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三十章 鎮軍_尋戲三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遊戲競技 > 尋戲三國 > 初入三國 第三十章 鎮軍

初入三國 第三十章 鎮軍(1 / 1)

尋戲三國!

黃尋軍軍臨城下後,鎮守的士卒趕緊稟告士勇,士勇聽到有人來攻城,也是熱血湧起。士規不帶士勇出征,士勇就感到沒趣了,沒想到守城還有仗打,士勇忙穿上甲胄,前去觀瞧敵軍。隻見城下軍營緊密排列好似魚鱗一般,給人一種非常整齊的感覺。士勇跟隨士規作戰日久,也知道能排出此等軍營之人不是那麼好應付的,當下就熄了出城野戰之心,隻能固守城池。這時何典也來了,士規出征駱越之時留士勇和何典鎮守廣信是因為士勇有統軍之能,而何典能容人柔物。說白了就是怕士勇是夷人出身被廣信城中百姓看不起,畢竟廣信作為士燮統治交州之核心,南遷來的漢人已經超過了夷人。何典作為廣信本地人能為士勇聯絡百姓作出潤滑之效。所以士勇還是比較尊重何典的,看到何典也到了城頭,遂問何典道“何主簿,如今敵軍圍城紮營,我看是要全力攻打廣信,而我軍隻有三千人守城,人太少了,你可否去城中動員百姓來參與守城”?何典聽到士勇提出動員要求,回道“士大人不知,廣信經過幾次戰禍,現在城中百姓皆厭煩戰事,我若去向城中動員,那百姓心中肯定有怨恨,況且吳軍隻是圍城並未有進一步的行動,我看還是等到戰事激烈之時再動員百姓吧”。士勇聽到何典拒絕了自己的要求,心中當然是不舒服的,但是士規臨走之前告誡自己一定要聽從何典的話,這對於鎮守廣信是大為有利的。自己雖然心中不舒服,但還是說道“既然這樣,那城中百姓安撫之事就有勞何主簿了,我自會將守城之事做好,還請何主簿將糧草置備妥當”。“士大人放心,此乃我之本職,我自會處理妥當”。兩人對談完後,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黃尋紮營完畢之後,又召集諸人開會商討下一步的戰略。黃尋首先說道“士規與我們糾纏許久,這次一定要滅掉此人。隻是士規這些年中也有長進,我若想引士規回軍廣信輕而易舉,畢竟廣信乃士規之命門,但是如何才能將士規誘向高要城,這卻才是我擔憂的。因為士規已經看穿了我用兵的招數,上次我假意聲援呂隆,引士規從封陽出兵攻打廣信,士規受此大敗。後在南海與羅厲聯軍又棄羅厲投士徽,及至士徽殞命。士規蟄伏日南郡,到現在再起兵作亂,與士規糾纏三年時間,士規已經今非昔比。諸位我之行動,士規必可看破,所以我意這次作戰我不再為指揮,將指揮之任交予吾彥,以對抗士規”。吾彥得知黃尋竟然將指揮重任交給自己,當即想拒絕。黃尋直接擺手說道“士則你不需謙讓,我之所以將指揮交予你,是因為我從軍以來,慣用險奇之計,與士規作戰也多是如此,士規早已經摸透了我的招數。而士則你乃是舅父軍中舊人,習得是戰陣作戰之事,現在我軍有六千人不可再弄險行事,需以堂堂正正之道與士規抗衡,遍觀我軍,隻有士則你有此本事,所以我將指揮大任交托與你,你就不必再謙讓了”。徐大見黃尋說得清楚明白,也知道黃尋是為以後打算了。的確黃尋由於前期兵力甚少,為了取得勝利,往往出奇弄險,高嶺坡之戰就是典型。黃尋贏得了這些勝利,但也定型了喜出奇計的軍事風格,而正麵以戰陣之道對敵卻是大有不足。黃尋也是知道自己的這個缺點,但是黃尋喜歡上了出奇弄險之後,卻不能習慣以正兵禦敵,所以才要將這個差事交給吾彥,與其自己親力親為,不如放權給有本事的人,吾彥就是合格人選。而黃尋就專精出奇弄險之事就可以了。徐大想到這裡也出言勸吾彥答應,徐大作為跟從黃尋起兵的元老都認可了吾彥的軍事能力,其餘諸人自然也無異議。吾彥見到這個局麵,自然就順勢答應接手指揮一職。黃尋見吾彥答應下來後,也是放心下來。接下來黃尋直接從主位走了下來,示意吾彥坐上主位發號施令,吾彥既然答應下來也不忸怩,軍人作風展露,直接開始各種任命。黃尋被吾彥任為預備軍統領,負責隨時支援各軍。軍議完畢後,黃尋將徐大和徐四留下。黃尋說道“如今可知大祭師部落之情形”?徐四回道“已經派人前去打探,現在還未有消息傳回”。黃尋聽到還未有消息,也是心中慶幸,沒有消息總好過有壞消息,當下也不在這件事上多想。“我欲派徐四你前去引士規速回軍廣信,不然以這消息傳播之慢,我恐我軍破了廣信,士規都還沒得到消息”。徐四當然領命而去。徐四走後,黃尋又跟徐大商量怎麼才能讓士規舉兵向高要城,達成以高要城消磨士規軍力的計劃。黃尋一直擔心士規現在智力提高,怕不再中計。徐大卻說道“遠達你這是無謂的擔心,士規現在已經殺了蔣慶、蔣休,隻剩下你一人,隻要殺了你就可報滅族大仇,隻要你人在高要,士規必會引軍攻打高要,要知道報仇就是

