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可興!
袁術見袁紹、劉備陷入戰爭泥潭,自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不由放聲大笑,積極籌備稱帝事宜。
據揚州,吞豫徐,取荊州,提雄兵數十萬,進逼河洛,其誰能敵?
掃平天下,一統九州,舍我袁公路更有誰人?
女婿黃猗乘間對袁術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大人雖有雄兵十萬,但精銳者皆在孫策掌中,若其有不測之誌,誰能禦之?當早為設謀。”
袁術惕然心驚,深以為然,召集心腹秦翊、韓胤等密議。
秦翊一直為袁術掌中軍,坐鎮壽春,不得外出,對孫策立功極為嫉妒,他懇切地道
“孫策因其父威名,久欲自立,如今其精銳萬人,又轄梁綱、戚寄二部,張勳、萇奴也受其節製,兵力至七萬,若掉頭南下,揚州將非吳公之有也。”
韓胤覺得劉備大軍在外,腹心空虛,取之甚易,孫策根本就沒打什麼惡仗,就兵臨彭城,可見奪豫徐正不必非得孫策。
換句話,我上我也行。
既如此,孫策的作用就可有可無了。兵力全集中在這個非袁術心腹之人手中,便顯得十分不妥了。
此前韓胤力主北奪豫徐,也支持孫策領兵,是對劉備守將如陳登等十分忌憚,現在發現陳登徒有虛名,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就對派孫策為主將有些後悔。
再說了,這孫策孤高自傲,向來對自己等人不假辭色,若他立下大功,自己能有什麼好處?
韓胤也勸袁術道“今既已擊敗陳登,彭城唾手可得,不如將孫策召回至壽春,厚加賞賜,以張勳為主將,以梁綱、戚寄為副,繼續攻略豫徐。”
袁術點頭道“此計甚佳。為免伯符有意見,可拔擢其為後將軍。”
袁術曾被董卓任為後將軍。袁術表任孫策為此職,以示對其重視和籠絡。還含著那麼一絲有可能以孫策為嗣的微妙暗示。
命令下到前線,孫策聞訊大怒,對左右道“諺雲飛鳥儘,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如今鳥仍在天、兔尚在野、敵城未下,袁公就欲如此急切地過河拆橋麼?
不怕功敗垂成,良機錯失?”
歎道“曾聽叔父講起先父攻董卓垂建大功,而袁公斷糧。今日舊事重演矣!怎不令人扼腕痛恨!”
黃蓋怒道“袁術目光短淺,鼠輩而已,怎值得英雄為其效力?不如提兵南下,徑取九江!”
諸將皆附議。
周瑜反對道“時尚未可。梁綱、戚寄雖易擒,張勳、萇奴卻非輕鬆可破。
陳登、於禁在後窺伺,此二人皆陰狠多智,必趁機襲我,則大不利矣。”
孫策也不同意現在就跟袁術翻臉,問周瑜道“公瑾可有妙計?”
周瑜道“我反複思考,陳於二人不力戰而後撤,讓開門戶,放我軍直入彭城之下,必有詭計。
以我觀之,不外乎自他方抽調援兵而邀我。
我等可將計就計,假裝接受袁公之令而退走。
陳於若無詭計,必不來追,若來追,我軍可因而設伏,反給予其重重一擊。
若無陳於之軍為憑,其所掉之援兵亦無倚靠,非我軍之敵手也。”
周瑜算的清楚,劉備軍留在地方的不過八軍,四萬多人,且東郡、河南要對抗沮授,平原要對抗審配,汝南要對抗樂就,根本就無兵可調。
即便調兵,又能調來多少?
一軍?不過四五千人。
兩軍,不過萬人。
野戰必非己方敵手。
孫策在彭城南部山穀間也呆的十分不自在。兵法雲致人而不可致於人。既然是陳登、於禁有故意讓予此地的嫌疑,那就不能處於此地。
不論做什麼,都要掌握主動權,不可讓人牽著鼻子走。
孫策與梁綱、戚寄商議後,向後撤兵。
梁綱、戚寄也接到袁術命令,要求孫策率本部南下,後續軍事以張勳為主將。張勳現在蘄縣,必須南撤才能與其合兵。
梁綱、戚寄對撤兵沒有異議。
孫策等南渡睢水時,陳登、於禁、荀衍、呂衛等果然來攻,糾纏不休。
尤其是呂衛,最近一段時間作戰特彆憋屈。兵力不如敵人,陳登、劉曄等又要求他采取守勢,萬不可貿然浪戰。
好不容易劉曄放話命他放開猛攻,呂衛叱吒暴喝,躍馬挺戟,咬著孫策三軍的尾巴肆意追殺。
孫策製止黃蓋等人看不慣呂衛的囂張、欲返身逆襲的打算,道“前方就是我軍伏兵之所,且讓其苟活幾日。”
符離之南、蘄縣之北,有地曰大澤鄉,就是當年陳勝、吳廣起兵之地。
鄉如其名,該地之“大澤”雖然由於地理變遷,沒了水澤,但還是變成了一處方圓數十裡的窪地,長滿荒草、蘆葦。
鄉亭殘破,空無人煙。
周瑜欲故技重施,再次祭出火攻之計。
孫策已與張勳通了消息,張勳就埋伏在大澤之南,即使風向不利,無法放火,兩軍合計四五萬人,也足以殲滅兩萬不到的陳登聯軍。
然而陳登過了睢水,卻背水列陣,止步不追。
周瑜皺眉道“此是何意?”不明所以。
若采取守勢,又何必追過睢水?
若采取攻勢,為何又止步不前?
如今背靠睢水,師法淮陰侯故智,時機不對,十分拙劣。以陳登、於禁之能,怎會如此?
孫策想不通陳登的用意,斷然道“任陳登千般狡計,總要戰場上見真章!其兵不到兩萬,遠遜於我軍。擊之又有何疑!”
命令立即停下佯裝奔逃的步伐,返身列陣,立即向陳登陣發起攻擊。
陳登憑依睢水形狀,布了個卻月陣,長矛在前,弩兵巨後,分列兩邊,可以對進攻敵人進行集火射擊。
集中全部騎兵,得兩三百騎,交於呂衛統領,以遊騎戰術,在外圍活動,擾擊敵軍。
孫策對應列陣,也是矛手在前,弓手在後,布為方陣,徐徐進逼。
陳登背水,雖然錐形陣攻擊力最強,但孫策突破陳登軍陣,又能去往哪裡?總不能自投於水吧。因此布置成方陣,準備以拙破巧,將陳登生生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