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
兒子在寄宿學校學習很好,兒子的表姑小燕是個善良文靜的女孩子,剛剛訂婚,對我也很好。對蘇哲也關愛有加。可是農村條件不好,孩子容易生病。我每到周末就要去看孩子,那裡彆孩子的爺爺家還遠一段距離。到了假期我想帶孩子去旅遊散心,蘇曉就趕忙給他的父母打電話,千方百計地阻止,或者發短信威脅咒罵。總是把孩子嚇得跟什麼似的。他父母在我和蘇曉落魄的時候絲毫沒有給我們任何幫助和安慰,現在蘇曉去了重點高中,無疑給他們臉上也貼了金,現在是今非昔比,他父母便開始對蘇曉的話惟命是從,蘇曉的一個電話,他父母就開始出麵攔截。弄得雙方跟搶孩子似的。蘇曉的表妹對蘇曉的母親也是頗有微詞。一提起他自己的親姨,小燕就有說不完的話。她說蘇曉的媽媽太自私了,從前小燕的想要向她借二百塊錢,她都不借,那時蘇曉父親還在乾這村裡會計的工作,家裡還是有些積蓄的。因為怕小燕家不還。又說到蘇軍娶親的事,說連蘇曉的三姨也就是小燕的媽媽都看不過去了。蘇軍當年不同意家裡給他定的親事,一門心思想退婚,可是一旦退婚,送給女方的彩禮錢就要不回來了。小燕媽媽說,為了這幾千元的彩禮錢,蘇曉他媽愣是把自己的孩子往女方哪裡推。小燕這麼說其實有一點我不太認同,那就是我婆婆絕不隻是隻看重當年的幾千彩禮錢。我婆婆雖然是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村婦女,心氣卻很高,她想要的是女方的權勢,經濟條件,以及往後帶給自己兒子及自己家的一係列好處。事實證明婆婆的眼光是很長遠的。蘇軍和淑芬結婚之後,工作是女方家安排的,房子是女方二姐給的,就連平時的一些花銷,以及煙酒之類的貴重禮品也都是女方的二姐給的。可算是占儘了女方的便宜。我在蘇曉家這麼多年,其實早已感受到在蘇曉母親能乾和氣的外表之下,骨子裡和任何人都不怎麼親近。每逢春節大家串親戚,我還是能看得出來,親戚們客套的背後,對她都不怎麼待見,隻有表麵的尊重罷了。沒多久,小燕要結婚,這個善良的姑娘找的丈夫家世富裕,對她也很好,我很為小燕感到高興。我去前任婆婆家接兒子的時候給了婆婆一百塊錢,讓她轉交給小燕,婆婆答應了,我又給了婆婆二百塊錢,說是她照看兒子的費用。婆婆很是高興,一邊追著蘇哲一邊大聲說,哲哲,你將來對你媽好,對你媽孝順啊。看你媽那人多好啊。我笑笑,也沒往心裡去。後來再到去探望兒子見到小燕的時候,我問她你姨把我湊份子的那一百塊錢給你了吧。小燕卻說,我婆婆給了她三百塊錢,說是一百是她二老的,另外二百是蘇曉給的,絲毫沒提我讓她代為轉交給小燕一百塊錢的事。我聽了很是惱火。自此以後我再也不曾去過蘇曉父母家。
有一天周末接完兒子出校門不久,小孩子眼尖,遠遠就望到了迎麵走來的蘇曉。一看到了他爸的身影出現在路的那一頭,兒子馬上嚇得哭了起來。說我看見我爸了,他又該不讓你帶我了,怎麼辦啊,媽媽,說著就往我身後躲。我說沒事。我來跟你爸說。這是我和蘇曉自他再婚後的第一次見麵,他的表情很複雜也很難看。我氣憤地對他說,如果放到十年前,這個女人會和你結婚嗎?他低頭不語。想想我真是天下第一傻x。十幾年如一日,為他辛苦為他忙,到最後卻把他推給了坐享其成的女人,為他人做了嫁衣裳。上了返回平川的車,蘇曉主動買了我們倆的車票,不過他自己單坐著,我和兒子坐在一起。車廂裡和往常一樣擁擠不堪,這趟車我們曾經坐過無數次。但現在我們一前一後坐著,默默無言。曾經親親熱熱的一家人,現在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天越來越冷了。農村的冬天大人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孩子。蘇哲所在的寄宿學校是個新學校,學校嶄新漂亮,一切配備齊全。可是校外操場上,跑道上到處都是濕冷的霧氣,灰蒙蒙的,讓人覺得好像整個人都浸泡在冷水中。我在又一次探望孩子之後,忽然下了決心,決定把孩子帶走,帶回我們學校繼續念書。決心已下,我用最快的動作向老師請了假,帶著兒子回到了家。我和前夫都是教師,竟然把孩子扔到這麼遠的地方受罪,想想我自己也很是慚愧。
