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城市規劃_權謀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權謀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城市規劃

第一百八十三章 城市規劃(1 / 1)

權謀!

李超曾多次在軍事會議中,提到過進攻建康的意圖,但眾人不是反對就是裝聾作啞,誰都不支持他的意見,李超對此隻能表示無奈,因為在韓山童時期,這些於白蓮教的武將,就領教過長江防線的厲害,雖然現在封劍山莊的部隊多了很多超時代的技術元素,但他們仍然不認為山莊部隊擁有擊破長江防線的能力。

馮氏兄弟的加入,不但代表著新鮮血液的加入,更重要的是他們代表了一種李超最最渴望的信念——隻要敢想,就能夠做到。

一個合格的將領,應該是為了達到目標,合理地利用手中掌握或尚未掌握的各種資源,而不是根據手中的力量來決定戰果。這才是李超最想要的。

而且,李超很看重馮國勝的軍事天分,李超之所以製訂了先滁州、後建康的戰略計劃,很大程度上是參考了朱元璋當年的擴張步驟草擬的,而且,曆史證明,朱元璋在占據了建康之後,才穩步發展其王霸之業的。但馮國勝則不同,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參照,完全是從主觀純軍事角度出發而得出的結論,這樣具有大局觀的將領,一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雖然失去了向明月,但卻意外地得到了馮氏兄弟,這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安頓好馮氏兄弟後,李超開始了悠閒的修養生活,每日除了練刀就是看書,日子到也是過得寫意自在。

幾日後,濠州方麵傳來消息,邵容和趙繼祖裡應外合,把郭子興一家老小救出濠州,鄧愈、胡大海和花雲率領黑雲騎在濠州城外布局掩護,大破崔德軍,斬敵三千餘人。

事後,邵容按照李超的事先囑托,讓郭子興的大部分家人“留”在了亂軍之中,隻把他和他的十幾歲的小兒子救出重圍,但並沒有把他們送到徐達駐防的定遠,而是直接送到了李超的眼皮底下,和縣。

孫炎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與張士誠的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張士誠那個私鹽販子果然非常有錢,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幾乎對孫炎開出的價碼全盤接受,而且,泰州沿海交通便利,很多李超急需的物資,張士誠都可以弄得到,這才是李超在乎的。

否極泰來,世間的任何事都是有其規律性的,事態糟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往好的方向上發展。最近一直走黴運的李超,這兩天收到的都是好消息。從安插在白蓮教的臥底傳回來的消息,劉福通已經做好發動春季攻勢的準備,春季冬雪初融,道路泥濘,不利於蒙古騎兵作戰,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為此,劉福通放棄了繼續圍剿滁州,並秘密和張士誠結盟,以滁州為分界線,互不侵犯。那就意味李超和滁州都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和平時期。

這一日,李超處理完滁州的事物之後,拉著李善長和汪廣洋來到滁州大街上,視察滁州的街道和交通情況。

早在李超占領滁州之初,就想把單純地城牆式防禦體係,改造成立體蜂窩式守備結構,把原來集中在城牆上的攻守力量,分散到整個城市中去,從麵防禦,變成了區域防禦。這樣一來,就極

大地緩解了某一麵上的防守壓力,而且,在整個城區內都是戰場,再沒有哪前線和後方的區彆,會讓深陷其中的敵軍,草木皆兵戰到不死不休。這種新型的防禦思想,會讓所有攻擊滁州的人吃上一個大虧。

李超看了很多二戰記錄片,這種防禦方式就是從蘇軍和日軍身上學到的。蜂窩式守備結構雖然好用,但卻需要對整個城市動大手術,其中涉及的方麵太多,李超一直沒有著手這項工作,但經過上次白不信攻打滁州之後,他下定了改造城市的決心。

滁州城與其他中等規模的城市一樣,貫通四門的兩條大街於將軍府處交彙,從鐘樓起至東南西北四門的主街依次為東門大路、南門大街、西門大路和北門大街。其他支道,依四街平行分布,城周的十二裡,是當時一個中等城市的規模。樓房店鋪均是在近幾十年陸續興建,多為追求實用、樸實無華的木石建築,充滿聚眾各族的風格特色,反映出他們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信仰。

李超、李善長、汪廣洋及幾個隨從站在東門大路邊上,看著出自冰兒之手的城市規劃圖,仔細地聽著李超講解自己的想法。“我需要點麵結合的集團地堡群遍布城區,沿街的所有建築都是鋼筋水泥和土木鋼板結構。地堡的核心支撐點是各部隊的駐地營區。為了便於聯絡和輸送兵員彈藥,各核心的支撐點之間以及各地堡群之間全部打通。重要的核心陣地則築地道和地下室、武器庫、糧倉。城內的所有製高點都必須築有能360度旋轉的炮位。市區周圍布設三道防線,廣布障礙物,有陷腳坑、絆腳架、帶鈴鐵絲網、鹿砦、土圍牆、護城河、地雷陣等。各個守備區依高低層次不同配備輕重火炮和各種弓弩形成交叉火力網。全城基本上做到了每幢建築都是火力點,形成了一個防禦整體。”

李超把昨天晚上整理出來的現代軍事理念結合滁州實際情況的構想,一股腦地倒了出來,聽得眾人是麵麵相覷。

好半晌,李善長才緩過神來,一臉茫然地看著汪廣洋,道“朝宗兄,我聽得糊裡糊塗,你明白主公的意思嗎?”