士規的人生目標。不然他也不會在明知道士徽覆滅的情況下還要起兵作亂,為的就是報仇。若是他不起兵,那以遠達你現在的校尉身份,他終身都隻能窩在日南郡,怎麼可能有機會報仇。黃尋想想也是,仇恨真是可怕啊,能讓一個根本沒有任何才能的人,做到起兵作亂的地步。黃尋聽了徐大的話後,也安下心來,靜靜地看著吾彥排兵布陣攻打廣信,其實吾彥也知道攻打廣信是個幌子,主要的是黃尋給自己練手的機會,讓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指揮,而且由於廣信城兵少,所以阿力那為了得到黃尋許諾的兩百把刀,也是命令其部下奮力登城作戰。吾彥正好以阿力那所部練手,讓他們做到令行靜止。畢竟黃尋所部都是認吾彥的,而阿力那部下不認,正好鍛煉吾彥的統軍之能。吾彥鳴金收兵,阿力那部下不聽,結果自然就被吾彥斬了,阿力那當然不服,來到黃尋麵前理論。黃尋說道“阿力那如今你既然在我軍伍之中,便要奉令而行,現在吾彥為總指揮,既然他下令退軍,莫說其餘,便是我這軍隊統領也要奉令行事,不然便是違犯軍法,按律處置”。阿力那聽到黃尋這樣說,回道“我不知道這事,而且那是你們漢人的規矩,我們高涼勇士之所以來幫你作戰那是奉了族長之令,現在我軍勇士未死在敵人之手,反倒被被幫助的人殺了,這個道理我絕不認”。黃尋聽到阿力那開始犯渾,知道若不把這事解決掉,必會與阿力那所部離心。但是自己也必須讓阿力那學會遵守軍紀,不然以夷人的無紀律性,這仗打不了。黃尋想到這裡決定演出戲給阿力那,先安撫一下。黃尋對阿力那說道“既然阿力那統領覺得你部勇士白死了,那我先向你賠罪,的確是我沒有將我軍隊的規矩清楚的告知你,但人死不能複生,這樣吧,我馬上召開大會,為死者恢複名譽”。阿力那聽到黃尋要為被殺的兄弟公開道歉,暫時也熄了怒火,看黃尋怎生處置。

