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
第一章流星
湛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火車從桂林出發了,鐘子之從車窗看到水田裡正在翻生的禾苗,嫩綠的一
片片。清澈的河水在靜靜的流淌。河水滋養著岸邊上的芳草,青青,一直延伸到肉眼看不到的遠方。長在
群嶺上的樹木把大地的精華,耐人看的衣裝穿上,一片青暗;想來,這是樹木長得濃密的緣故。風來了,
樹枝沙沙響個不停。說起樹林,樹枝總呈現蠻橫,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狂長。地上鋪有一層厚厚的枯葉
,除了落葉再也找不到彆的。如果你想弄清這個原因,把這層落葉除去,將看到光禿禿的地麵,進而你會
說大樹根下寸草不生;想來,是得不到足夠陽光的緣故。啊!太陽,萬物都從你那裡吸取溫暖與光亮。若
說自然法則是優勝劣汰,社會生活亦如此。當今社會是功利的,誰獨善其身,不招惹功利?社會直教人遠
踏高飛,鐘子之為了夢想,執鞭天涯。一葉扁舟破千層浪過大江,這可行嗎?在過風雨橋時,誰牽掛著誰
?若是在大地震來臨時,在大海嘯來臨時等等大難臨頭,誰又能顧及誰?這些能不能說明生命的脆弱性。
追逐夢想是年輕人常放在嘴邊的主題。對鐘子之而言,眼前的春天仍是個值得期待的春天。火車在鐵
軌上行駛,一旦脫離了鐵軌火車想前行一步都難,脫軌的火車伴隨而來是悲劇的降臨。他的腦袋裝下幾部
文學著作後,越發看輕世事,一心為夢想,當一位執意遠行的詩人。如果你的生活受到物欲牽絆,如果你
過著彆人眼中的自己,如果你束縛了飛翔的翅膀困守在一座城裡;那麼這部小說你得好好看一看。他憑感
覺行事,一出了校門在缺乏社會謀生經曆的他,也像狂妄自大的年青人,標新立異,以想那樣生活。作為
詩人的他可望成就可歌可泣的事業,也不管在何時都力求獨有慧眼,成套的自我說辭跟獨立的思想,這是
從學校裡學來的。他覺得自己已具備理論上的成功,就差把它用於實踐了,在他的畢業論文上,通過列舉
自擬太陽的詩人尼采,畢生追求夢想的畫家梵高,用短暫的生命換取永恒事業的等道出了“我要給
更多人帶來快樂跟幸福,我的追求在於奉獻,不在於索要回報,比是蠟燭,太陽。”指導老師點評說,他
的思想過硬,理應放手去做。在這話指引下,他覺得實現夢想指日可待。小時候在家裡時放牧,他會趕著
黃牛爬上山崗,就可以放心了,牛是吃不到莊稼。還有一個趣味,他在高高的山崗哼著牧歌,俯覽山腳下
的住宅,覺得自己就是主宰者,群領眼前一切。慣於獨來獨往的他養成了一個愛沉思的腦袋,從整個人類
曆程來看,上帝特彆寵愛這類人。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見到太陽快落山了他就會說“天空沒有太陽就意
味著黑夜,我理應是輪太陽給大地帶來光亮與溫暖。”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他的童年大半光陰陪著老黃
牛度過。一個窮苦人家的兒子,他想的不是如何改變處境,不是如何去發財,如何養豬種田,這真不多見
?更可笑的是,有時他自鎖在矮小的房間,麵對用水泥砌場的牆壁,滿腦子想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要是
碰見雨天,雨滴打在玻璃窗上,他兩手張開貼在內麵,為了貪那點冰涼,下雨一天也夠他發呆一天,在發
呆中他甘願變成一棵草而不是一顆大樹,他覺得草能更好保護土壤。若是遇到繁星滿天,他樂意露營,閉
眼睡覺的瞬間看著辰星入睡,他就能成為世界最富有的閒人,雖然整夜的霧水打濕了他的身軀。你可以說
他在胡思亂想,儘是一些不切實際的夢,那麼他純屬是一個空想家。
在畢業前夕有幾個同學調侃說“一畢業,就是失業。”鐘子之對這樣的問題一笑應之,要是有更深
抵觸的話,談話還沒有結束中途便走開了;這樣很不禮貌的。懂他的人都說這個人不合群,喜歡在自我的
世界裡。學校裡的文藝晚會,他壓根的悶著慌,或是呆在宿舍閉門,躺在床上,被子一蓋,眼睛一合,兩
隻耳朵塞上耳機,那比聽廣播來得過癮;外麵唱的舞的,無關緊要。說了一句台詞“生活就簡單,人生
也無非是的生老病死。廢話如何產生的?我鐘子之之所以無知,他人以為站在我的角度給我建議,有一萬
種可能出於經驗之談,而我鐘子之不可能重複他人的曆程。有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當然對待
一個問題,問題的解決也不是唯一而是選擇最佳的答案。當碰到一個問題你想要解答它,覺得隻有用真心
或善心才感觸到它的存在它的價值,這樣你才發覺人生的絢麗多姿。命運之所以為命運正是內心適應了能
做事的手腳。”有一天,係裡的劉主任找他問話,他的成績在係裡前列可以選擇繼續進修;劉主任說年輕
人,不要輕易放棄這個機會。又有幾個在校裡玩得起的死黨,邀請他一起當hn島奮戰。可這些都不願搭
理,他心裡想這便是這,憑感覺走;好好的機會以此葬送了。鐘子之想得失間或許滋長新的機遇,說人生
我們誰都可以舍遠求近。可他是詩人,詩人不乾這個。當然鐘子之的征途也不是一帆風順,他碰壁了在無
助時想起他們曾經的勸說,不免把悲傷流一遍。在出租房那晚鐘子之輾轉難眠,喝了一點酒喝在酒精的作
用下責問自己夢想是什麼,文學是什麼,詩歌為何物。自己被套住了似的,全然否定,還質疑之前的付出
,搖擺複搖擺,終於對之前的選擇懊惱了。女朋友在他的身上看不到絲毫有關明天的幸福或美滿的信號,
女朋友詛咒了他一番,痛哭了一場後也離開了他。這個半年,彷徨。下個半年他質疑不是問題,隨後不約
而同有人出麵說“他腦子有問題像被驢子踢了。”,像類似的話每一句都能刺痛了他的心。
人生的抉擇顯得如此重要。鐘子之在酒精的麻痹下產生了縹緲的未來覺得自己就要成功,有千萬追隨
者的掌聲,在紅地毯上走向領獎台,受眾人仰慕。幻想給了他最大的安慰,繼而更加堅信走文學路。在睡
夢中還得出了至理認為事物種在金錢的土壤裡就有好的收成是低俗的趣味!看來,是觀念走了極端才拖
累了身軀陷入悔恨中。當然他意識到自己錯了會改變這種被動的情況嗎?是被動呀!
