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三十九章 叔侄相宜_履漢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玄幻魔法 > 履漢 > 地三十九章 叔侄相宜

地三十九章 叔侄相宜(1 / 2)

履漢!

榮晦雖死,其罪難免!武庫清查下來,兵甲損毀丟失竟然達到武庫總藏的四分之一!這代表至少有二十萬的裝備流入到各地藩軍手中!

若他們鬨將起來即便是二十萬禁軍齊出也會頭大萬分,司馬亮大怒,請詔令責令各地封王不得離開封地,各地藩軍無符不得調遣!

等待的結果終於出來,司馬遹心中也咂舌不已。

還好發現的早,若是等從關中回來才發現,恐怕武庫已經被掏空了!

這不是臆測,而是曆史中真實發生過的事!

晉書中記載,武庫在幾年後被焚毀,百多年積累惠雨一旦。論原因恐怕就是各地藩王偷盜武庫,早已將武庫搬空。後來被人察覺,便一把火燒了武庫來個死無對證。當真是心腸黑透了!

後來這些裝備都流入諸胡手中,使諸胡有了南下裂土的資本,若非此,諸胡怎麼會在八王之亂之後不到十年陸續建國!

封王歸國,楊黨出任,太子西去。一場大宴之後,京城洛陽中一時送彆如潮,司馬遹在萬眾矚目中向西而去。隨行人員除了五千太子護軍,便是楊駿賈南風兩黨的人。謀逆之事後這些人本應該跟著伏法,司馬遹憐其才能暗中活動,使得這些人隻是被罷免,後來司馬遹將之招到東宮以備後用。此次出關這些人便能用場。

出洛陽之後,一路平原沿著黃河西行,直到關山重重已經是幾天之後。關山處便是聞名遐邇的函穀關。

“函穀關建於春秋戰國之際。因在穀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穀,號稱天險。函穀關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嶺,東臨絕澗,南依秦嶺,北瀕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之稱。關城北帶河南依山,周回五裡餘四十步,高二丈(六七米)。關城宏大雄偉,關樓倚金迭碧,因其地處桃林塞之中樞,崤函古道之咽喉,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所經處,司馬柬對司馬遹侃侃而談,介紹關中地勢!

司馬遹聽完問道“素聞關中乃是四塞之地,函穀算是一塞,其他三塞若何?”

“武關,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成為”秦之四塞”。武關也是遠在春秋時即以建置,那時名曰少習關,戰國時改為武關。

武關關城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城牆用土築,略成方形。東西各開一門,以磚石包砌卷洞。

關西地勢較為平坦,唯出關東行,延山腰盤曲而過,崖高穀深,狹窄難行,因此武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大散關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稱散

關。自古為”川陝咽喉”。秦漢時期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期,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蕭關則為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穀低地。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

蕭關即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關中西北方向的威脅主要來自隴西、河西諸胡。秦漢時期主要是匈奴,現在則是氐人和羌人。

如此雄關秦人卻不能守真是可惜!”

“秦雖然得了天下卻沒有得天下人之心,六國貴族不服,六國黔首都覺得秦法嚴苛故離心離德,不得民心秦之亡也是必然!

我大晉如今看似一統,實則封王各懷異心,世家莫不含私,庶民幾經離亂不得安生,說到底和先秦危機並無不同,國事艱難正是我等功業所在!此去關中便依仗二叔大展拳腳了!”

司馬柬悶聲悶氣道“一將功成萬骨枯,打仗終歸要死人的。”

“是啊!過了函穀就是潼關,潼關北望便是北邙山,曆代以來不知道埋了多少帝王將相!到頭來還不是荒塚一堆青草二尺!聞之令人唏噓!”

“殿下何出此言?”



最新小说: 未來首輔的渣原配她改邪歸正了 亡者之夜 開局替嫁假千金直播打臉笑瘋國家 鳳溪殷十方全集小說閱讀免費 我被忽悠成了絕世修仙大佬 小姐,姑爺他又要造反啦! 九轉神體訣 開局勸說天蓬告白嫦娥 查理九世:童話鎮裡的渡渡鳥 我,詞爹曲皇,你拿我當牛馬!