朝宗是汪廣洋的字,這個從高郵來的元朝進士,多年的幕府經曆,讓他深知見風使舵,曲意逢迎之道,對於李超首席幕僚的李善長,他並不是竭儘所能地爭寵,而是儘力扮演好助手這個二流角色。

“李大人都沒明白主公的意思,我這個後學末進怎麼會懂呢,您老有什麼看法?”汪廣洋見李善長問自己,趕忙低頭謙遜地回答道。他在馬雄身邊多年,耳瀆目染之下軍事能力遠非李善長這個儒者能比,但他必須在人們忘記他曾經出賣過自己的主人之前,保持低調。

汪廣洋的態度讓李善長很是受用,於是笑道“朝宗兄出任過馬雄的幕府,在軍事方麵自然比我這個書生要強上許多,我看你就彆謙虛了,快給老夫講解一二!”

汪廣洋滿臉陪笑,還要再推辭,旁邊的李超開口說道“汪先生,說說你的看法,看看我還有什麼沒想到的,在其他方麵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恩,好吧,那學生就獻醜了。”汪廣洋見李超發

問,便不再推辭,“主公提出的這個想法應該改造整個滁州,僅僅是重建房屋、挖掘地道的工程量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另外還有安置那些被征用房屋的百姓,也需要一筆費用。目前滁州並沒有太多的糧食,如果一個應對不好,很容易引起全麵的騷動。另外,主公規定滁州三年不征稅,我們目前所有的支出都是靠主公從各處募集來的銀兩,恐怕很難負擔這筆開支。”

“先生說得對極!我也是有這種擔心才找兩位商量,看看能不能找到既省錢,又能達到目的的方法。”

“要說解決的辦法,李大人早就成竹在胸,學生可沒什麼好方法。”

李善長微微一鄂,“汪老弟把我說糊塗了,主公這個方案我也是頭一次聽聞,還沒聽明白個大概,怎麼就成竹在胸了呢?”

李超比李善長了解汪廣洋,自然明白他這麼說的用意,同時也很理解汪廣洋的尷尬處境,也不說破,隻是說道“先生就彆賣關子了,有話請直說。”

汪廣洋官場混跡多年,察言觀色自不在話下,見給足了李善長麵子,便開始講出自己的看法,“前些時日主公從濠州帶回大批糧食,李大人就效法先賢西門豹,藏富於民,這樣不但使萬眾歸心,還解決了滁州缺糧的問題。主公既然想改造滁州,何不借用李大人藏富於民的法子,來個藏兵於民,如何?”

“哈哈哈,汪老弟謬讚了!”李善長見汪廣洋在自己的主子麵前稱讚自己,雖然不至於得意忘形,但也非常高興。當初李善長要李超派發糧食,僅僅是一念之仁,並沒有想太多其他的念頭,現在由頗能體恤上意的下屬,說出自己當初的“深意”,心中自然非常得意。

李超可沒理會李善長,隻是在回味汪廣洋的話,“汪先生的意思是,讓滁州的百姓自覺挖掘地道,修築房屋?”

“主公英明,不過,這僅僅是藏兵於民的一部分。”汪廣洋不同於李善長,少了份悲天憫人,多了份求真務實,他自有一套治世方法,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說了出來。“主公,我們可將滁州百姓按職業分為‘商戶’、‘匠戶’、‘農戶’和‘軍戶’,主公規定免滁州三年賦稅,可並沒有說,免去滁州百姓的徭役!前三者可以用一定數量的金銀、軍器和糧食來免除徭役,但軍戶就必須服徭役或每戶出一個壯丁加入到我們的軍隊中來,這樣一來,即解決了滁州改造的問題,又能加強滁州百姓與我們之間的聯係,自不必擔心會有反叛事情的發生。”

“這個辦法一舉多得,確是個好主意!但讓百姓加入軍戶談何容易,萬一有人反對怎麼辦?到時萬一適得其反,那我們做的這些努力豈不是白費了?”李善長第一時間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是!李大人說得在理。”汪廣洋見李善長提出意見,馬上又擺出了那服卑微的模樣,但眼中卻閃過一絲嘲弄的神色。

“這不是問題,會有人專門幫我們解決滁州百姓的問題的。”李超腦海中掠過一個名字,抬頭看了看天色,道,“天色不早了,我請兩位大人吃午飯如何?”



最新小说: 親王嫡子,我身後全是華夏人傑 開局簽到林正英 挑個相公回天界 顧先生,你已出局 紅樓之二房嫡子賈丞 誰的婚姻不雞毛 侯爺福氣多多,我想蹭一點 情海狂徒之涅槃 鬥羅之帝劍鬥羅 我家大神竟然是個撒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