黃尋命徐大布置高台,將被違令斬殺的高涼勇士的屍體置於台上,然後黃尋直接跪倒在屍體旁拜了三拜,接著起身對全軍說道“此人之死是因不奉將令,在我軍隊中,凡攻守退行皆有法度,今日吾彥為指揮,下令撤兵,此人反倒繼續攻伐,無視軍令,所以按律斬首。但是我知道他其實是死的冤枉,其本來是殺敵卻忽視了我軍法度,所以被斬。我現跪拜祭奠他,是因為我有過錯,我沒有將我軍軍紀清楚明白的告訴全軍弟兄,害得他一條漢子死於軍法之下,這是我的過錯”。黃尋說完拔劍出鞘,一劍斬斷自己左手小指,頓時血灑台上,鮮血從斷口淚淚流出,但黃尋絲毫不為所動,徐大等人見黃尋自斷小指皆是為其心疼,黃尋將小指置於勇士屍體旁說道“你無故而死,我之過也,我今將我血肉歸於你身,你若有靈便持我血肉去向閻王自證,你絕非是畏敵而死,隻是不懂軍令而枉死,閻王得我血肉隻會為你洗冤,我日後歸於地府,自當為你抵償”。黃尋這番話說完,阿力那所部之人皆震驚於黃尋自斷手指的行為,而懂漢語之人聽到黃尋對死者的承諾後也向自己不懂漢語的同族解釋黃尋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大致上就是黃尋以後死亡會在地府向死者賠罪的意思。黃尋轉身麵向全軍繼續說道“此人之靈魂得我血肉為證,自當安息。可是你們想過沒有,他為何而死,皆是因為他犯了我軍軍紀,我現在以我鮮血為引,拿布來”。徐大得令,忙將布送至高台,黃尋以自身鮮血為墨在布上寫上三條軍規。一,聞令攻敵,畏縮不前者,斬。二,鳴金撤兵,還執戰者,斬。三,將有所令,不遵照執行者,斬。黃尋用血寫出這三條軍紀後,讓人將這血書的軍規掛在高台上讓大家都能看到。這用血寫出的軍規被阿力那所部看到後,都覺得甚為震撼。黃尋繼續說道“這三條是我為全軍兄弟所規,凡犯這三條任何一條,不用再驗查,直接斬首,希望這位兄弟的死能讓大家都明白,非是我軍不講情分,而是戰爭之事乃是生死之間,不容一個人有不利於全軍的事發生,一旦有人違反,那其餘的人也會跟著他,這是對全軍的大危害,必須嚴整軍紀,隻有這樣才能打敗比我軍數量多的敵軍,軍紀之事切勿無視,要時時刻刻銘記在心,還望諸位兄弟謹記”。黃尋說完這段話後看向阿力那,這時黃尋血書軍規,再加上為死去的戰士祭奠而且這番言語讓阿力那感到一股大勢壓向自己,看到黃尋直視自己的目光,阿力那單膝下跪說道“統領之言,阿力那必謹記在心,以後定時時刻刻牢記這三條軍規,不讓我部勇士再犯”。黃尋聽到阿力那的承諾後,再看向阿力那的部下,阿力那的部下們被黃尋的目光掃視,皆不敢與黃尋對視跟著阿力那紛紛跪下。黃尋見到這幅場景,

心中知道自己今天這番行動已經讓阿力那部完全銘記住三條軍規了,值了。黃尋隨後下令厚葬這位戰士。自己則快點離開了高台回到大帳,趕忙用布包上自己的左手,這流血流的太多了,黃尋已經感到一陣暈眩感。隨後趕來的徐大料理完了安葬之事,見到黃尋立馬罵道“遠達,你怎可不顧自己身體妄行自殘之舉,就為了收服這群蠻夷,這值得嗎”?“徐大哥,如今我軍與阿力那雖名為同袍,但阿力那心不在我,若是與士規硬戰落於下風,我恐阿力那必率軍逃走,現在我血書三條軍紀,阿力那見我之行為甚堅,必知曉我之決意,到時候下令衝鋒與士規決戰就絕不敢臨陣逃跑。因為我說過了這三條敢犯一條就直接斬殺,有這血書軍規在阿力那部隊心中紮根,那即使真有人逃跑,其餘人顧忌軍規在心,也必不會跟從,這是攻心之上策啊,為此我沒了一根手指又算什麼”?徐大聽了黃尋的全部意圖後,不禁對黃尋的魄力以及計謀感到佩服,這與當初還在主母府中的黃尋對比簡直不像是一個人,不過想到黃尋經曆過如此多的血火戰事,有此蛻變也覺不足為奇了。黃尋開始養傷,將攻城之事全部委任給吾彥,有了黃尋血書軍規之事,阿力那所部再也沒人敢違抗吾彥的軍令了,吾彥現在做到令行禁止,統軍指揮越發順暢,同時心中對黃尋是更加佩服起來。

