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
“大,大,大哥,外麵兒來,來,來了個當兵的。”一個嘍囉慌慌張張跑進來報告。
盧招子欠起身問“什麼當兵的?多少人?”
那嘍囉越急越結巴“就,就一個,點著名說要見你。”
盧招子看了看查柳兒和土郎中,讓他們倆先出去,然後對嘍囉說“帶他進來。”
跟在嘍囉後邊進來一位一身戎裝的青年軍官。見此人麵貌清秀,身板勻稱,腰杆筆直,氣宇軒昂,盧招子心裡先有了三分喜歡,但還是故意拉長了腔調問“你是乾啥的?到我這裡有何公乾呀?”
來人不卑不亢地說“東北邊防軍第八師四十團一營少校營長關安軒。奉我們四十團唐團長之命來贖關家內眷。”
“你也姓關?你跟關家沾親帶故?”
“關家三少爺。”
“哦——”盧招子臉一沉,半晌才問道,“銀子帶來了嗎?”
“銀票倒是帶來了,難道你就讓我這麼交給你?”關安軒目光炯炯。
“你要咋的?”
“來的路上,所到之處,當家的大名如雷貫耳,頗有口碑,我想當家的一定是個能成大事的人物,便產生了結識你這個好漢的念頭。”
盧招子自負地嘿嘿一笑“算你有眼力。”
“可聞名急於見麵,見麵不如不見,今日一見,大失所望,原來你不過徒有虛名罷了。”
盧招子又是一笑,道“你還彆激我,你倒是說說看,我咋就徒有虛名了?”
關安軒也還以一笑“凡乾大事者,必然胸懷吞吐八方之誌,待人以虛懷謙恭之禮。今天,我雖名為贖票而來,實則是給當家的送銀子。大老遠的車馬勞頓,到了你家裡卻茶沒有一碗,椅子沒有一把,我站在這兒又累又乏,你坐在那裡裝腔作勢,這豈是待客之道?漢高祖劉邦出身寒微,尚且知道禮待高陽酒徒酈食其,正洗著腳,聽說酈食其來了,連腳都來不及擦,趿拉著鞋趕緊跑出去迎接。孔聖人也說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相比之下,當家的不是徒有虛名又是什麼?”
盧招子站起來哈哈大笑道“關營長雖為一介武夫,倒有舌辯之才。我不敢和皇帝聖人比,更不是啥乾大事者,接人待物禮數倒還略知一二,也罷,來人呀,給關營長看座上茶。”
關安軒坐定後,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又說道“當家的不必遮掩,你雖棲身綠林,卻不為非作歹,嚴格約束部下,紀律嚴明。不擾民,不奸淫,對周圍貧苦鄉民不但秋毫無犯,而且多次接濟,收買人心,足見當家的胸懷大誌,絕非一般綹子可比。”
盧招子朝關安軒拱了拱手說“關營長見多識廣,佩服,佩服。不瞞你說,我在江湖上行走多年,還沒有哪一個人能像關營長這樣一語道破盧某胸中抱負。知我者,安軒也,相見恨晚,相見恨晚哪!唉,可惜,可惜,可惜我盧招子福小命薄,不能和關營長這樣的朋友朝夕相處。若盧某早與關營長相識,斷不至於混到今日還一事無成了。”
關營長放下茶杯,也朝盧招子拱了拱手,說“安軒能得到當家的錯愛,實感榮幸。你我今日相見,也是前世有緣,如蒙不棄,安軒願與當家的結為兄弟。”
盧招子大喜過望,走上前,雙手抓住關安軒的肩膀,激動地說道“我聽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能和你結為兄弟,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
兩人之所以一見如故,一拍即和,是因為兩人各懷心事,各有苦衷。關安軒深入虎穴贖人,知道這是一個十分困難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使命,不但必須確保自家老小萬無一失,而且贖金絕不能落到胡子手裡,這一點姑父交待得明明白白。否則,軍威何在?姑父麵子何在?關安軒一路上左思右想,多方打聽,了解到盧招子為人仗義,口碑不錯,就決定從他入手,以期打開局麵。
盧招子混跡江湖多年,深知其中險惡,早有歸順官家之意。無奈自己出身寒門,朝中無人,找不著門路,以至延誤下來。今日關營長從天而降,他便立刻動了念頭,有心結交他作為自己歸順的引見,因此當關營長主動提出和他義結金蘭的時候,他不但滿口答應,而且趁熱打鐵,立即吩咐手下擺設香案,舉行結拜大禮。敘年齒後,盧招子年長兩歲為兄,關安軒為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