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
這段時間,劇組停拍,李迪有事返京,柚子一下子放鬆了許多,她把精力又放回對爺爺留下的古籍的研究,一天下午,她又走到地下室,坐在爺爺的龍椅上,拂去滿桌的灰塵,她想在兵荒馬亂的歲月裡,一位憂國憂民的仁人誌士,舉燈夜讀,奮筆疾書,為國家安危焦慮,為家族繁衍立訓,是何等的一顆拳拳之心,報國之情,柚子上次在地下書房的角落裡,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裝滿線訂文本的巷子,一共有十冊文本,按時間排序,按經營項目分類,上麵詳細記載了台華麵粉廠、丹桂劇院,荷氏洋行等企業的經營台賬,資金流水和結餘款項,年終有彙總的資金總表,每筆資金項目都有賬簿、會計、總管等有權人的簽字,用蠅頭小楷書寫的文字,賬目清楚,筆法工整。柚子想這些文本,用來當做臨摹字帖是上好的教材啊。
從翻閱的文本記載中,柚子大體理出了爺爺人生的一個軌跡,年輕時從南方老家,滿懷激情從軍習教,在這座深受倭寇騷擾的北方城市,奉獻了青春和熱血,清朝的腐敗和無能,泯滅了爺爺的從軍報國之誌,在退役以後,與一群有誌之士,一起開始興辦實業,先後開辦了一批關係民生的實業工廠,生產的產品以優質價廉為市民歡迎,在大災之年,開倉放糧,煮粥施舍,捐款捐物是經常之舉,經過十幾年的積累,最終成為港城商界的風雲人物,以徽派商會會長的身份,被選為市議員,開始參政議政,為民請命,贏得市民和社會的一片讚譽,但低調行事的爺爺,一直不事張揚,有個例子就能說明這一點,有一年市政府表彰有功人士,爺爺名列其中,爺爺沒有出席表彰會,而是將政府獎勵的伍佰銀兩,又添加等額銀兩,一共一千銀兩全部捐給了益文中學,在學校保存的老照片中,還能找到爺爺坐在前排的影像,作為益文中學的特聘校監,他的許多學生成為登上政治舞台有影響力的人物。
當看到爺爺與女演員的合影,背景是丹桂劇院的舞台,柚子想起爺爺記錄的文本裡,每年捐贈的資助費是000大洋,這是個不少的數字,作為資深的京劇票友,爺爺是丹桂劇院的讚助商,經常登台表演,亮相亮嗓是他最大的愛好,留存的用蘇繡製成的書簽,和在曲琴的產品展室裡的一個,肯定是一對,按《港城故事》劇本的描寫,小翠與青年軍官的一段生死戀情,就有夜繡書簽的一幕,難道這是有真實的曆史故事,爺爺就是那個青年軍官的原型,柚子越想越感到疑惑,她在研讀劇本中,發現越來越多的情節,與爺爺的經曆十分吻合。按爺爺文本的記載,最後一筆記錄是一九八零年,落實政策後,政府支付的爺爺將資產公司合營後的紅利分配情況,按當年合夥人的股份,爺爺分彆記錄了各位合夥人應得的分紅,並分彆彙款至合夥人名下,對查無此人退回的分紅,單獨記錄,當年的彙款單已經發黃,其中在最後一頁用紅筆寫下了一行醒目的大字“未落實款項,交由曲琴負責。”曲琴扮演的角色讓她大吃一驚,這讓她聯想起清明給爺爺上墳時,與她擦肩而過的女人就是曲琴,那天在柚子家的聚會,曲琴開的就是尾號為516的車,難道曲琴是爺爺遺囑的委托執行人。一個深得爺爺信賴的女人,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柚子開始留心起這個不露聲色的女人來了。
上次她在曲琴的產品展室看到的那副蘇繡書簽,是能夠關聯起兩件相同物件的一個關鍵,一對蘇繡書簽應當是一對熱戀的情人分開保管的,曲琴保管的是誰傳給她的,肯定是爺爺的當事人,當年熱戀的人,這是能夠解開一段曆史的突破口。
東方絨繡廠的前身就是爺爺參股的企業,在爺爺的文本上,清楚地記載著從外資手中收購的情況,日本占領港城後,同盟國的領事館開始撤僑,爺爺和合夥人從荷蘭人手中收購了絨繡廠,每年的收入和支出損益,清清楚楚地記載檔案,解放後,爺爺和三個合夥人,將台華麵粉廠、東方絨繡廠、美時鐘業三家企業公私合營,爺爺分得絨繡廠,另兩人分得其他兩家企業,運動開始後,政府終止了原來的合營分紅,直到一九八零年才恢複原來的分紅製度,一次補償了十多年的紅利款,曲琴在絨繡廠改製時,取得51的絕對股權,才掌管東方絨繡廠,難道是爺爺的原有股權做抵押,曲琴才取得的經營管理權,柚子在翻閱爺爺留下的文本時,發現一張發黃的民國時期的東方絨繡廠的股權證書,上麵用正楷寫著股權持有人就是爺爺,柚子恍然大悟起來。
柚子的本名是衣雪琴,柚子是她的小名,雪琴、曲琴,看來都和琴有關,和爺爺喜歡琴棋書畫有關,這不是偶然的聯係,其中必有淵源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