這圍城之事暫且按下不提。說回徐四引誘士規回軍廣信之事,士規自得黃尋之令後,廣派人手前去傳播廣信被圍之消息,這時深入駱越山林中的士規在清剿了數千駱越人後終於得知了廣信被圍之消息,於是決定馬上調轉全軍先回軍猛陵補給休整一番,然後再回師廣信。徐四通過手下探子得知士規撤出山林之後,繼續注意士規軍動向,待士規軍進入猛陵城後,派人回報黃尋,士規回軍駐紮猛陵之消息,然後徐四帶人進入駱越山林之中尋找大祭師部落的行蹤。士規率軍進入猛陵後,因當時急著率軍清剿駱越人為家族複仇,所以也沒對猛陵縣令陳其和縣尉何雄有處置,但是這次回軍駐紮在猛陵,士規當即將陳其和何雄綁了,訊問他們當年是不是與黃尋通謀,害我全族。二人當然矢口否認,士規因將蔣慶和蔣休殺了,也發泄了一部分的仇怨,也無意再深究這兩個小卒的情況,隻是讓他們率猛陵縣兵跟隨自己一起去打黃尋。二人得知士規要裹挾自己謀逆,自然不願,但士規以刀兵威脅,若不從馬上斬首,而且妻子也要株連。二人無奈何隻得幫助士規,率領三百猛陵縣兵跟隨士規。士規因何雄為武官,自己手下正好缺先鋒人選,遂命何雄為先鋒。士規知道黃尋喜用奇計,尤其以設伏為重,命何雄先行帶三千兵去掃清沿途中伏兵陷井,並將何雄的妻子羈押在自己身邊為人質,何雄見自己的老婆孩子被作為人質也是無法,隻得帶領三千軍先行探路。士規待何雄出發三日後自帶本部軍七千人回師廣信。徐四派回來的人將士規回軍的消息報告給了黃尋,黃尋這時已經養好了傷,左手還是用布包紮起來,防止繼續流血,但這並不阻礙黃尋上陣殺敵,因為黃尋是用右手拿劍,而且黃尋現在不比當初,當初隻有幾百人,黃尋必須身先士卒,上陣搏殺,現在黃尋更多的是指揮的職責,主要是發號施令,讓全軍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黃尋召開軍議商討如何應對士規,雖然在出征廣信之時是定的虛擊廣信,引士規之軍回援,然後黃尋軍就迅速撤離廣信,回軍高要,誘士規進軍高要,黃尋據城死守,以此磨耗士規之兵力,達到阻礙士規進逼番禺的計劃。但是現在黃尋得知士規是分兵回援的,先鋒隻有三千人,這讓黃尋起了心思,是不是能把這三千人先吃了,這樣一來士規萬餘大軍先損其三成,以後再與士規交戰,壓力就要小些。黃尋將這個想法告訴眾人。李開首先出言支持黃尋的想法,畢竟黃尋軍攻城隻是樣子,未有真正的損失,而且有阿力那的三千軍現在都服軍紀約束,能全力配合黃尋軍作戰,吃下這三千先鋒軍不成問題。吾彥覺得自己這些日子指揮己軍與阿力那軍隊的配合也有不少進步,這次正好當做試金石,隻有大戰用敵人的血才能更好地將兩軍協同指揮起來。黃尋見李開和吾彥都支持把這三千軍先乾了,於是下令全軍馬上離開營寨,隻留李開帶領千人駐守城下,迷惑敵軍,免得士勇率軍出城支援。李開帶領的千人就是新招納的軍兵,所以留下駐守圍城大營,因為黃尋經過研究判斷士勇應該不會有膽子出城,以李開的機敏足以唬住士勇繼續守城。黃尋帶領五千大軍一路向猛陵方向行來,由於黃尋得到消息的時候,也不確定士規先鋒走到哪了,而且現在去找設伏地也來不及,所以黃尋決定直接與敵軍相向而行,進行一場正麵戰。



最新小说: 四合院:開局賈家賠了夫人又折兵 禦獸:從巡山犬開始 超級小高手 都市之超級狂兵 宿主腿玩命美,迷的反派找不到北 1982從香江開始 全民轉職:開局覺醒酒劍仙! 【快穿】反派要刷好感度 玄幻大唐:朕以千古人傑鎮世間 霍爺:你的三個萌寶畫風有點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