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的那些事情,咱們老百姓也不清楚,反正誰能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就是好官,咱們蘇省不管經濟還是教育,治安,哪一樣不是全國最好的,所以你們不要聽風就是雨的,汙蔑蘇省長。”
“人家霍省長的兒媳婦,做生意賺錢,就那個三鳳橋,就是她開的,味道真好,反正我幾天不吃那裡的鹵肉,就想得慌。人家是賺了老百姓的錢,可是人家拿出大部分的錢,支持蘇省的教育事業了,聽說給農村蓋了上百所小學了。”
·······
大家議論紛紛,雖然有人造謠,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
這些年,他們的收入,生活都發生了重大改變,身邊的環境也好了很多,對霍省長很感激。
輿論,逐漸偏向了霍哲坤。
燕京那邊的輿論,在老郭調查到老兵基金和春雨工程的主要讚助者之後,幾乎所有人都閉嘴了。
春雨工程,那是培養國家下一代。
老兵基金,那可是示好軍方的好方法。
如果有人還說三道四的,估計教育部門和軍方都會出麵。
霍哲坤的事件隻在小範圍傳開,並沒有讓下麵的老百姓知道。
至於蘇省這邊,輿論轉向了好的一麵,反而讓霍哲坤的知名度更加高。
燕京那邊少不了霍老爺子的關係,在南市這邊少不了霍英傑在後麵推波助瀾。
總的來說,這件事情結束之後,霍哲坤的官聲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更加凸顯了霍哲坤的政績。
同時,也可能是對霍哲坤補償,巡查組對霍哲坤的評價非常高,再上一步,名至實歸,讓人心服口服。
不光是政績,還是品德,都隻得稱讚。
大領導曾經當著所有人的麵,稱讚是老百姓的好公仆。
這也讓大家看清楚了霍哲坤在上層的重要性。
然而,鄭老第二波的攻擊,在第一波臟水的進行如火如荼的時候開始的,隻是他們的收買的人,即使進了霍英傑的研究所,但也不能靠近實驗室。
還沒行動呢,就被抓起來了。
這個研究所,牢牢掌控在霍英傑的手裡,絕沒有泄密。
因為霍英傑的材料研究所,每年都承接很多軍工重要材料的研發工作,每年都能出很多珍貴的材料。這些技術,不僅僅是國際上對華夏國封鎖的,有些更是國外所沒有的。
結合霍哲坤的誣陷事件,加上霍英傑研究所的陷害事件,讓大家知道這是有預謀的,有計劃的。
於是上麵特地成立調查組,親自調查這件事情。
陷害國家棟梁,那也是阻礙國家進步啊,尤其是像霍哲坤這樣的經濟改革先鋒,霍英傑這樣的科研天才,專家。
不管哪一個損失了,都是國家的損失。
加上霍家的運作,揪出來不少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一次,好不容易恢複元氣鄭家,再一次受到重創,當然了,其他三個人也沒有得到好處,家族裡都受到了影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