作為農民的兒子在太陽底下乾農活,汗流浹背,從早上忙到晚上,正當月亮升起來要歇一歇,伸直手
腳趟在床上感覺腰酸背痛,翻身小心翼翼,幾乎是動也不想動。正要合眼時卻懊惱自己,察覺這並不是自
己要過的日子,還是呆在城裡好過些。還有,鄰居叔伯說笑“你為何老呆在家,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嗎
?在家等吃,還是等死呢?”親朋的不理解,又加上同學們給的挖苦的聲音“搞文學創作?沒有必要的
資本就沒有人去做,你一個窮小子竟把它當一件事,看來地球要倒轉了。”他無法回避想吃人似的眼神,
嗬嗬的迎接他們的“真經”;不久你就明白他表麵的歡喜卻在掩飾內心的恐慌。這一夜他覺得夢想跟現實
夢想的距離是天壤之彆。為了庇護這個脆弱的夢想,他除了寫詩外,對餘者現出一副不聞不問的架勢。他
的骨子裡也有不服輸的頑強,說“竟然試下了夢想,夢想並不是說說而已。”黎明跳過地平線他起床了開
始全新的一天。他內心世界多姿多彩,誰能揭曉那雙憂鬱的眼眉下暗藏的故事?他的父親沒說過半點鼓勵
似的言辭,家裡對此事唯一的沉默者。
眼前的生活糟糕透了,先被同學當成一個碌碌無為者,呆在家裡摸黑貪早的乾農活,又被親朋玩戲說
笑,那到不如到外麵的世界打拚。此前在城市裡找工作,辭工,再找,再辭工,在短短的兩年間重複了五
六次;其中有一次就上班一天,隻因一個同事是高中同學在校間是情敵鬨過矛盾,同時追一個女孩子後來
自己放手,可後來發覺他不喜歡那個女生,隻在玩弄她的感情。在辦公室眾目睽睽之下,一見麵兩個人二
話不說就打起來;鐘子之幾乎把那人打成殘廢。命裡已安排的,唯有接受,這便是命運。他痛恨自己做不
好一件事,更厭倦身上的壞毛病——失信無常或說愛吹噓,就算他說的是真話卻能清楚的看出話裡結夾幻
想的成份,旁人隻好稱他為“呆子”一個,整天做白日夢在癡心幻想。旁人近似“昏話”不能片刻留在他
的腦海,他甘願困在自己的王國,外麵的世界任人笑。他謀生的嗜好便是想得多做得少,挑三檢四,拈輕
怕重,最好是不用做事就有飯吃。
在鐘子之念高二的秋季期班上來了兩位實習老師,代課一個月,均為語文課;在晚自習或早讀看到他
們。班上因他倆加入多了些新鮮事。在一次他倆主持的班會課(彆讓他人偷走你的夢想,請你編織它。)
上,鐘子之親自在講台說諾貝爾文學獎為何少了中國人的座椅,高行健不是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規定,擁有了彆國的國籍就相當於放棄了中國國籍,中國國民不承認雙重國籍。)那時實習老師給的評語
“風平浪靜不是你,仰頭一聲是春雷。”來來回回六年過去了,夢想離自己越來越遠。可不,畢業了同學
們忙著找工作,或一些幸運者忙工作或少數者考研。他貸款學完了學業,他不急去找工作,他要為夢想做
點什麼。他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鐘子之春風得意時所說的“未來的大地上,哈哈!我,
一個苦行僧橫空出世。”他做了這決定,這個近似無趣味的事兒,一傳到班上就有幾個人麵刺說這個不切
實際的夢。鐘子之駁回“也許是夢,因為沒有人做所以夢以夢存在。”
火車上的旅行者,各自有夢,各自撲向目的地;火車拉近了現實與夢想的距離。在火車上的旅客能短
暫隔離昨天與明天,這個邊緣地帶可以追悔,可以期待;或許有小數者像鐘子之在失落中迷茫,彷徨。下
一站,是個什麼地方?踏出車站又會肩負著什麼樣的使命。學生擠到了學校,工人擠到了工廠,鐘子之一
個遊子漂泊不定,明天更切確的不知下一刻什麼事物等著他。整個車廂坐在鐘子之身旁的人個個笑容滿麵
對未來充滿期待。火車向遠方行駛,他不安的心漸漸平息了下來。他開始新的征程,往事不可追,未來還
可期。昨天的不順統統掉下,匆匆的,也來不及對它們做一個葬禮儀式。有些東西你去珍藏了是它值得保
留,你輕易丟棄又可看成另外一回事。你在意它了,它能影響到你的言談舉止。你不在意就算它在眼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