遷,滄海桑田,曾經無比輝煌的扶餘國,早已經被掩埋在曆史的長河之中;而他們的目的地——扶餘小縣,就是古扶餘國國主的龍興之地;而眼下正被神石大軍四麵合圍的扶餘城,便是當年扶餘王國的國都所在。
而這座盛產糧食的扶餘小縣,也是李家先祖的發跡寶地。
大約趕了一個時辰的路,主仆三人在扶餘縣外的一座荒山腳下,勒停了嘴角滿是白沫的疲馬。衣著富貴的男子翻身落地,揮手由鞍韂上取下寶劍係在背後,又伸手取下了一個小包袱挎在肩頭,隨後便對兩名護衛吩咐道
“你們哥倆自去扶餘縣吃喝飲馬;一個時辰之後,還在這裡等我。”
“當家的,俺們哥倆不餓,還是護著你進山吧?”
“就算你們不餓,馬也餓了。不用給我省銀子,撿那些大魚大肉、好草好料的吃,一會咱們還得趕回混同江大營呢,走吧!”
說完之後,中年男子揚手扔出了一個銀袋子,隨即雙腿一蹬,便消失在蜿蜒曲折的山路儘頭……
扶餘縣土地肥美、水源豐沛,所以才能生長出全華禹最好的糧食來。而位於扶餘縣南這座毫不起眼的荒山,被當地人稱為莽牛山;此山不高也不陡,山勢卻綿延數百裡之遠。在群山環抱之中,還有一灣清澈見底的湖泊,此等世間難覓的美景,足稱得上人間仙境、世外桃源。
每逢深秋時節,都會有許許多多的當地百姓、牽著牲口來此駐紮歇息。他們進山的目的,大多都是為了采摘山貨、換些銀錢貼補家用。久而久之,這片寧靜清澈的湖泊,便被進山采貨的百姓們,稱之為飲馬湖了。
自從幽北三路改元興平之後,這飲馬湖畔便多出了一座無名野店;來此開店的掌櫃,是個孤老頭子,名叫齊元,附近的百姓都叫他齊老頭。
眼下正值春夏相交時節,附近居住的老百姓都在農忙,所以無論是莽牛山還是飲馬湖畔、都非常清淨安詳。
這位衣著華貴的中年男子,在水汽豐沛的山道上奔跑起來、身手異常敏捷。還沒過多大一會,他便翻山越嶺的來到了飲馬湖畔。剛剛翻下山坡,他本打算直奔飲馬野店而去;但見平靜如水的湖麵上、停有一葉小舟,便立刻停住了腳步。
這中年男子神色略顯興奮,將雙手攏在嘴邊,朝著小舟上大聲喊去
“爹!我來看你了!”
回聲打在猶如銅鏡一般的湖麵上、反複蕩了幾個來回;湖心小舟的尾端也微微一動,一名臉上扣著破草帽的老頭子高聲打了個哈欠,微微站起身來。他手搭涼棚,朝著岸邊的中年人遠眺了一會,這才通常扯開嗓門大聲回道
“子麟來了?走,咱爺倆屋裡說去!”
收魚竿,熄炭爐,搖船槳,一氣嗬成。若不是他眉宇間尚有一團凝而不散的英氣猶在,誰又能想到,這個開店養老的孤老頭子,曾是幽北三路的首輔重臣呢?
“爹啊,春夏露水重,容易沉進骨頭縫裡;不要經常在船上睡了,店裡不是壘了土炕嗎?沒到夏天之前,您這歲數的人還得繼續燒啊!”
李子麟一邊幫李登脫著外衣,一邊絮絮叨叨的說著家常話;而李登將空空如也的魚簍隨意一甩,便擼胳膊挽袖子的走出院外,彎腰揪住了一隻沒來得及逃跑的公雞,攥住那根長長的脖子打趣道
“嘿,平時數你最能;怎麼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反而跑這麼慢呢?”
放血、褪毛、開膛、剁塊,混合著五花八門的調料,再丟一把早已泡發的榛蘑後,順手壓上了足有銅盆大小的木鍋蓋。李登下廚的手藝、一如當年縱橫朝野那般,乾淨利落、絲毫不見拖泥帶水。
爺倆誰都沒提家國天下之事,就這樣圍著熱乎乎的灶台,吃完了一頓稍顯奢侈的幽北家常飯。待鍋裡最後一點湯汁,被澆在了李子麟剩餘的半碗飯上,李登這才用臟兮兮的袖子一抹嘴唇,拍了拍微鼓的肚皮說道
“你還彆說,沈歸那小子寫的菜譜,雖然技法不太精致,但味道還真不錯呀!”
“是,沈妹丈愛吃、會吃的名聲,早已傳遍朝野上下。”
“北邊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