回到家,我和我們學校小學部的領導說明了情況,很容易的就把兒子重新送回到我們學校繼續二年級的學習。教師就是有這點好處。子女上學相對方便許多。兒子對重新回到這裡有點難以置信。感覺像做夢似的。及至他終於發現自己又安全回到了家裡,回到熟悉的環境裡,回到媽媽的懷抱裡,小家夥開心極了。原來在寄宿學校一天要上十幾節課,現在回來後又恢複到每天的五節課,下了學滿校園瘋跑,老師家的孩子們也多,他每天放學後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得開心極了。
蘇曉聞知我把蘇哲轉走,大怒,揚言不用他動手,自有人過來收拾我。我說好啊,你出息了,我倒要看看以前那個問個路都需要我出麵的人是怎麼找人來收拾他的前妻的。這麼一說,他便不吭聲了。也不再追究孩子轉學的事。
兒子是個乖孩子,學習上也不用我操心。我是比較縱容孩子那種人,平時也懶得管他。孩子一放學就自己坐到我的辦公桌前寫作業,寫完後就和彆的老師家的孩子玩去了。
我們學校因為中小學都有,校園比較大。我很喜歡住在校園裡的生活。孩子有小朋友玩,大人也有伴,大家住的是筒子樓或者是學校新建的家屬樓,每到放學學生走完,樓道裡就熱鬨起來。大人們忙著準備晚飯,孩子們則成群結隊,遊魚般亂竄。飯做好了,要到同事家或校園裡喊各自的孩子回家吃飯。吃完飯,孩子們又跑出去瘋玩去了。到了暑假,學校大門口的門樓下麵,燈光明亮,十來個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下麵奔跑嬉戲,跳皮筋的,做遊戲的,樂不可支。男人們在一邊支起桌子打牌,沒機會打的就在一旁看,或者就坐在那裡侃大山。女教師也很自在,坐在一起閒聊育兒經什麼的。也有的在中小學教學樓之間的那個水池子裡洗衣服,孩子們打著手電在水裡尋找小蝦小蟹。這時候校園裡出現了大量的蛐蛐,老師們開玩笑說,一腳踩下去就死了好幾隻蛐蛐。有的老師帶著孩子一起捉蛐蛐,捉到一定量後把它們摘除內臟,裹上麵粉在平底鍋裡用油煎了吃。吃起來還真香。當然很多孩子並不是為了吃它,而是為了捉時的樂趣。孩子們一人拿一礦泉水瓶,捉到一隻趕忙塞進去。有個老師很誇張地拿了一把掃帚直接從牆上往地下掃,掃到一個大鐵皮桶裡。說是蛐蛐太多,這樣來得更快。兒子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每天都很開心,晚上一躺到床上,就纏著給我講故事或唱歌,有一次我發現他唱得歌好像不像是音樂書上的,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的語文練習冊上的一篇歌謠,兒子用了其他歌曲的曲子唱了出來。蘇哲回來後一直跟著我們學校的一個音樂老師學習電子琴,音樂老師很喜歡他,說他做什麼都很認真很投入,琴彈得也很好。除了彈琴,兒子還很喜歡畫畫,他自己用白紙訂了一本本的小書,把一個個故事畫成了連環畫,有時候甚至還在旁邊的空白處寫歌,譜上曲子。看著兒子的精心之作,我欣喜得不得了。孩子的成長給我落寞的心裡帶來了不少樂趣。也給我增加了不少安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