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良臣!
話說李凡一和張文博這哥倆領了皇差,去往東江縣查辦譚知縣,領兵出去,一路上秋毫無犯。
這消息一路傳到譚知縣耳朵裡,譚知縣還以為皇上派人前來視察指導工作,城內一通收拾,又備下厚禮,準備迎接兩位欽差大人。
師爺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開口道:“老爺,那麼些災民可怎麼辦呐!”
譚知縣道:“對啊!把這事給忘了,師爺有何高見呐!”
師爺道:“老爺,不如將那些災民找個地方關起來,總之彆讓欽差大人看到就成,”
譚知縣高興道:“這樣最好,這樣最好,這下,說不定我升官就有希望了,”
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譚知縣即刻下令,將這些災民關了起來,派人嚴加看管,不許出來,照樣是清湯寡水伺候著。
沒過幾天,李凡一便和張文博來到了東江縣,譚知縣又高興又害怕,磕頭跪拜,點頭哈腰,把二人迎進府衙。
譚知縣道:“兩位大人不辭辛苦來我東江縣,下官實屬萬幸呐,下官已吩咐人備好酒席接風,兩位大人先歇息片刻,”
接著繼續道:“不知兩位大人此次前來有何吩咐?下官洗耳恭聽,”
張文博道:“譚大人莫要緊張,我二人要去泰州,來東江縣歇息一下,順便看看民俗民情,回去複命時,跟皇上也有個交代,”
譚知縣道:“好,好,兩位大人舟車勞頓,就歇息半天,明日我再帶著兩位大人去縣內各處走動,”
張文博道:“噢,那本官問你,這東江縣可有什麼好去處啊?”
譚知縣道:“下官不知兩位大人是何意啊?是想風花雪月還是山川美景呐!”
張文博哈哈笑道:“這不是一回事嘛?好了,本官聽說當地有一處道觀,就去那兒看看吧!”
譚知縣應一聲,幾人便開始在酒桌上談天說地了,譚知縣一個勁吹捧,不在話下。
酒足飯飽,譚知縣離開酒席,李凡一道:“文博兄,咱倆可是奉旨查案的,你怎麼亂說一通,還想著去那道觀呢!”
張文博道:“賢弟這就不懂了,反正啊!過幾天你就明白了,”
李凡一道:“文博兄,我現在真搞不懂你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成,賢弟相信你!”
張文博道:“好,明天啊!咱們一起去那道觀,儘享大好河山,”
轉過天來,譚知縣領著兩位京官去往騰雲閣,李凡一和張文博焚香跪拜各路神仙,都被騰雲閣這景色所吸引。
到了下午,二人趁譚知縣休息時,偷偷來到街頭民宅,問起百姓生活情況,沒人說他個好,譚知縣聞訓趕來,就怕彆人說他壞話,緊緊跟著二人不放,也好,哥倆轉了一會又回了縣衙。
到了晚上,譚知縣又是好酒好菜招待,不敢怠慢。
張文博道:“譚大人,明天我們就要啟程了,這幾天多有打擾,譚大人見諒,待去泰州辦了事情,就直接回京了,”
李凡一在旁邊,心想“張文博這腦子讓驢踢了吧!怎麼又開始胡說八道了,”
譚知縣道:“哎呦,張大人您這是折煞下官,兩位大人能來,下官彆提有多高興了,哪裡談得上打擾了,”
譚知縣給二人敬了酒,繼續道:“兩位大人,你們整天在皇上身邊,多少都能說上話,下官自不能比,”
譚知縣說著,從袖筒裡拿出兩張銀票遞了過來。
繼續道:“兩位大人回京時,還請在皇上身邊美言幾句,下官感激不儘,這裡祝二位大人一輩為官,輩輩為官,兩袖清風,明鏡高懸,”
李凡一和張文博一瞧,兩張銀票,每張上麵各自十萬兩,兩人瞬間被鎮住了,這銀子擺在眼前誘惑力太大了,誰不心動啊!好比一年輕漂亮姑娘躺那,任由你開,你能把持得住!
張文博心想“自己這京官是假的吧!人家一口一個下官,自己倒是大人,得多少年的俸祿才能攢夠這些啊?”
李凡一看了哈哈大笑,像是明白了什麼,張文博猛然從幻想中清醒過來。
張文博也跟著一頓哈哈大笑,譚知縣也陪著笑,但又不懂這二人的意思。
張文博直勾勾看著譚知縣道:“譚大人,想必有句話您肯定聽過!”
譚知縣道:“不知大人所說哪句,還請大人明示?”
張文博道:“此地無銀三百兩!”
譚知縣聽了腦袋嗡嗡響,“啊!怎麼回事?”
還沒等明白過來,張文博起身繼續道:“東江縣縣令譚躍東聽旨!”
譚知縣忙令人設案焚香,連同三班衙役齊刷刷跪在地上。
張文博宣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現已查明,東江縣縣令譚躍東,在任期間監守自盜、飽其私囊、魚肉百姓、不思悔改,責令即日起,查封譚躍東家產,押其進京,欽此!
譚知縣瞬間蹦出眼淚,癱在地上,口中道:“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