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為目前內地票房份額占比問題擔憂的,自然也有另外一位大導演張藝某,以及合作公司新畫偭了。
至於三大導演剩下的陳愷歌,經曆過這麼長時間的網絡惡評後。
已經決定兩耳不聞窗外事,再度來個三年磨一劍,以京劇大師梅蘭芳傳奇一生為主題,打造人物傳記式同名電影《梅蘭芳》,以此來為自己正名。
而眼看電影形勢一年比一年好,在近幾年才新入局的光線影業等新興電影公司,也不由得開始思考。
究竟好的是國內電影形勢,還是隻有陳盛一家獨大,給其他人一種電影整體形勢越好越好的假象?
“隻能儘量將電影拍好,爭取跟在陳盛的身後喝口湯吧……”
國內電影公司的這種反應,自然也是陳盛的目的。
壓力拉滿之下,讓他們都能保持一個觀念,那就是得老老實實的將電影拍好才能有錢掙。
隻要有陳盛壓著,他們就彆利用“資本+影院簽約保排片+某音、某博熱搜霸榜的病毒式營銷+社會事件和熱門話題的噓頭+頂級流量帶動預售+玩梗低喜劇”的拍電影公式,隨隨便便就在內地市場大撈幾十億。
結果這些幾十億票房的電影,彆說是走出國門,就連在港島和灣省,都沒有觀眾願意買單。
“六億就六億吧,起碼在其他地區上,《泰囧》的票房也算補回來了。”
和其他人都在感歎,《泰囧》創造了小成本喜劇電影的奇跡不同,陳盛卻是一副湊合的表情。
畢竟《泰囧》原先可是在101novel.com12年,作為第一部票房超過十億人民幣,並以127億刷新了內地電影票房記錄,一舉將票房帶進“十位數時代”的電影。
現在6億票房雖然高,可跟原先的成績相比,卻僅有一半而已。
多虧有陳盛建立的發行網絡,讓周邊多個地區都引入《泰囧》,才多少彌補了票房上的損失。
“希望今年能將內地票房頂上百億關卡吧……”
和中影、樺誼兄弟等製片公司,猜測今年的電影總票房會不會達到60億,甚至是70億不同。
陳盛想的,是要試一試,能不能靠好萊塢和國內一起發力,提前四年將總票房推上一百億大關。
從《泰囧》一張電影票均價十幾塊,靠四千萬觀影人次,硬生生堆出6億票房來看,內地電影觀眾基數也越來越大。
隻要讓觀眾感興趣的電影足夠多,相信百億票房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隻要內地票倉夠大,全世界自然也會對華語電影投來更多的關注。
和內地自春節後幾個月的票房,幾乎都被陳盛的電影霸占不同。
北美地區這邊先後上映的《美國隊長1》和《雷神1》,票房表現則都很一般。
當然這個“一般”,也隻是相對“漫威電影宇宙”係列的票房來講。
單北美地區,《美國隊長1》兩億和《雷神1》21億的票房,對其他電影公司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了。
而陳盛看過幾部電影在國內外的票房表現後,就再度投入到了《鋼鐵俠2》的拍攝中,希望能在六月份來臨前,完成所有的前期工作。
五月份來臨,《鋼鐵俠2》的拍攝也順利進入最後一個階段。
“辛苦了那麼久,今天就是期末考了,有沒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