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盛以為,接下來可以安心等著奧斯卡頒獎典禮開始時。
當晚一則新聞的播出,卻看得陳盛眉頭一皺。
《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宣布辭去“京都奧運會藝術顧問”一職。》
陳盛點進去一看,才發現斯皮爾伯格的理由是,他認為華夏沒有儘力結束,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暴力事件。
“我的良知不允許我繼續正常履行這一職責”。
這樣的理由,更是看得陳盛有種想罵街的衝動。
說彆的也就算了,說華夏沒有儘力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向達區了近億元的人道援助和各種捐款;
為聯合國派遣維和人員,參與和談斡旋;
為當地打井,修供水工程,建電站等一係列基礎設施開發……
華夏唯一沒有做的,也就是采用軍事手段介入他國內政了。
這還能說沒有儘力?
而且這話還是從一位米國人,還是一位米國猶族人口中說出來的?
陳盛真想問一句平時就真的不照照鏡子嗎?
其實從去年開始,陳盛就已經注意到,有些組織開始掀起針對“京都奧運會”的輿論風暴。
例如米國天教新聞社將意國《體育報》聲明的“京都奧運會禁止攜帶具宗教宣傳目的之資料”,直接扭曲成不允許他們帶《聖經》進入奧運村。
緊接著一大堆報紙雜誌就刊登文章,聲稱京都奧運會將外國記者錄入數據庫之類的無稽之談。
然後又是基教援助協會,信誓旦旦的聲稱,華夏擬定了一份“黑名單”。
對參與京都奧運會的奧委會成員、運動員、新聞媒體人員以及奧運會讚助商等各類人士予以嚴格審查,並由美聯社轉發擴大該輿論影響範圍。
現在斯皮爾伯格又以所謂的“達爾富爾問題”,利用自己的知名度為輿論風波添一把火,顯然也釋放出一個很不好的信號。
果不其然,這頭斯皮爾伯格才剛宣布辭去京都奧運會藝術顧問一職。
緊接著,25名好萊塢明星、諾貝爾獎得主和奧運會運動員,就聯合發表一封公開信。
稱華夏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及蘇丹的重要夥伴,有責任、有義務為當地帶來和平。
前後腳發表聲明,要相信他們不是提前商量好的,陳盛還不如相信車輪子是三角形的算了。
眼看情況不對,陳盛也拿起手機,將電話打到了京都。
嘟~~~嘟~~~
電話才剛響了兩聲,對方就已經接通。
顯然對方也知道,能將電話打到他這個號碼上的,絕對不會是一般人。
“喂?”
“劉書記,我是陳盛。”
陳盛聯係的,就是時任京都奧組會主席,也是前京都市長,現任京都市委書記與黨組書記的劉書記。
“原來是陳總啊,看到是個海外號碼,我還以為是誰呢,這是有什麼事情要找我嗎?”
那頭斯皮爾伯格發表聲明,轉頭陳盛的電話就打過來,劉書記自然也能猜出來,陳盛這個電話是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