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開始著手《無人區》送審柏林電影節的事情了。”
此前陳盛已經送過兩次樣片回港島,後期剪輯組已經在陳盛的遠程電話操控下,剪出了一個粗剪版,就等著陳盛檢查細節,再精修一遍。
加上這次回港帶回來最後一部分樣片,有陳盛的親身上場,已經看過原片的他,能確保在一個星期內完成所有的剪輯工作。
至於配樂方麵,在之前為《電鋸驚魂》配樂時,陳盛就已經和顧嘉暉溝通過,希望他能再出手一次,幫助自己完成《無人區》的配樂問題。
陳盛如今在顧嘉暉心目中,那就是電影質量的保證,所以在陳盛的請求下,顧嘉暉也接下了《無人區》的配樂工作。
並在剪輯組剪出了粗剪版,並了解完整個《無人區》的故事後,就已經著手配樂的創作。
不出意外,撐死了十月份中旬,陳盛就能完成《無人區》的所有後期工作,將成片送到柏林電影節參賽。
“陳總,不知道你認識的人裡,有沒有人能夠引薦許鞍樺導演的?”
在陳盛完成剪輯工作室時,製片部門的關昌卻跑來問了他一個問題。
“應該有吧,你問這個乾嘛?”
“這一屆的柏林電影節,許鞍樺導演和那位陳衝都會擔任評委。”
關昌也知道陳盛很看重《無人區》在柏林電影節的表現,要不然這次的製作也不至於如此緊張,所以就給他出了個主意。
“在這種電影節上,相對於製片方自己報名參加,有評委推薦會讓影片受到更大的重視,所以你要是有評委關係的話,我會建議你走關係送審的好。”
“這樣啊,我想想。”陳盛摸著長出來的胡渣,心裡琢磨著應該找誰給自己引薦一下這位港島電影導演的“一姐”。
“行,我先去找人試試,看能不能讓許導幫個忙。”
最終陳盛決定,不找同為大導演的杜其峰,也不去找和許鞍樺有過合作的徐客、李蓮傑等人。
而是找到在許鞍樺執導的《投奔怒海》中才首次出演電影,相當於就是被她“帶出來”的劉得華幫忙引薦。
“行,正好我也好久沒去見樺姐了,可以一起去看看她。”
劉得華本就對許鞍樺當年能大膽啟用他一個新人,來主演《投奔怒海》而心懷感激。
要不然也不會在多年後,一聽到許鞍樺的《桃姐》沒有找到投資商,立馬就帶著許鞍樺找上博納老板投資。
還自己拿了三千萬港幣出來協助拍攝,同時自降片酬來出演男主角。
才讓那部在威尼斯電影節大放異彩,並一舉拿下五座獎杯的《桃姐》有機會和觀眾見麵。
而陳盛又是在自己的電影事業走下坡路時,用一部《無間道》再次幫助自己挽回觀眾的口碑,還在演技上不遺餘力的糾正自己的錯誤,讓劉得華內心也極為感激。
現在看到這兩位“有恩於”自己的導演想要認識一下,劉得華當即就興奮的安排起來,將陳盛的意思轉達給了許鞍樺。
“當然可以了,我也一直想找個機會,認識一下咱們的這位陳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